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疫苗在美退市引发“淘汰货”中国上市争议
10月24日至10月30日期间,医药行业新药上市、药品价格谈判以及医药B2C行业等方面的话题热度较高。10月27日,《新京报》报道称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俗称宫颈癌疫苗)希瑞适准备退出美国市场,此款疫苗前不久刚被批准在大陆上市,国外“淘汰货”在中国上市的质疑引发争议。
10月27日,《新京报》等媒体集中关注了今年5月通过价格谈判的药品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在各省医保衔接情况。只有部分省份将相关药品纳入城镇和居民医保,导致病患跨省买药。医保衔接不力,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对降低药价、百姓获利的实际作用受到质疑。
医药电商发展现状再受关注,日前有消息称,老百姓大药房B2C电商团队宣告解散,老百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即将注销。后经证实此消息不实,然而老百姓大药房B2C业务的发展前景引起讨论。
【医药行业舆情热点解读】
1.宫颈癌疫苗在美退市引发“淘汰货”中国上市争议
10月27日,《新京报》报道称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俗称宫颈癌疫苗)希瑞适前不久刚刚被批准在国内上市,但有消息传希瑞适已经准备退出美国市场。二价预防HPV感染疫苗“希瑞适”历经漫长十年终于获批,但美国市场却已经准备“淘汰”此款疫苗,希瑞适的质量问题以及漫长的上市之路再引争议。
媒体观点:GSK市场策略调整致“希瑞适”在美退市
多家财经媒体刊文关注了希瑞适在美国退市的消息。“尴尬”、“淘汰货”等词汇频繁出现在媒体标题中,希瑞适质量和药效是否存在问题引起较大的舆论争议。媒体通过采访GSK工作人员澄清指出,二价宫颈癌疫苗“希瑞适”主要是因为GSK市场策略调整才在美国退市。界面网的文章指出希瑞适销量不济以及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等机构逐渐放弃采购是促使希瑞适放弃美国市场的原因之一。希瑞适在美国面临默沙东制药公司生产的佳达修这一强大竞争对手,后者为九价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更多,占据了美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希瑞适历经十年才被批准上市再引争议,舆论呼吁新药审批流程与时俱进。一财网的文章引用药品审批工作人员的观点指出,希瑞适审批时间长是因为需要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经过十年才得到较为理想的数据,并不完全因为行政手续繁琐。《新京报》的评论文章认为国外新药在我国上市需要经过评估的审慎态度没错,但是重视、审慎不等于固步自封,不应该自己设定诸多不必要的门槛。
网民观点:新闻标题具有误导性 新药审批过于漫长
不少网民评论认为媒体报道“靠标题博眼球”“具有误导性,疫苗的'价‘只不过是该疫苗能预防的疾病类型,本身之间没有啥好坏之分”“是断章取义的文章”。此外,认为新药上市审批时间过长的观点占比也较高。网民评论称“因为没有临床结果怕不安全不可靠所以等了十年来验证,现在终于你说有了理想的结果了说可以用了,可是人家都不用了,你说用了十年干什么去了”。国内药企的研发水平也遭到质疑,网民指出“说白了,还是国内药企不争气,才会等这么久还用不上这药”。
舆情点评:监管部门、药企及时发声避免传播失真
随着人们健康观念不断提升,公众对预防疾病类信息的敏感度增强,加之药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刻牵动人心,GSK的“希瑞适”自宣布获准在中国上市频繁引发热议。此次宣布在美国退市促使“十年审批太漫长”争议再起,并引起了“希瑞适”质量“不好”、是美国“淘汰货”的质疑。在舆情传播的过程中,负责药品审批的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接受媒体采访澄清“希瑞适”十年上市是因为临床试验工作并不是因为行政审批手续繁琐。此外,GSK负责人也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希瑞适”在美国退市是公司的市场策略,与药品本身质量和效果无关。这些对纠正认知偏差有重要作用。
事件也折射出媒体需进一步提升素养,坚守新闻媒体基本操守。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受到专业知识认知局限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部分媒体的误导性报道,民众极易轻信谣言并产生恐慌。媒体从业人员应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致力于向民众传播科学的医药知识。
2.仅部分省谈判药入医保 舆论期待政策落地加速
10月27日,据《新京报》等媒体报道,截至10月14日,只有19省份将今年5月份通过国家药品谈判机制降价的药品--慢性乙肝一线治疗药物替诺福韦酯纳入各类医保合规费用范围,仅福建、新疆、浙江三省份将其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畴。部分地区出现病患跨省买药现象。
舆论观点:药品纳入医保困难 部门合作难打通
媒体集中关注了多地谈判药品与医保衔接不力的现象及背后的原因。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陈诗达分析指出,医保支付压力、当地发病人数是地方人社部门考虑将相关药物纳入医保的主要考虑因素。此外,医保一般以支出定收,各地医保基金差异较大,需要兼顾医院用药情况及药企供货积极性,是多方博弈结果。
