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的守护者

来源: 作者:刘 峣 点击: 发布时间:2017-11-14 11:15:20

在山西省平顺县苗庄镇苗庄村,乡村医生崔成斌在询问一位村民的身体情况。

  (新华社记者 詹 彦摄)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基本入手、从基层改起,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成为其中的重中之重。

如今,中国医改的路径日益清晰,分级诊疗、医联体、家庭医生等制度初见成效。从“北上广”大医院的人满为患,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逐渐形成;从应对每年近80亿的全国诊疗人次,到80%的城市和50%的县开展了分级诊疗试点,在破解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上,中国方案显露优势。

进入新时代,基层医疗的强化仍需啃“硬骨头”,只有化“痛”为“通”,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就近就医更便利

北京儿童医院的主任医师,上午在北京做手术,中午坐两个半小时高铁抵达河南,下午为当地8名患有疑难危重症的儿童实施手术——得益于医疗联合体的建设,像这样的“飞行”、远程会诊手术等,在京豫两地之间已成常态。

为了让其他地区与北京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北京在河南创建了中国首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为2300万河南儿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如今,越来越多的基层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大城市、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2015年,中国发布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中国提出鼓励构建医疗联合体。从分级诊疗到医疗联合体,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日渐清晰。分级诊疗成为破解看病难的治本之策、强健基层卫生服务的有力抓手。

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司长梁万年说,医疗卫生体制不能再是单打独斗,而要形成以功能定位为核心、相互配合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他说,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就是把“倒三角”变为“正三角”,让“看得上病、看得好病”不再是“镜中花、水中月”。

医联体的构建,让医院有了更明晰的定位。截至目前,近90%的三级医院参与医联体试点、实现同级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80%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可以就近就医,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更加便利。

普及“健康守门人”

每到星期三,上海市闵行区古美社区的家庭医生刘玮就会提着医药包,去探望与他签约建立家庭病床的患者。

其中,90多岁的蒋继文老人,患有心率失常、房颤等慢性病。过去,蒋继文的子女总是带着她在医院跑来跑去,不仅花钱多,老人也折腾。自从有了刘玮这样的家庭医生,身体的症状可以随时咨询,还能在社区拿药,一家人踏实了许多。

作为全国医改的重头戏,家庭医生制度在上海稳步持续推进。2015年,上海居民在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可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形成“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目前,上海的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已超过1000万人。

国家卫计委基层司副巡视员刘利群说,家庭医生是全科医生,能对签约群众进行全面健康照顾。签约家庭医生,就有了个人健康的“守门人”。如今,中国已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政策体系。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家庭医生的签约比例达到22%,在患大病慢病等重点人群中已达38.8%。

2017年,全国85%以上的地市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人群覆盖率达30%以上。目前,中国31个省(区、市)都印发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方案。除了上海市“1+1+1”模式外,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基础包+个性包”签约服务模式、浙江省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模式、福建省厦门市“三师共管”签约服务模式、安徽省定远县等“按人头总额预付”签约服务等模式已成为标杆。

啃下医改“硬骨头”

长期以来,中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头重脚轻”和碎片化之痛。一方面,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大城市,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医疗机构之间各管一段,存在服务空白。随着医联体建设和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分级诊疗效应初步凸显,实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

不过,专家指出,目前一些地方的医联体建设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联而不通”和吸引基层患者、人才的“虹吸效应”。此外,医联体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还不完善,部分地区在医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激励、药品配备使用、服务价格调整等方面的改革力度还不强。

对于下一步医联体的建设方向,专家指出,医联体必须“沉”下去,弄清楚“为谁而联”。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黄葭燕认为,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让参与建设医联体的大医院更具有动力,把医生引下去、把医疗资源沉下去,整合资源,让病人分流。医联体的目的是促进分级诊疗,而不应该单把盈利作为纽带。

而人才的不足,则是家庭医生制度面临的难题。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注册的全科医生仅有21万人,全科医生培养体系还不完善,缺少权威科学的家庭医生评估和考核标准,导致家庭医生缺乏明确目标,医生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除了加强紧缺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外,还要通过改革医师执业注册办法等举措,激活现有的人力资源存量。

(责任编辑:刘 峣)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