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独生一代的成长烦恼:压力巨大成隐形杀手
编者按:当前,我国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约有3.4亿。孩子们能否快乐、健康、自由地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事关中国梦想的可持续实现。受一些不良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人生观、价值观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出现了人格心理上的危机。
过重的学业压力,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发展;不完善的家,缺失的爱,使孩子过早地与孤独相伴;上网成瘾、网络色情、校园暴力等“毒素”侵蚀着孩子,使他们成为“问题小孩”;物欲横流、奢侈享受的过度消费风气,使孩子攀比骄奢、丢弃勤俭……
叶圣陶先生关于“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的警示至今发人深省。孩子是一颗没发芽的种子,最后长成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社会环境。谁来为孩子们撑起遮风挡雨的伞?谁来为孩子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空间?这是对全社会的考问,也是对每一个成人的考验。
我们必须全面剖析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心理特点、认知行为等,深层次分析把脉、寻求破解之策,使孩子们顺利“破茧”,自由飞翔。
00后独生一代的成长烦恼
“一只幼蝶正在裂开一条缝的茧中痛苦地挣扎,有人于心不忍,拿剪刀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早产的蝴蝶却身体软弱,翅膀干瘪,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原来,幼蝶在茧中的挣扎是在锻炼自己,让身体更加结实,翅膀更加有力,使自己脱茧后能够飞翔,恰恰是那颗‘爱心’害死了这只本可翩翩起舞的蝴蝶。”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的形象描述,反映出我国不少家庭独生一代所面临的成长之痛。在3亿多的未成年人中,00后独生子女占据多数。压力过大、孤独无助、挫败感强、生存力差……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到的诸多烦恼,家长不能视而不见,学校不能无所作为,社会不能漠然置之。
考试长链上奔跑的孩子,不堪承受之重
今年读小学三年级的小雷,每个周末都非常忙碌。父母给他报了4个课外班:奥数、英语、作文和跆拳道,周六日各上两节,而且几个课外班地点相距甚远,妈妈和他经常在外面简单吃一点就要坐地铁“赶”下一堂课。于是,小雷的周末往往比上学还要累。一到周五,小雷的心情就会非常沮丧。
“压力太大了。”一位小学生用自杀作为无声的反抗。近年来,少年儿童轻生事件屡屡发生,他们的理由多数是相同的:不能承受压力之重。“压力”如同隐形杀手,成为很多孩子面临的一大危机。
现在的孩子尽管生活、学习环境远远好于他们的父辈,但能说他们是快乐的一代吗?尽管他们不愁吃不愁穿,但总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的“隐性压力”在蔓延滋长,让孩子们快乐不起来。
这个“隐性压力”是什么?升学要考、练琴要考、画画要考、舞蹈要考……为上一个好幼儿园要考,为上一个好小学要考,为上一个好初中要考,为上一个好高中要考,为上一个好大学还要考。一个“考”字成链条,孩子们在这条无形的链条上拼命奔跑。
“大学的东西中学学,中学的东西小学学,小学的东西幼儿园学,幼儿园的东西从什么地方学?胎教。”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党委书记马敏接受半月谈记者专访时表示,层层拔高,层层加大难度,为了拔高不断加内容,考试加难度,致使孩子们负担越来越重。
“我听说最厉害的有一种‘哈达卷’,像哈达一样,卷子连在一起,长达六七页,考试的时候根本没有思考的时间,就是拼命地、不停地做,搞得孩子都成了考试的机器、流水线作业,考试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机械反应了。虽然掌握了知识性的东西,却谈不上素质。”
近期,网上热传的一份幼儿园孩子升小学的“豪华简历”,秒杀无数白领。这份简历涵盖教育经历、课外学习、体育运动、特长、参赛及获奖情况,最后还附上“会写300多个汉字,能进行日常英语对话等”。
马敏认为,这是教育步入误区的一个特例。“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表面看很对,但是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从出生到成长、再到上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有些家长总认为孩子如果起跑没搞好,那今后就完了。
“中国的学生是最辛苦的。”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的熊丙奇先生说,在应试教育环境中,竞争性的压力层层传递到家庭之中,导致家庭教育被异化,亲子关系变得功利。要缓解亲子焦虑、改善亲子关系,就必须降低考试升学压力,均衡分配教育资源。
“其实,无论干什么,只要喜欢、快乐就好。”马敏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里根当上总统后,别人跑去祝贺他的母亲,称赞她培养了一个好儿子。而里根的母亲说:“我不仅为这个儿子骄傲,我还为另一个儿子骄傲,他虽然在地里刨土豆,但是他很快乐,我也为他感到骄傲。”马敏说,“这说明了一个关于人才理念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思考。”
内心孤独无助的孩子,亟待用爱去抚平创伤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工作越来越忙,陪伴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孩子被“甩”给老人、保姆看管,父母们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但真就可以了吗?北京师范大学(微博)副教授钱志亮认为,孩子的成长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呵护,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呵护。
二战后法国孤儿院的例子就很典型,当时,不论城市乡下,配给都公平等量,但若干年后发现,乡下孤儿死亡率远高于城市。原来在城市,经常有志愿者去抱或背孤儿,而在乡下,孩子本能的“肌肤饥渴”、精神呵护未被满足。
“父母对子女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孩子能从亲子互动中获得安全感并产生良性情绪,形成信任、依恋、依赖、期待等积极情感,学会交往,形成社会适应能力,并发展智力。”钱志亮说。
有人曾用猕猴做过实验:把小猴从妈妈身边强行带离,在实验室里准备了一个有热奶的钢妈妈,一个没奶的绒布妈妈。按照“有奶便是娘”的推断,小猴应该会亲近“钢妈”。可事实不然,小猴不饿到迫不得已,都不离开绒布妈妈,一吃完奶就赶紧找绒布妈妈。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了小动物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它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对食物的需求。
