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落井救命恩不敢忘 男子40年间两赴鄂寻恩人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3-03-12 10:12:20


4岁落井救命恩不敢忘 男子40年间两赴鄂寻恩人


图为:李志坚中正在为袁誉发左一夹菜

  现年55岁的河北保定汉子李志坚,如今是当地一名行政执法人员。51年前,他不慎落入水井,一名解放军战士救了他。从他懂事起,他就开始寻找这位救命恩人,要当面致谢。在苦苦寻找了14年后,他在湖北荆州市找到了恩人袁誉发,长跪不起。


  此后,他再次与恩人失去了联系。3月7日,在时隔26年后,他终于打听到恩人的户籍所在地,不远千里,再次赶到荆州沙市,如愿见到了恩人。他表示要赡养老人一辈子,再也不会失去联系。

  千里找到救命恩人

  “婶,我是志坚啊!”7日,来自河北的汉子李志坚,在沙市解放路派出所的帮助下,拨通救命恩人袁誉发老伴电话时,早已泣不成声。

  十几分钟后,社区民警姜素平将他们带到了教工宿舍。“失去联系26年了,我没见到你们,没尽到孝。”李志坚与袁誉发及其老伴相拥而泣。

  望着年过7旬且已半身不遂的恩人,李志坚忍不住泪流满面:“我要把您接到保定尽孝,再也不离开了。”“我在这里呆习惯了,也不方便远行,你的这份心意我领了。”74岁的袁誉发老人不愿给李志坚添麻烦。老人育有两个儿子,均成家立业,儿孙孝顺,家庭和睦,一家人生活得十分开心。

  当晚,老人为李志坚准备了一顿荆州特色的晚餐。席间,李志坚夹菜、盛饭。次日,李志坚帮袁誉发买了辆轮椅,推着老人晒太阳、逛公园,呼吸新鲜空气,俨如一个孝子。

  战士下井救起男童

  对于51年前获救的细节,李志坚说,由于年龄太小,记得不太清楚。他是从父母的口中得知获救的经过,以及恩人的名字和所在部队。

  1962年5月,在河北保定的空军第二预备学校附近,4岁的李志坚与小伙伴一起在田间地头捉青蛙,不慎落进一口水井里。正在附近收割小麦的班长袁誉发闻讯后,立即带领全班12名战士,赶到现场。

  此时,井口已看不到李志坚的身影。并不会游泳的袁誉发灵机一动,抽出背包带,系在腰上,然后让战友把他放到井下。很快,他摸到了李志坚……经过一番抢救,李志坚得救了。

  事后,袁誉发因此荣立个人二等功,事迹还上了《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

  1965年,7岁的李志坚上了小学。他看到家中有一张照片,是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与他们一家合影。“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你的救命恩人,名叫袁誉发,你可不能忘记他。”听母亲讲完当年获救的事后,李志坚说:“长大了,我一定报答恩人。”

  相隔20多年见到恩人

  1973年,少年李志坚开始寻找恩人。他骑着自行车,多次前往恩人所在驻地打听,但哨兵没让他进去。

  1979年,知青李志坚返城,安排在保定市人防办工作。这个时候,他抽空就打听恩人的消息,但始终没有音信。

  1987年,转机出现了。一天,他到岳父家吃饭,得知岳父所在的农行有位退伍军人,在帮老首长寻找一个曾经救过的儿童近况。岳父想到女婿也在寻找部队的一位救命恩人,且情况比较相符,便牵线让两人见面。两人相见后,惊奇地发现,这位首长就是李志坚要找的救命恩人袁誉发。

  袁誉发回忆说,当年救下李志坚时,他才4岁,时隔20多年后,十分挂念。战友刘建勋转业到保定后,便委托他找到李志坚,询问他的生活现状。

  李志坚说,得知恩人在商丘工作的消息后,他赶到商丘,发现恩人已在2年多前,复员回到了荆州,具体单位不详。但有人告诉他,恩人的妻子陈业清在沙市大庆路小学任教。李志坚依据这条线索找到了陈业清。

  当天下午,下班的袁誉发一只脚刚跨进家门,李志坚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你是我的再生父母,我终于找到你们了,从今天起,我就叫你们爸和妈,如果不答应,我就不起来。”

  袁誉发一把扶起李志坚,“我们找你也很苦啊。我们只大你十几岁,你以后就叫叔、婶吧。”李志坚掏出1000元,以示谢意,但袁誉发坚决不收。

  此后一周,三人合影留念,吃了荆州特色菜,还游览了荆州的古城。那段时光李志坚至今难忘。

  感恩之心永不会变

  此后,由于袁誉发家的电话号码变更,大庆路小学也撤销了。李志坚再次与恩人一家失去了联系。寻找恩人,再次成为李志坚心中的一个信念。

  在这段时期,李志坚把感恩之情化为行动,先后帮助4名劳教人员和一名爱打架的“问题青年”走上了经商和司机的岗位,自食其力,他还资助多名贫困少年完成了学业。

  今年春节,刘志坚通过保定警方,终于查询到恩人现居住在沙市区解放路辖区。他立即乘车赶到沙市。时隔26年,他再次见到了恩人。“虽然老人不需要我做什么,但我会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恩人。”10日,李志坚含着眼泪离开了沙市,返回保定。临行前,李志坚说,岁月不饶人,恩人由小伙变成了皓首老人,自己也已年过五旬。但无论岁月如何变,他的这份感恩之心不会变。明年春节,他会带妻子和儿子到沙市,给恩人拜年,尽一份孝心。(楚天都市报 首席驻站记者卢成汉)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