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闪辞”多 评论:一指禅不是一天练成的
“每天上班,面对的都是些七零八碎的事,忙完了就坐在办公桌前刷网页,偶尔帮忙订个饭、复印文件、打打电话。我堂堂一个名校研究生,简直大材小用。”一个工作没多久的朋友壮志难酬地说:“待在这里没什么意思,也没什么希望,我准备辞职了。”
当下,像这样“一言不合”就辞职的年轻人不在少数。麦可思研究院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届的本科生,毕业3年内平均雇主数为2.2个,仅四成毕业生能坚持在一个工作岗位上待满3年。职场新人“闪辞”越来越常见,“3个月跳槽”竟成了一种“魔咒”。
不安分,这是90后一代的特征。它有激情的一面,代表着理想、个性、敢闯敢拼;它也有躁动的一面,意味着一时兴起、缺乏耐性与耐心。年轻人有想法、渴望成功固然是好事,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也是大忌。有些人工作没多久,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甚至连工作环境都没熟悉,就深感屈才、动辄辞职,令人咋舌。
如今,许多成功的样本似乎都在告诉年轻人:出名要趁早!怀揣着“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心理,有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由得头脑发热,做起了“白日梦”。于是,辞职冲动、成功焦虑、急于求成也都随之而来。但事实上,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厚积”是“薄发”的必备条件,即便自主创业,学识、经验、财力、人脉上的积累也必不可少,否则就算站在风口上,也难以起飞。
在武侠小说里,少林派有一门很厉害的功夫叫“一指禅”。单单一根手指,就能置人于死地。然而这一招,练起来却不容易:拜师入门之后先要学少林长拳,再学罗汉拳,然后学伏虎拳,内功外功有相当根底时,才可以学韦陀掌,再接着是散花掌,而后是波罗蜜手,最后才是一指禅。这一路学下来要多久呢?《鹿鼎记》中的澄观对韦小宝说:“师侄从11岁上起始上少林,总算运气极好,学得比同门师兄弟们快得多,到53岁,于这指法已略窥门径。”43年才能入门,无怪是少林七十二绝学之一!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据说,一个人如果想掌握一项技能,成为专家,需要不间断地练习1万个小时。换算一下就是,如果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周工作5天,则需要整整5年的时间。事物的发展讲究循序渐进,就像树的生长,一年生可当柴,三年五年生能当桌椅,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成栋梁。树犹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所有的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刚到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本身就处在一个沉淀的阶段,不能一心只想着做“质变”的突破性工作,而要注重“量变”的积累性工作。只有甘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保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有可能收获不平凡。
年轻,需要锋芒与激情,也需要踏实与冷静。正视自己、认真做事、注重积累、循序渐进是成长成功的必由之路。别幻想着一步登天,毕竟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一指禅也不是一天能练成的。(丁雅诵)
(责任编辑:丁雅诵)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6“一带一路”传统医药发展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24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国际中医教育中心、中国国际教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