赤子寄心语 共祝中国好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3-02-15 22:03:10
      每到春节,心中都不免思念祖国和亲人。与思念一同涌起的是心中的“中国梦”。每个留学海外的中国学生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它就像埋在心里的种子,时机成熟时就会发芽。

  如今,科学发展的理念正在国内传播,回国就业、创业成了游子们的普遍心态。我希望带着自己在海外所学知识加入中国快速发展的建设队伍。我祝愿中国社会更加和谐,更加充满爱,愿大家共同的“中国梦”唤醒古老民族文化里的深厚积淀。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郝文明

  我是中美建交以后中国教育部派出的第一批留学生,到美国已有30年,现在是马里兰大学病理系、微生物与免疫学系、人类病毒研究所终身教授。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国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中国政府每年投入很多财力要搞创新药。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15任会长中,有12位在中国创业。中国的“千人计划”中有一个生物医药板,其中1/3领军人物是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会员。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很快,也大力加强与海外合作,我们协会全面铺开与中国进行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说得非常好,现在大家已经开始脚踏实地实现“中国梦”。中国经济发达了,国力强盛了,“中国梦”也一定能够实现。

  ——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主席赵玉琪

  衷心祝愿祖国人民安宁平和,富足快乐。在以艺术与文化之城闻名的法国昂热,担任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从事汉语言教学管理和文化交流推广工作,向法国人民介绍中国及其悠久的语言、文化,我倍感责任重大。

  我所在的法国昂热市与山东烟台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两座城市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近些年双方来往日益增多。孔子学院也起到了平台、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促进中法双方地区间文化、教育、经济、商贸的沟通与交流方面贡献了一份力量。

  ——法国卢瓦尔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创存

  祝愿远在祖国的亲人朋友,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也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我们留俄学子作为中俄两国友好的民间使者,不会辜负祖国和亲人的期望,力求做好中俄两国友谊的桥梁,自强不息,弘扬中国主流文化,加深两国文化交流,早日学成,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政治学博士郝龙

  在海外过年,这滋味只有华侨自己知道。心里思念着远方的家,周围却找不到过年的气氛,春节这几天总是撩得人心不安,看场春晚都能泪眼迷离。早些年,春节期间能看上一场祖国慰问团的文艺演出已经算奢侈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热”在意大利迅速升温,学习中文的学生越来越多,渐渐地春节也成为西方人节日文化的一部分了。尤其意大利的“中国文化年”让我们连着两年都过得特别快乐,罗马人能把偌大的人民广场挤得水泄不通。

  中国人、意大利人相互祝愿,希望蛇年给人们带来好运,大家祝愿在新的一年中,中国更加繁荣富强,意大利早日摆脱危机。此时的我,思绪万千,想念母亲,想念祖国。虽然我今天远在欧洲,但我相信亲人一定能感到我的祝福,祖国一定能听到我们海外华侨的祝福。

  ——意大利《世界中国》杂志社社长胡兰波

  作为一名水资源教育工作者,我很欣慰为南非及祖国的水利行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为促进南非和中国高校的科研交流与合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13年6月下旬在开普敦召开的中非水资源论坛,将为促进中国和非洲今后在水资源科研、教育方面的合作搭建良好的平台。

  ——南非西开普大学地球科学系资深教授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衔教授、非洲水资源部长委员会顾问徐永新

  我的理想是以手中之笔推动中国同印度尼西亚的交流。2000年开始担任《千岛日报》记者,多次北上采访中国的重大活动。我去过两会会场、汶川灾区、奥运赛场、世博场馆,每次都能看到新的变化。十几年里,我亲眼见证了中国日益繁荣富强、人民生活节节攀高,印证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个道理。我愿意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写出来,和越来越多的印尼读者分享中国的巨大变化,用自己的笔做中国和印尼友好的桥梁。中国的繁荣富强,也是我们海外华人的骄傲。

  ——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记者沈慧争

  (本报记者刘仲华、商璐、温宪、王芳、林雪丹、史克栋、苑基荣、庄雪雅采访整理)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