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过度解读大学生“搬砖还贷”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3-04-08 10:11:24

  去年,我市一所综合性大学攻读美术专业的杨帆同学通过信用卡分期购买了一台iphone4。虽然每月只需还400元钱,但由于他花钱没有节制,经常会借钱,“无奈之下我只好到工地上搬砖,搬一天能拿到100元,哪个月钱不够了,就去工地上搬上几天砖。我也不多搬,只要够还信用卡的欠款就好了,每次连着搬4天,最后我总共搬了两次,一共是8天。”杨帆告诉重庆晨报记者,搬砖是在万般无奈之下才去做的。(4月1日《重庆晨报》)

  卖肾买iphone,常被人耻笑,更随即成为网上段子,风靡一时。目的不变,行为换成搬砖,则变成了励志的典范。欣喜的是,这则新闻收获了网友的罕见赞赏。不过,亦有舆论就此延伸,面子消费,炫耀心理的老桥段又一次施加到大学生群体。反思之余,笔者认为,时过境迁,我们没有必要总戴着有色眼镜放大学生群体的行为,“搬砖还贷”不应被过度解读。

  笔者身为一名大学生,身边有很多同学手持iphone,除了“啃老”所得,有些则是凭借个人能力,比如兼职收入等得来,他们同样收获了别人的尊重。新闻中的这名同学,为了还清贷款,去工地搬了8天的砖,更是独立自强的表现。按理说,对于大学生的理性表现,我们虽然不鼓励都去搬砖买iphone,但没有必要去打击他们的行为。

  须知,大学生是完全有行为能力的个人,对于时尚和真理都有着自己的追求。苹果引领潮流,大学生甘当拥趸,这符合大学生朝气蓬勃的新生代气象。为了满足自己的潮流意识,遵守法律和道德要求,用个人的能力赚取合法所得,不失为现实版的“阿甘正传”。

  舆论的质疑无非集中在大学生盲目追求面子消费,贷款还不清等等问题。究其根源,一方面由于部分大学生不诚信,盲目攀比等事件对舆论造成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群体在消费层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信用上存在缺陷。

  破解舆论的质疑,大学生群体需要从自身做起,提高征信、诚信素养,争取做到“内诚于心,外信于行”,避免借贷不还和由贷款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此外,学校在教育大学生诚信建设方面,也应该有所作为。最后,对于“搬砖还贷”的行为,我们不妨多做一些正面解读,避免曲解和误导。

  文/庄滨滨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