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的“朋友圈”从这里开始刷屏
上图:国防大学防务学院组织外军学员观摩我军实战演习。梁 良摄
从北京城驱车向北至昌平城区,十三陵水库的碧波荡漾和平的涟漪,万里长城的垛口张开友谊的双臂,被誉为“军中联合国”的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就坐落在这里。
作为中国对外军事培训的最高学府,防务学院担负着培训外国高级军官和政府防务官员的职能。自1956年创建以来,防务学院已走过了60个春秋,培训了来自全球160多个国家的近万名学员,不断为中国与中国军队扩展“朋友圈”。
今年9月,在美国、英国等多国接受过培训的布隆迪上校尹戴芬报名参加了防务学院防务与战略研究班。
“一个饱含军事智慧的民族这样热爱和平,一支创造一个又一个军事奇迹的军队这样谨慎看待战争。”尹戴芬意外地感受到这次培训的“中国特色”:之前的第一堂课都会从战争与文明的冲突讲起,而这里的第一堂课则是从“止戈为武”的典故开始;之前的教员十分重视战术培训,会教给你怎样在战斗中取胜,强调的是一种“战胜思维”,而在这里,学员学到更多的是怎样运用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预防冲突、遏止战争、实现和平。
防务学院院长徐辉介绍,在中国传统和合思想、建设和谐世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的支撑下,学院在课堂上设置有中国古代“和为贵”理念的研究,安排有人道主义救援、国际维和等应对非传统安全课程的讲授,也组织有中国如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讨论。
高大的“兵圣孙武”雕像、石子铺成的太极图、书画室里的水墨山水、学员背包上佩挂的中国结……外籍军官在防务学院慢慢迷恋上中华传统文化,领悟到世界和平的价值。
“过去,孙武和毛泽东的军事谋略最受学员欢迎。现在,讲述中国故事和中国军队改革也令他们着迷。”防务学院政委衣述强说,从中国的政治制度到国防政策,从外交战略到环境气候议题,从民族宗教到人权事业进步,80%以上的课程均由来自国内外政府、军队的领导和专家讲授。来自孟加拉国的海军准将卡洛尔说,他对中国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尤其对“中国梦”和“一带一路”的认识更加深入。
“很多外籍军官是首次来华,对中国的了解不多。”防务学院教译室主任徐国平教授说,每年的入学问卷调查显示,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外军学员都占到90%以上。
为增进外军学员对中国的了解,学院走开了一条开放式办学的路子:在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里,感受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在上海绚丽多彩的外滩夜景中,领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在腾讯公司,见证网络为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便利;在北京龙泉寺,体会佛教与科学的深度融合……随着和中国的“亲密接触”越来越多,外军学员对中国的自由开放和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有了越来越深切的感受。
对外培训不但为外籍军官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更为他们在这里搭建了交流和提高的平台,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学院在教学中加大反恐、维和、人道主义救援、地区与国际安全局势等内容的比重,并引入开放式教学、专题式研讨、案例式模拟等模式,教学实践中鼓励各国学员充分质疑、激烈辩论,在争论中增进对相关形势的了解,提升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
“提供一个平台,让各国军官共同交流,一起为国际安全把脉,共同探讨维护世界和平之道,这是我们担负大国责任,特别是在军事领域承担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徐辉说,学院举办的防务与战略研究班、国际问题研讨班等已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对外吸引力越来越大。
来自巴基斯坦的陆军准将巴沙尔曾在加拿大、英国等国的军事院校受训。他认为,国防大学防务学院的教学水平无论是硬件和软件,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在这里可以学到涉及国际安全和反恐等跟我工作结合非常紧密的内容,回国之后可以运用到我们国家的实践中。”
(责任编辑:褚振江)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6“一带一路”传统医药发展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24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国际中医教育中心、中国国际教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