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预警需要更精准高效
据报道,日前,山西省太原市连续三天重污染,经环保部反复催促才启动黄色预警。网民认为,重污染天气预警发布不及时、应急不主动并非个案,这也反映出一些地方经济利益至上,应急能力不足。期待治霾工作从严从实,应急预案执行更精准高效。
预警滞后凸显地方消极应对
有网民指出,有些地方出现“雾霾爆表却不预警或低级别预警”的问题,让人看到了雾霾天气之外的另一种“霾”:政策落实、法规执行层面消极应对的意识之“霾”。
据报道,环保部日前通报说,尽管11月15日,环保部就已经向太原市通报,该市有可能在未来3天连续出现重污染天气,要求启动相应的应对措施。但该市始终“按兵不动”,一直到11月17日中午,在环保部督查组的反复督促下,才发布黄色预警。
“各地既然依法制定了雾霾应对预案、规定了相应级别的预警,那么在条件具备时即应启动相应预案。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不启动预案,都是对规则的违背,也不符合依法行政原则。”网民“蔡乐渭”表示,雾霾对人体有着严重危害,预案启动条件的成熟,意味着维护公众健康需要采取相应级别的应对措施,如果不采取行动,无疑是对公众健康权利的漠视。
网民“魏英杰”称,发布预警是应对重污染天气的首要环节,也是启动应急措施的必要程序;预警不发布出去,不仅学校停课没有依据,工厂限产、车辆限行等污染控制措施也得不到及时推行。所以,表面是预警的问题,实质还是政府不作为问题。
应急响应能力亟待提升
网民认为,政府在防治重污染天气中担负着主导职责,应该不断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完善预警应急体系。
“减少重污染天气,还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铁腕执法、严格问责,以此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网民“刘锦”表示。
网民“杨鹏”指出,雾霾天气常态化,应急响应机制注定也将常态化,这需要全社会正视并适应这个现实。老实说,包括限行政策在内,应急政策可能并不十分完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适时调整完善,这客观上要求给予治理者边治理边探索的空间。当务之急,是要让既定政策落地执行,检验其作用和效果,以便研讨和确定进一步的治理方向和方案,这或许是当下治理雾霾,绕不过去的必经阶段。
(责任编辑:张小洁 整理)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6“一带一路”传统医药发展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24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国际中医教育中心、中国国际教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