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制!这种养老公寓火了 关键子女还能继承

来源: 作者:本台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7-10-31 10:32:00

养老是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会碰到的大事。以往,我国大多数老人的养老方式都是居家养老,与儿女们住在一起,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迁,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如何让晚年生活像绚丽的夕阳一样充满色彩呢?有一些人开始开动起了脑筋,而养老也成了一门越来越火的生意。记者在上海看到了新的养老模式。

有一些人开始开动起了脑筋,而养老也成了一门越来越火的生意。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在上海看到了新的养老模式。

会员+年费 上海老人hold住高端养老

75岁的老人陆承德八年前和老伴儿来到了这家养老公寓。对于眼下的生活,陆伯伯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快乐。

上海某养老机构会员陆承德表示:“快乐,最大的享受一个人。就是没有什么烦恼了,什么东西都放掉了。”

陆伯伯快乐的养老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他热情地邀请记者到他的养老公寓参观。一进门,记者就闻到面包发酵的香味。陆伯伯的老伴儿,76岁的邹荣珍正准备给陆伯伯烤面包、煎萝卜丝饼,作为当天的午餐。萝卜丝饼一出锅,自己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邹荣珍便给邻居送去。

陆伯伯告诉记者,由于养老公寓里住的都是老人,交流起来特别有共同话题。

陆承德表示:“原来我们一到春秋天,到农家乐或者到五星级宾馆里面住两天玩玩,现在住了这以后,再出去感觉没什么意思了。”

现在,两位老人在养老公寓里,分别参加了门球、游泳、英语唱、广场舞等兴趣小组,生活十分充实。这所老年公寓是会员制,一次性支付会员费,再根据不同房型每年交付不同金额年费(也叫服务费)的形式收费,会员身份可以继承,也就是说,陆伯伯的儿女将来也有资格住在这里。像陆伯伯这样的中型套间,八年前的收费标准是,一次性支付会员费60万元,另外每年支付年费3万元。60万元放现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8年前对两位老人,甚至整个家庭而言,压力可想而知。

陆承德表示:“当时我出了35万,我女儿出了28万,今后她是产权人,我们要走了,这个就(留)给她。每年的话是3万块钱的年费,算下来就是2500一个月。我们来的时候退休工资两个人加起来,只有4000多块钱一个月,我要交掉2500一个月,剩2000多一点点,要生病蛮紧张的。”

住进养老公寓,意味着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这两年,随着国家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老人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

邹荣珍表示:“现在我们退休工资我7033元,他比我多三百多一个月, 够花了, 两个人花不完。”

爱好广泛的陆伯伯,还给记者拿出他在公寓拍的照片,以及自己作的一首七律诗,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最后一句。

陆承德表示:“临池垂钓也仙翁,就写了我们的那种心情。只要我们有一个好的心情,在这种环境里面就是过的神仙的日子。我把这幅照片发出去以后,我还有个同事一看,这个照片有仙气。”

陆伯伯夫妇在养老公寓里找到了自己的快乐,而对于83岁的刘信林老人来说,这里更是他找到幸福的地方。10月14日这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刘信林比平时起的更早一些,洗漱完毕后,他像往常一样拿出日记本,开始记录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上海某养老机构会员刘信林表示:“ 我在乎的就是我在这里生活,像现在我找到陆吟芳,我们两个人有所依靠了,我就觉得我在这里的生活更美好了,如果我一个人在这里生活我也能生活下去,但是终究是孤单的。”

日记本里出现最多的三个字就是陆吟芳。两位老人是在养老公寓里认识的,刘伯伯以前是上海电机学院的高工,陆阿姨是清华大学的教授,相同的职业背景,让两位老人总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他们一位住在公寓的809室、一位住在803室。平日里两人经常相约一起打乒乓球、台球。朝夕相处,相似的背景,相同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越走越近。相互照顾、相互陪伴。老人的子女和家属,特意约了14日这天,来到养老公寓相互认识一下。刘伯伯在803室写着日记。809室的陆吟芳老人,也开始准备了。

打开柜门,陆吟芳老人拿出了挂在最显眼位置的这件小花衬衣。这件衣服是两位老人出去逛街时,刘伯伯特意买来送给陆阿姨的。

为了和刘伯伯家人见面,陆阿姨的小儿子特意从美国赶回来,他告诉记者自己常年在美国,大哥在瑞士,一家三口在地球的三个角落,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母亲。

陆吟芳儿子方庆东表示:“我就感觉我妈,尤其是最近她比以前要开心很多,这一点让我跟我哥在海外也放心很多吧。”

“牛大姐”携老伴儿入住养老公寓 养老医疗两不误

陆承德夫妇,刘信林、陆吟芳等几位老人,在养老公寓里生活得十分快乐,这真是让人又惊喜又羡慕。不过,养老公寓毕竟价格不菲,老人们怎么承担这笔费用?老人们健康的时候可以在这里快乐养老,一旦生病了是否也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呢?

