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民族精神标识,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来源: 作者:韩树林 点击: 发布时间:2017-04-11 15:28:59


中国民间文学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中华民族起源开始,就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浩若烟海的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叙事诗、歌谣、谚语、谜语、民间戏曲等口头文学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民间文学是最富有人民性,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文化财富。


上图为本文作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间文学,不仅成立了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加强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理论研究,而且涌现了诸多系统研究中国民间文学的专著,如《中国民间文学史初稿》(北京师范大学55级学生集体编写)、《中华民间文学史》(程蔷等著),以及《中国神话史》(袁珂著)、《中国歌谣史》(张紫晨著)、《中国故事史》(刘守华著)等分体裁研究著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政府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研究中国民间文学的年轻一代学者更是层出不穷,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的高有鹏教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高有鹏教授自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就热心中国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与理论研究,发表了不少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历史的研究论著。他注重从历史文献中勾陈和辨析民间文学,研究民间文学的当世存在与流传演变。三十余年如一日,他不辞辛苦深入社会,走进偏僻的乡村和边寨,考察那些少为人知的民间文学,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研究资料,构筑了珍贵的学术积累,先后出版了《中国民间文学史》、《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史》、《中国民间文学通史》等著作,被学术界赞誉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就”(白庚胜《民间文艺 卅年盛景》,《光明日报》2009年1月9日)。2016年12月,线装书局隆重推出了他的《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史》,更是展示了他在中国民间文化研究领域的系统建树和最新成果。

《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史》是一个巨大的工程,煌煌十卷本,500多万字。该书强调历史文化发展的连贯性,打通了古代、近代、现代各个历史阶段,把中国民间文学不同历史阶段视作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整体,完整地勾勒出中国民间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其十卷篇幅,第一卷至第五卷集中论述了中国民间文学的远古至明清阶段,第六卷论述了中国民间文学的近代阶段,第七卷至第九卷论述了中国民间文学的现代阶段,最后一卷是各种文物和图画等,规模宏大,叙述完整,为学术界所罕见。

把卷细读,感觉该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注重研究中国民间文学发展中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传统,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学术立场。作者本着强烈的民族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对中国民间文学的历史发展进行全景式的书写,既有中国民间文学历史生成与发展变化的文本梳理与勾陈,包括对民间文学与社会风俗生活、宗教文化生活、国家社会政治意志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现象密切联系的辨析,又有历史上不同时期学者们对民间文学思想文化理论的总结;作者着意在历史发展中勾勒中国民间文学的轨迹、实质和价值意义,具体展示“礼失求诸野”的文化规律,尤其是将倾听人民的声音作为历史经验的阐释,深刻论述“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文化发展趋势。作者指出,中华民族历史形成过程中各民族共同构筑的民族精神是中国民间文学的共同价值,人民群众始终是中国民间文学的主角,追求公平正义是中国民间文学的主旋律,所以中国民间文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与历史地位。

在体例上,《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史》以民间文学历史发展的脉络为主线,将各个时期的民间文学的发展状况、搜集整理状况、记录保存状况、理论研究状况等进行梳理和辨析。尤其值得肯定的是,作者特别关注我国历史文化起源与民间文学的复杂联系,特别关注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文献记录与口头流传,特别关注域外文化对中国民间文学的深远影响等。可以说,《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史》不仅仅是一部系统完备的中国民间文学史,还是一部别开生面的文化史、思想史,是一部民族的心灵史、精神史、生活史。

也是基于作者三十余年来对民间文学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勾陈、甄别、辨析,本书有许多难得的学术发现。作者特别重视《中国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等当世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成果,强调民间文学的文物表现的一些基本形态,如出土文物(包括一些器皿花纹或实物具形,多集中在墓葬的发掘)、岩画与壁画(主要集中在相对偏僻的山区或边区、洞窟与宫殿),以及民间木刻、雕刻、版画、编织、装饰和古玩等图案。作者选取了与民间文学相关的上千幅图画作插图,既是对民间文学内容的展示和衬托,也是对民间文化立像言义的传统的发扬,其中包括对这些历史图像的辛苦搜集及其内容的独特言说。

恰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民间文学发展史》巨著的横空出世,体现了在党和国家重视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更多年轻学者宏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非凡的学术担当。我们也深信,这部巨著作为引导人们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对于我们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必将发挥积极、健康的引领和启发作用。

(作者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

(责任编辑:韩树林)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