与此同时,还有舆论观点认为价格谈判药落地困难源于部门间合作难以打通。《南方都市报》采访山西、广西等地人社部门时得到的答案多为“还没开展”、“药价谈判相关工作非其职能范围”。而 “等待上级部门指示”成为多地人社部门暂未将谈判药品纳入职工和居民医保的理由。华东某省人社部接受采访时更是指出“医保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并不是卫计委牵头药品降价了,就可以进医保报销”。《南方都市报》因此评论认为药品谈判的落实问题,是一个难以打通部门间横向合作的“新现象、老问题”。
针对此种现象的解决办法,媒体在相关报道中表示人社部门应该牵头药价谈判。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药物经济学教研室张方副教授指出,我国对于医保目录内的药品没有专门的社会医疗保险定价机制。国内药价谈判主体更多是医院和药品生产企业或药品供应商之间,医保机构少有参与其中。《新京报》的文章则引用人社部相关人员的话指出年底前将完成医保目录调整,调整之后相关药品有可能被纳入医保,人社部门的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发挥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的作用。
舆情点评:期待政策落地加速
自5月份葛兰素史克生产的治疗乙肝一线药物通过卫计委牵头的药物价格谈判大幅降价之后,药品价格谈判机制获得普遍肯定,舆论呼吁创新药价格谈判机制成为我国药品定价的基本机制之一。然而时隔将近5个月,药品价格谈判的成果暂未让所有群众获利,甚至出现病患跨省买药,而相关部门却表示政策落地“没有时间表”、“药价谈判非人社部门职能范围”。这种情况引发舆论担忧创新药生产厂家进一步降价积极性受到打击。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创新药物可及性没有实质性的改善,将削弱医疗卫生公共事业的公益性质,加剧群众“药价高”、“看不起病”的就医感受。监管部门拿出积极态度解决问题,并及时发布相关政策落地的进度,才能化解舆论对药品价格谈判机制无法真正让群众获利的担忧。
3.老百姓大药房“解散电商团队”传闻引关注
近日,《老百姓大药房电商团队宣告解散!网售处方药前景存疑!》一文在网络间迅速传播,文章称,“老百姓大药房B2C电商团队宣告解散,老百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即将注销。”老百姓大药房回应称,目前老百姓电商保持正常运作,在合规原则下合理推进线上业务模式的创新试点,也在不断开拓线下与线上业务的结合,发挥老百姓线下布局广的优势,深入与各第三方合作。
舆论观点:B2C业务发展不理想 行业前景堪忧
《第一财经日报》的文章指出由于老百姓大药房的定位和网售处方药等政策未定等因素,B2C平台在其业务中仍处在成长期。文章进一步分析称,2015年老百姓大药房B2C平台收入6800万元,而2016年上半年收入只有5000万元,与预计的2亿元的全年收入有很大差距。新金融观察引用行业人士的分指出,线下卖药做得好的确能够为电商业务提供有力的基础,但B2C和线下零售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实体店不一样,有很多方面需要整合对接。此外,老百姓大药房自身经营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北京商报》的文章指出,今年8月,老百姓大药房电商B2C平台因销售处方药,曾被罚款4万余元。9月,老百姓大药房再次因同一原因被药监局约谈。
媒体还评论认为,行业的通病致使目前医药B2C行业面临困境。例如药品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品,对物流配送的时效性要求极高。此外,医药消费主力群体老年人的互联网使用率不高,网上购物的消费习惯难以形成。此类行业通病导致医药B2C发展困难。
舆情分析:规范自身经营 维护品牌形象根基
医药B2C发展受阻的消息频繁见诸报端,梳理2016年药品网络销售平台(天猫医药馆等)、互联网医药企业(春雨医生等)以及药房B2C业务被媒体曝光的问题以及一系列传闻可以看出,“互联网+医药”面临的问题首先在于自身管理不规范。国家食药监总局今年7月发布《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结束》,指出在为期一年的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过程中,“暴露出第三方平台与实体药店主体责任不清晰、对销售处方药和药品质量安全难以有效监管等问题,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和用药安全,因此决定结束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工作。”药品流通过程中质量保障不严格、违规销售处方药、药师或医生资质不全的乱象不但制约自身品牌的树立,还给行业影响带来一定负面影响,难以获得监管部门的认可以及公众的信任。互联网医药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企业规范自身经营,创新业务模式,树立行业典范,稳固品牌形象树立的根基。
(责任编辑:王冕)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6“一带一路”传统医药发展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24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国际中医教育中心、中国国际教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