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公约,和谐了家庭、文明了社区
2016年12月26-27日,“中华好家风与家庭公约遵义会议”在贵州遵义财富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书同教育科技研究院、红旗飘飘书画院联合主办,旨在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3周年及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响应党十八大“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的精神文明新长征号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探讨落实全国妇联等九部委共同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 (2016—2020 年)》实施办法,总结展示北大书同科研机构多年在全国开展"家庭文化、家庭科学、家庭公约"协同教育的成功案例经验、社区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与科研成果。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企业领导、妇联社区干部、校长家长代表及遵义市委党校、妇联、教委等领导共五百多人参加会议。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会议现场
这次教育论坛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大道至简、实事求是、抱一实证,通过北大书同齐大辉教授的1个专家的1个理论与1个工具,在全国18个城市的不同家庭公约案例、7个不同社会角色(家长、教师、校长园长、校外公约辅导员、社区党委书记、企事业领导、社团社区领袖)的验证,展示出齐大辉教授十几年研究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家学理论的魅力,实践证明”一纸公约,可和谐一个家庭、凝聚一个社区”,如同古人云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效果。家庭公约是老百姓可操作的家庭精神文明建设方法与工具,也是党政群众工作创新的方法与抓手。齐大辉教授认为“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从家长抓起;中国梦始与家庭梦,家国情源与父母恩;“依法治国,按约持家”;“抓党建促家建,正家风助党风”是推开中国梦的两扇大门。通过建立家国双轨制的协同教育公约机制,可找到一条现代中国的“家人同修、家校同约、家社同步、家国同构”社会综合治理整体解决道路。
齐大辉教授发言
齐大辉教授是中国家长教育学科带头人,中国家庭文化与家长教育工程的发起者,中央党校"家长教育、社区治理、党群关系"课题专家,他历经16年研究中国传统家庭文化与中国现代家长教育工作,发明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老百姓操作工具——家庭公约,经过十多年的全国30万多家庭实践应用,通过目标交换与公约承诺方法,达到减少家庭与社会冲突、增加家人情感与社会和谐目的,达到“要我做”转为“我要做”效果。目前已在全国十多个省市落地推广应用并深受群众欢迎,促进了家校、社区和谐,让群众工作有了抓手,成为文明家庭的孵化器。来自18个城市的7方面代表的真实家庭、单位、社会案例已验证立体的大教育与好文化模式初步形成。全国基层公约家庭“家长”代表、公约实验学校“教师”代表、公约幼儿园与中小学的“园长校长”代表、校外“公约辅导员”代表、公约实验社区的“党委书记”代表、公约“企业家”代表、公约“社团领袖”代表的各自家庭公约故事与体验充分证明了建立“中国公约精神”是让中华文明回归故里的家国奠基石。
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而"家庭公约"让这本经不再难念。18个家庭、学校、社区、单位的公约案例个个精彩,选择一个家庭,一个社区分享。
案例分享一,小牛同学家的公约故事
