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医务人员得到社会尊重和应有报酬
李克强总理21日在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强调,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让他们得到社会尊重和应有报酬。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离不开医务人员的辛勤劳动,要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就要为医务人员创造和谐安心的工作环境,让其实现自身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和谐的工作环境是医务人员治病救人的基础。近年来,一些暴力伤医事件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的执业安全,割裂了原本属于利益共同体的医患关系,既让医务人员心凉了,也损害了患者自身权益,广受社会的关注和谴责。
我国对于暴力伤医的行为一贯“零容忍”,出台相关政策持续加强对涉医违法犯罪行为惩处力度。2015年底将“医闹”行为入刑,更彰显国家保障医疗秩序的决心。在建立完善惩处机制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为医疗纠纷拓宽合理合法的解决途径,有效遏制“医闹”,保障医务工作者安心工作。
责任大、风险大、强度大,是近年来一线医务人员的普遍感受。然而,诊疗服务价格长期低于药品、耗材、检查等价格,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无法充分体现。补偿机制不完善也催生出大处方、大检查等“以药养医”“以检查养医”等现象,损害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形象。
破除“以药养医”,让医务工作者“劳有所值”,需要在医改中加快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既使医务人员的收入“堂堂正正”,更使医务工作者的价值得到应有体现,并通过改革绩效考核机制、增加劳务补贴等实现多劳多得,激励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在这些方面仍有大量改革创新工作需要落实。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我国力争到2030年人人享有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瞄准薄弱环节和矛盾全面发力,让医改落到实处,才能激发医疗卫生体系的活力,推进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
(责任编辑:蔡馨逸 仇逸)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6“一带一路”传统医药发展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24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国际中医教育中心、中国国际教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