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吐槽:每逢春节“争执”知多少
一家人团聚的春节成了“家庭大战”的一大爆发期,并蔓延至节后。近期各大论坛、微博上以“春节”和“吵架”为关键词同时搜索,会搜出数量可观的吐槽帖。专家提醒,一家人要遵守“吵而不散”的原则,力戒把坏情绪带到节后。
“吵架”成过年帖关键词
春节七天长假里,许多“不断网”的网友肯定会注意到一个耐人寻味的“怪事”:除夕、初一,网上基本上全是祝福拜年帖;而之后,“吵架”就成了过年帖的一大关键词。市民张小姐告诉记者:“我常去一个本地人气生活论坛,发现几乎半屏半屏地都是吐槽帖,不是夫妻闹口角,就是婆媳开战,还有亲戚之间豁胖揭短弄得不开心的……”
记者发现除了钱、娃、上网等“导火索”,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破坏气氛。
春节长假期间,为了孝敬双方父母红包的厚薄、压岁钱的“尺寸”到底是300元还是500元、聚会时亲戚提出借钱究竟答不答应,一些谈不拢的夫妻红了脸、背对背冷战甚至离家出走。年夜饭桌上低头玩手机、不肯陪爸妈看春晚、早上赖床也成为引发家庭代际矛盾的“三宗罪”。不少80后、90后抱怨,“不开心,想找个树洞倾诉”、“负能量要爆炸了”。
这些春节期间的不快,有的“延伸”到了节后。
刚参加工作的Jike,兴冲冲地回家跟父母团聚,“把年终奖都送给他们做红包,老爸很开心,但总是要拉着我谈职场规划,老妈则一个劲地让我早点找个女朋友把亲事定下来”。被教育得头大的Jike,与父母从小口角到争得脸红脖子粗,初五那天他像逃一样拖着行李箱离开了家,直到现在都不知道该如何与父母“修补感情”。
第一个说“对不起”的情商高
对于“每逢过年争执多”这一现象,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林紫心理机构总督导叶斌分析,中国人过年往往是散落在各方的家庭成员聚在一起,“原本就有不同的文化、观念、生活习惯,很长时间不见,相互沟通少,过年时遇到了,肯定会发生碰撞,如遇到有人情绪调节不太在行,往往会发生争吵”。
代际矛盾在过年期间容易激化。老年人觉得平时凑不齐一大家人,过年时要多说教说教,名正言顺地发点声音,而年轻人不喜欢听长辈唠叨。每个人都有期待,无法满足,当然不开心。而一旦吵起来,家里其他人势必不会坐视,会围观并发表意见,这样就会使得当事双方面子下不来,一定要争出个是非曲直,结果小吵变成了大吵。
“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矛盾只不过在过年这个特殊时间点容易被激化。”叶斌认为,“吵而不散就好”,他同时强调,任何争吵对于亲密度都是减分的,发了火、拌了嘴后,一定要及时补救。“第一个说‘对不起’的人,情商高,有担当。除了道歉,还要学会投其所好,选择对方喜爱的方式来补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5·首届传统医药传承与创新 7月26日,由博雅资源生态圈、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等共同举办的2025年度首届传统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邮电会议中心圆满收官。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 制片主任:李敏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25·首届传统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圆满收官,共
- ・海外华媒: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产供链畅通 为全球发展注
- ・英国城市嘉年华隆重举办,华裔侨领及相关社团参加亮眼
- ・山东企业家代表团到访德国慕尼黑深化中德经贸文化合作
- ・鸟巢非遗文化周X非遗印迹沉浸式艺术展在鸟巢文化中心开
- ・习近平主席与美国艾奥瓦州友人跨越40年的友谊
-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大型文
- ・门头沟区举办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系
-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虎符纪念章》荣耀问世
- ・梵境绘世·千年唐卡”艺术鉴赏会在京举行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