10岁的小莹是吉林省长春市4年级学生。每天放学后,由姥姥、姥爷接回家。只有节假日才能和父母在一起。“即使爸爸妈妈回来了,基本上也是各干各的。通常是我看动画片,他们上网。我要有心事就同‘娃娃’说。”小莹向记者诉说的时候,眼圈已经变红了。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缺失父爱母爱的孩子会感到紧张、有不安全感,导致负面情绪增多、积极情感减少,甚至出现情绪困扰、人格障碍、行为问题。”钱志亮告诉记者,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每周由他人看管超过30个小时的儿童中,有17%的孩子出现了诸如好打架、欺负人等行为问题,而那些每星期由别人照看少于10个小时的孩子中,只有6%发生了类似情况。
在很多偏僻的乡村,留守儿童就像脱了线的风筝缺少管束和关爱。“孤独,泄气,紧张,心烦,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是很多留守儿童的表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谭之平是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义工社党支部书记,她告诉半月谈记者:“从我们义工社每年帮扶的200多名留守儿童身上能够发现,这些孩子性格普遍比较孤僻,对人冷漠,自信心不强,喜欢一个人哭泣。这些孩子本该享受快乐的童年,但是因为缺失父母的爱,很多变成了‘问题小孩’。”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北省委副主委唐瑾介绍,留守儿童目前有两种监护方式。一是隔代监护,由祖辈抚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少道德、精神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监护。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而对于敏感的孩子来说,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让孩子有尊严且幸福地生活,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固然可取,平平淡淡陪孩子长大也值得推崇。”钱志亮提醒,家长要建立家庭至上的理念,重视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钱将来可以再挣,但孩子不能等。作为父母,再忙也要争取多回家吃饭,陪孩子玩玩游戏;再累也要每天拥抱下孩子,给他们讲讲故事。
自主而又自我的孩子,极度溺爱导致生存能力差
“00后具有创新意识强、知识面广、认知速度快、个性鲜明等优点,但特殊的成长环境也让他们存在抗挫力差、太自我、人际交流能力差等问题。”多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艺术幼儿园顾老师表示。
“家长的过度关注,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北京亿娃教育中心主任王志敏说,每次上早教课或搞活动,一个孩子身边最少陪2位家长,多则6位。孩子想要什么,还没等说,家长们已经送到手里,根本不用考虑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
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孩子做完作业了,帮着整理书包;忘带课本或作业,赶紧给送到学校;孩子跟小朋友打架了,急忙出面调停;送孩子上学被堵在大门外,恨不得跟到孩子座位上……这种过分的照顾在很多家庭中都可以看到。
其实,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过度保护。该孩子做的事情父母全替他们做了,而忽视了对孩子主动探求新事物能力的培养。有一个夏令营活动,一个小孩子看着煮鸡蛋发呆,人家问他:“你不爱吃煮鸡蛋吗?”“爱吃。”“那你怎么不吃呢?”“这鸡蛋跟我们家的鸡蛋长得不一样。”“你们家的鸡蛋长什么样子呀?”“我们家鸡蛋是白色的、是软的、好咬。这里的鸡蛋太硬,咬不动。”原来这个孩子从小都没有看到过家人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大人把鸡蛋切成几块摆好了,放在他面前的。
“如果长此以往,孩子会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而且生存能力也会严重下降。”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童发育与行为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儿童医院发育行为儿科主任王惠梅告诉记者,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中娇生惯养的对象,一些孩子因此在性格上存在害怕困难、意志不坚强、不能持之以恒等缺陷。
一种让孩子没有爱的感觉的爱,就是溺爱。极度溺爱、无限纵容,会滋长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过分的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适当遭受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在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中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王惠梅说,在生活中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分享,学会关爱,培养自立、自强、自爱等优秀品质。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谭克俭表示,家庭教育饱含着爱,是最微妙、最细腻、最有感情的教育。但要注意爱中有严,爱而不纵。家长一定要理智地爱孩子,鼓励孩子与同伴、小朋友一同游戏,参加属于儿童的社交活动,教儿童学会与集体相处。(《半月谈内部版》记者 王永霞 皮曙初 张颖 刘翔霄)
(半月谈 王永霞 皮曙初 张颖 刘翔霄)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巴基斯坦驻北京大使馆成功举办医疗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1月17日,2025中国-巴基斯坦医疗及手术设备B2B会议在北京举行,重点是促进巴基斯坦和中国在医疗和外科设备领域的合资企业和投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 “追梦中华·侨创未来”2024海外华文媒体北京采访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巴基斯坦驻北京大使馆成功举办医疗和外科设备行业B2B
- ・ 2025民营经济政企合作发展大会在浙举行
- ・圣火神州万里行·双奥荣耀送金福启动仪式暨2025蛇来
- ・“世界和平 健康中国”2025春节联欢晚会在京录制
- ・德国文化经济促进会在山东潍坊市落地合作
- ・第五届《国乐飘香》春晚圆满成功录制以“传承·创新”绽
- ・凝心聚力·梦想启航 汇诚智远新年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 ・灵蛇献瑞 盛世欢歌----2025春晚综艺专场成功举
- ・新年·新愿·新程”——2025年《诵读中国》春节特别
- ・德国文化经济促进会与山东省贸促会共谋合作新机遇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