在养老公寓5号楼一层的活动室内,记者见到了这家养老公寓的负责人,奚志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正在和一群平均年龄78岁以上的老人们一起抢微信红包。奚志勇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奚志勇当初破釜沉舟创办了这家养老机构。

上海某养老公寓负责人奚志勇表示:“ 自己经常出差在外面,有一年我母亲一年住了11次医院,每次住院的时间我都在外面出差。我想这个问题不但是我的需求,可能也是所有的社会人士的一个需求。

2006年,奚志勇开始四处找地,抵押了家里全部资产,在当地政府、银行以及朋友的帮助下,投入6亿现金,创办了上海浦东新区这家养老公寓。将近十年时间,养老机构终于在去年实现盈利。

奚志勇表示:“一直到2016年以后,基本上入住了80%-90%了,才开始逐步逐步盈利。”

根据2017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调查制度》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底,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57.79万人,占总人口的31.6%。这意味着在上海,每三到四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巨大的养老需求,使奚志勇的这家养老机构收到了市场的欢迎。而越来越多的机构也开始挖掘养老公寓这个潜在的金矿。

这里是位于上海松江区,2016年刚刚开始营业的一家养老公寓,虽然周边交通不是很便捷,但是记者看到的是一波又一波前来参观的居民及同行。

上海某养老公寓市场部经理李亚东表示:“从目前每天来参观的一个来访量,能够达到200到300人左右,包括我们的每天能够接听的电话,也能达到10到15通电话。”

李亚东告诉记者,这家养老公寓的入住费用采取一次性押金加月费的形式。根据公寓大小,一次性押金为100万元到300万元,之后每月缴纳8000至2万元不等。2016年7月18日开业以来,开放了一期6栋住宅楼的其中两栋,原本预期一年内,入住率达到70%,结果有256户居民入住,入住率已经达到了91.4%。

而在所有咨询的居民当中,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医疗的问题。同样需要面对这个问题的,还有已经在养老产业中尝到甜头的奚志勇。

他告诉记者,随着最早一批会员先后进入80岁高龄,老人们身子逐渐不如以往,因此去年,推出了一站式持续照料养老项目。主要针对年龄在80岁以上的新老会员。

新的养老公寓项目把住宿、医疗、娱乐等都集中在一栋楼里面。位于公寓二楼的健康管理中心配有营养师、医生、护士,解决公寓内老人们的突发情况。在公寓里参观时,俄罗斯歌曲《喀秋莎》的歌声悠然传来,原来是合唱小组在练歌。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面孔,著名女演员童正维。

二十六年过去了,曾经《编辑部的故事》中那个耿直、善良的牛大姐,已是耄耋之年。童正维告诉记者,她来这个养老公寓,主要是因为老伴儿马科。马科,是国家一级导演,第2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特殊贡献奖获得者。执导过80多部戏。然而,88岁的马科,三年前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倾向,辨不清方向,这让童正维非常担心。这让童正维下定决心搬进养老公寓,不过开始时,孩子们其实并不同意。

童正维表示:“我儿子开始不大同意,说我以后给你用八千一个月的保姆,你们跟我们生活,时刻都跟我们在一起,我们也放心。后来我说不行,我们需要朋友,年纪大的人特别愿意要朋友。我说跟你们在一起你们工作都很忙,有时候要外出,还要出差,剩下我们看着一个保姆走来走去,那样的日子我不喜欢。”

就这样,爱热闹的童正维带着老伴儿一起住进了养老公寓里。记者看到,公寓内贴满了两位老人及家人的照片,很有文艺气息。但卧室内出现最多的还是药。桌子上是药、柜子上是药、床边放的还是药。童正维告诉记者,由于老伴儿身体一直不好,曾经患有低度恶性淋巴瘤。她来这里最看重的还是医疗设备,以及专业的护理。

记者看到房间的床头、卫生间、客厅等多个位置都有这样的红色按钮或拉线,一旦公寓内有什么突发情况,一按按钮,公寓内的小秘书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到。老伴儿马科记忆力减退,有时会误把报警按钮当开关,但每次小秘书都会上来询问情况,这让童正维一方面觉得不好意思,老让工作人员白跑,另一方面确实也心里更踏实了,一旦身体出现突发状况,公寓的秘书会第一时间联系医生。

那么像这样提供医疗设备与服务的养老公寓项目收费,普通老人是否可以负担呢?今年86岁的朱国良老人是新项目第一位会员,他告诉记者,当时这间养老公寓在医疗、食品、住宿、交通、娱乐方面他都特别满意,唯独觉得费用太贵了。新项目会员费分为价值160万元,可继承、转让的永久卡、以及价值90万元15年内可退的终身卡。根据选择房型不同,每年收取年费4万至8万不等。

朱国良希望能够住进这样的养老公寓,但是养老金根本支付不了公寓的开支,于是与子女商量后,朱伯伯以260万元的价格,把上海市区两室一厅的房子卖掉,住进了养老公寓。

朱伯伯告诉记者,这260万元,其中90万拿出来,作为养老公寓会员费。剩余170万元作为大额存款存入银行,或者购买国债,利率在3.8%-4.22%,按利率4%计算,每年利息6万八千元,正好可以作为养老公寓的年费。两位老人的退休金作为生活费,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余款170万元未来还可以留给子女。

朱国良表示:“260万拿出90万是年费,170万还在,永远在。这里也解除了子女的一些想法。”

朱国良老人的账算得十分明白,眼下他和更多的老人正在养老公寓里重新找到他们想要的生活。

【半小时观察】越老越有味道的生活

人生就像一坛酒,越老越有味道!在养老公寓里,记者感受到了老人们的活力四射,感受到夕阳的绚丽、美好。事实上,随着现代家庭结构改变,两个中年人供养四位老人的情况越来越多,居家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也在增多。

但老年人同样向往美好生活,不仅要老有所养,而且要过得多姿多彩,养老公寓的诞生无疑正是这一潜在需求的产物。选择到环境良好、配套设施完善、服务质量高的养老公寓度过自己的余生是对于生命中每一天的尊重,希望那里的老人们的日子每天都幸福圆满。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