来自北京市妇联公约实验家庭的北京延庆三小的家长薛环香女士,讲述儿子用"家庭公约"帮助父母破镜重圆,并走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薛女士是一名全职妈妈,丈夫是一名监狱警察,夫妻曾经常争吵并分居生活二年,儿子小牛(牛镜淇,延庆三小二年级学生)通过班主任王英坤老师组织全班做班级公约,回家在公约校外辅导员张宇叔叔帮助下做家庭公约,儿子通过做家庭法官游戏,利用家庭公约工具帮夫妻二人重归于好,找回了父母。小牛法官每周召开家庭会议,按公约内容管理自我和父母,自己品学兼优的同时,还能用公约管好家务,如作业管理、账目开销、做饭洗衣、清扫家院等,正如齐教授所说“公约孩子早当家”。2015年冬季,小牛和妈妈去韩国旅游时,通过公约带动全团47个人做团员行为规范,共同践行公约的“五子登科”(叠被子、刷池子、静机子、复位子、光盘子)与“五句良言”(我想,可以吗?、早上好,一天愉快!、 晚上好,一天辛苦!、今天高兴吗?、晚安,好梦!),明天统计这个旅行团的文明举止被韩国当地餐厅老板误认为是日本旅游团,并感慨道“看来,中华古文明开始回归故里了”。通过北京市妇联的公益培训家庭公约辅导员受益的小牛一家,他们也公约将爱传出去,用公约帮助更多的家庭邻里,目前小牛妈妈每个周末都举办“公约互助家庭”活动,带动一批家长与孩子们共同学习、共同读书、共同游戏、共同做家务,共同过生日,让自己的家变成了社区充满欢笑的“社区公约小院”。通过北京市妇联的家庭公约社工孵化工作,建立了一批民间的首都家庭教育“民兵队伍”,让家庭精神文明建设在老百姓家庭生活中扎根。
案例分享二,CCTV家规72小时-我家的央视公约故事
来自重庆市暨华中学的家长鲁守俊先生,是2014年CCTV"见证"栏目"家规72小时"三集纪实报道的主人公,他分享了严重网瘾儿子的公约戒除过程、三次离婚的夫妻用公约找回幸福、岳父岳母7个孩子的家族用公约走上全家和睦与集体幸福的公约故事。当年公约工具帮助我儿子三天戒除网瘾,一学期学习成绩上升429名,今年高考被一本院校重庆交通大学成功录取。
案例三,社区党建“抓党建促家建,正家风助党风”公约模式
来自山西太原市万柏林区地矿社区的党支部的温庆茹书记,通过接受“抓党建促家建,正家风助党风”理论观念,将家庭公约文教工具有效引入社区党建工作,将社区党员干部的党建家风建设生活化,让家国文化大道理通过家庭公约小目标走入群众生活,号召社区党员“两学一做”工作从家庭公约的“双五一好”(五子登科、无句良言、日念一好)小目标做起。今年11月24日,组织部党建调研组在山西调研时,对社区党员干部集体做家庭公约的先进做法给予高度评价与赞扬,目前省委组织部正在下基层做总结中。
案例四分享,一纸公约,和谐一个社区
来自珠海香洲区前山街道福石社区海润家长学校的何奕宏校长,通过家庭公约学习与应用,以公约为服务工具并精准定位家长需求,帮助89户邻里家长做好情绪管理、改善家庭关系,通过建立公约互助家庭有效改善帮助邻里关系,通过一纸约定,和谐了整个社区。
其它案例简要,
上海的朝鲜族家长李春花介绍了夫妻二人如何通过家庭公约消弭了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意见分歧。来自长沙的家长彭娅通过学习家庭公约让自己仅重视事业的女强人开始注意家庭,还在读小学的女儿写两篇反映自家公约故事连续获得全国作文比赛金奖。家庭和学校是孩子两个重要的成长环境,家庭公约有效实现家校协同教育,实现家校同构,家校同语。山西平遥静心幼儿园李湘园长,将家庭公约引入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抓住孩子习惯养成教育最关键的时期,为孩子未来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广东佛山外国语中学心理教师胡爱华,在学习公文明社区的建设源于文明家庭建设。家校社协同教育要依靠一批具有专业能力的公约辅导员队伍。抓党建促家建,正家风助党风,抓党建促家建,正家风助党风,四川省公约辅导员王芬通过公约学习首选辅导自己家庭。婚后和公婆经常争吵,关系一直很紧张,自己坚持连续100天每天给公婆发送“早上好,一天愉快”,化解了公公和自己间的对抗,通过改变自己不爱做家务的习惯,改善了婆媳关系。通过完成“百场公益讲座”和“百户家庭公益辅导”,现在已经成为四川省妇联的家庭教育骨干讲师。北京的公约校外辅导员李鸿飞则介绍了自己如何使用家庭公约工具,辅导北京近百所家庭公约实现校的经验。目前北京门头沟区教委和大兴区教委正在全面实施家校社协同教育,在未来三年内将逐步覆盖到辖区全部的幼儿园和中小学,让家庭公约走进更多家庭,成为文明家庭的孵化器。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6“一带一路”传统医药发展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24日,由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指导、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科学院国际中医教育中心、中国国际教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