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电网首个“港口岸电”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五千多吨
电能替代开启节能新时代
艳阳高照,碧海蓝天,一排排大小船舶停靠在岸边。日前,南方电网首个高压“港口岸电”项目在广东省珠海高栏港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建成投用。《经济日报》记者在现场看见,崭新的电缆桥架沿着码头廊道铺设,两台岸电接口箱整齐排列。自此,停靠在该码头的船舶将可利用清洁、环保的“岸电”替代船舶辅机燃油供电。据测算,项目每年给停靠船舶节约成本约100万元,减排二氧化碳5620吨。
“港口岸电”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将岸上电力供到靠港船舶使用的整体设备,以替代船上自带的燃油辅机,满足船上生产作业、生活设施等设备的用电需求。
据了解,该项目由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投资,并与神华粤电珠海港煤炭码头公司合作运营,此次建设的港口岸电系统包括安装2000千伏安的成套变频电源设备,还铺设5.9公里电力电缆,变频设备可满足国际和国内船舶不同的电源需求。
汽车、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靠港船舶使用燃油是大气污染排放的重要源头。数据显示,靠港船舶辅机燃油发电产生的碳排量占港口总排碳量的40%至70%,是影响港口及所在城市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港口岸电项目建设,是响应珠海低碳生态发展模式的有效措施。”珠海供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预计年用电量超过360万千瓦时,替代燃油消耗1778吨,按过往靠港船舶数量测算,每年能减少5620吨二氧化碳排放和38吨污染物排量。此外,在噪音抑制方面,可消除自备发电机组运行产生的噪声污染,为船员和港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除了实际的成本价值和环保价值,这个国内最大规模的散货煤码头高压岸电项目还将对全国及珠三角地区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打造环境友好型港口。”广东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2016年7月,广东电网已在广东中山港口码头建成投运一个低压岸电示范项目,下一步,将在湛江、汕头、东莞、中山等地建设岸电服务设施。
电能替代是一种清洁化的能源消费方式,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据介绍,2016年,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持续深入挖掘终端能源消费市场潜力,因地制宜推广电锅炉、热泵、电蓄冷空调、电窑炉、船舶岸电、电磁厨房、电动汽车等九类电能替代技术,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打造了一批电能替代示范项目。
“港口岸电是我们电能替代的重要领域,此外,广东电网还划分出九大类替代技术领域,涵盖电动汽车、电磁厨具、电窑炉等,将积极以‘电能替代’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东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制订了电能替代行动计划及具体推广措施,建立管理及跟踪服务体系,开展市场潜力研究,普及技术应用等。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广东电网已推动完成电能替代项目229个,并大力推广家庭电气化,预计年替代电量约18.5亿千瓦时,促使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升。
广东电网公司表示,将继续积极推进电能替代工作,同时加强配套电网的建设和维护,提高供电保障能力。“我们还将通过各种渠道大力传播电能替代工作成效和典型案例,提高公众的接受度与支持度,增强电能替代的信心。”
(责任编辑:张建军)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6“一带一路”传统医药发展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24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国际中医教育中心、中国国际教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