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从梦想终结到梦想驱动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3-02-27 10:36:50

张华,2002年,刚满16岁初中毕业的他跟着亲戚来到深圳开始其打工生涯。整整10年,他先后换过约30个工作,在工地搬过砖、干过保安、在厂里当过流水线的工人,他去过玩具厂、电子厂、五金厂、服装厂等多个不同的企业,用他自己的话说,连他“自己都记不清到底具体去过哪些厂了”。10年来,他在这个城市里挥洒着无数的汗水,消磨着宝贵的青春岁月。如今的他在一家餐厅做服务员,激情却不再,疲惫而迷茫,不知道路在何方。

之前和朋友去一家餐厅时发现了这么一群员工,与张华截然不同的是,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微笑和对你的关怀。他们神采奕奕,不时与你主动沟通,给等待的你擦皮鞋、美甲;不时贴心地给你递过一条热气腾腾的毛巾;不时给你加茶水。他们热情且迷恋自己的岗位,甚至对自己的岗位有着一种不张扬的“骄傲”!

……

以上两个截然相反的案例昭示的是个人的问题还是管理的问题?

从没有一个国家因为城乡二元体制,因为快速的、城乡不均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出一个超过两亿人的农民工群体和一批接近一亿人的新生代农民工(现有的研究以1980年出生为界划分新生代和第一代农民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代农民工的规模及占农民工群体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从这个角度看,起源于西方的管理学遇到了新的问题,一个西方企业管理从没遇到过的问题。但是,这或许又是一个很古老的问题,关于梦想和激励的问题。

从梦想到梦想管理

第一代农民工心底真正的归属是老家农村,他们的外出务工动机是:在城市里打份工、吃几年苦,后半辈子过上比前半辈子或者左邻右舍更富足的日子。这种动机使他们在城市中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尊严扭曲、情感压抑时,能够以惊人的忍耐力坚持下来。他们的根在农村,他们不想永远地留在城市,哪怕城市比农村强一百倍。

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却不想只是做城市的过客,他们是拉着拉杆箱,满怀着激情和对未来的憧憬进城的。与父辈不同,他们梦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梦想没人再叫他们“打工的”或“外来人”、梦想与城里人一样安定地享受生活、梦想父母过上好日子的那一天,更梦想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他们孩子的命运,终结第三代农民工的出现……所以,一旦梦想没有希望实现或者破灭,深陷这种处境中而又“回不去”的他们,大多数会对未来迷茫、彷徨,士气低迷,并会不停地“炒”老板、换工作。

失了梦想的他们也如折断翅膀的天使,彷徨无措,找不到出路。如何实现他们的梦想?这或许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启示……

企业的管理者,肯定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员工的个人梦想与企业有什么关系呢?

Admiral Janitorial服务公司总经理西蒙与他的老板格莱格的几句对白,或许很好地回答了这样的疑问:

“如果你让人们谈论自己的工作,他们通常都会用一个使用过上千遍的套话或是宣传语来回答你,除非他们做的,是其真正热爱的。但是如果你让别人谈谈自己的梦想,多数时候都能发现有一种很明显的热忱和能量在里面。”

“你的意思是说?”格莱格问。

“……梦想是驱动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方法,把人们现在每日的工作和他们的梦想联系起来。”西蒙解释道。

“你是什么意思呢?”格莱格希望西蒙能说得再清楚一点。

“如果我们能帮助员工重新找到梦想,超越他们无望的安静状态,然后帮助他们实现这些梦想,我们就能创造出无与伦比的忠诚和投入。而员工也将以对待梦想的热忱和能量来对待工作。”

格莱格呆坐在椅子上,花了好几分钟来思索西蒙的话。

“想象一下,”西蒙继续说,“你的梦想对你有多重要?”

“非常重要。”格莱格承认这一点。

“难道不是梦想在驱动你前进的吗?”

“当然是。我的整个一生都在追寻我的梦想。如果我没有梦想,就会非常痛苦。每天清晨,都是梦想的力量让我从床上爬起来,去创造我的生活。”格莱格回答。

“没错。那么是什么让你觉得你员工的梦想就没那么重要,或是没那么有力呢?”

梦想的驱动作用是无穷的,不是吗?哪个人说起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不是两眼发光、充满激情;哪个人在实现自己的梦想的途中,不是坚忍不拔、义无反顾?没有人愿意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地过一生,任何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不断地做梦、追梦、圆梦的过程,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所以,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潜力,管理者应该将他们今天的工作与未来的美好憧憬联系起来,应该“要让他们相信,这份工作并非什么毫无未来的差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方法就是展示出在我们这里工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