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咋也被套了“圈子”设了“权限”?

来源: 作者:本台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7-11-21 17:09:35

  “坚持住!我们一起冲过去!”五公里武装越野中,某海防旅战士杨家富不小心崴脚了,战友们架着他一起跑到终点。于俊楠摄

  军营还是那座军营,可战士却不是从前的战士了——

  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如今你是怎么了

  熄灯号吹过了许久,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七连班长丁蔓毅,还望着天花板,琢磨一件事:

  晚饭后,他打开微信朋友圈中一名战士的“个人相册”,看到的却是一道“细黑杠”。“难道我被拉黑了?”丁蔓毅顿感“扎心”,随即试探性发去一条消息。很快这名战士回复了,原来他设置了“朋友圈”期限,为了“给自己留一点隐私空间”。

  这些天,眼前这些兵和10多年前那些兵,重重叠叠出现在丁蔓毅脑海里。他当兵时,兵龄层次界限明显,比自己多一年兵的就是“班长”,能见个“四期老炮”那简直比见个团长、政委都稀奇。现在的兵“没大没小”,当了五六年的兵还是“新兵”,10年以上的兵在连队一抓一大把!那时,军营的通信工具多数是写信,偶尔打个插卡电话也得排老长的队。现在,每周都能用上智能手机,和父母家人视频面对面……

  “军营还是那座军营,可战士却不是从前的战士了。”丁蔓毅不由发出感叹: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如今你是怎么了?

  一线带兵人有叹息,战士们也有感慨:班长骨干,如今咋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丁蔓毅还了解到,一些战友对微信好友进行分类编组,设置新兵、士官、班长等几大类。他们说:“总有一些倾诉,不方便公开袒露……”

  其实,不仅是网络空间,在现实生活中,战友间的关系也在悄然变化,“学历圈”“年龄圈”“经历圈”等新现象、新问题也在影响战友情。战友之间,看起来“面对面”、实际上“圈对圈”,“有事不对班长讲、无话不在圈内谈”等现象大有蔓延之势。

  战友,这最亲密无间的称呼,咋也被套了“圈子”、设置了“权限”?

  “部队有句老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今,有的战士却把战友关系看成‘流水关系’,认为‘可以交往但不一定交心’!”该旅旅长张永坤告诉记者,时值部队“脖子以下”调整改编,兵兵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端倪。

  新组建的海防九连指导员李骞介绍说,他们连战士来自5个团级单位的7个连队,虽然连队成立仅半个月,但他通过观察发现,经常在一起聊天娱乐的,大多都是来自同一老单位的,战士们经常说的不是咱连的“××”,而是“×团×连”的“××”。

  海防十连连长张茂春说,部队有两个十分亲切的比喻:一是把部队比作温暖的大家庭,一是把战友比作情同手足的兄弟。家庭也好,兄弟也好,都以感情来维系。“感情淡了,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就差了!”采访中,一些带兵人有着深深的忧思。

  伴随着兵员成分的日趋复杂化,士兵的年龄、兵龄、经历和学历等对“兵兵关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入伍即是好战友,当兵何分“你我他”

  对于当前兵兵关系,记者调查显示,无论是入营一年的列兵,还是从军几十年的老兵,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思考。

  ——“圈子化”结构的现实考验。“连队战士年龄最小18岁,最大36岁,落差达18岁。”海防二营营士官长、四级军士长任虹钢是一名16年兵龄的老兵,谈起兵兵关系,他列举了一些“圈子”现象:由于入伍时间差异造成的“兵龄圈”、社会经历差异造成的“经历圈”、兴趣爱好差异造成的“娱乐圈”、成长地域差异造成的“老乡圈”等。各类“圈子”相互交织,影响着兵兵关系的底层架构。

  “入伍即是好战友,当兵何分‘你我他’?”任虹钢也谈到一个体会,因为曾长期在无淡水、无航运、无耕地、无居民的“四无岛”工作,对网络接触较少。有一次看到几名新兵在一起有说有笑,他走上前去聊天,可却被“我好方”“辣眼睛”等网络名词弄得一头雾水。新兵们只能边聊天边为他“翻译”。一名战友开玩笑说:“班长,你out了!”

  ——“庸俗化”交往的冲击影响。在一次基层风气座谈会上,上等兵黄帅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当兵是为了成长。”当兵前,家里人叮嘱他多干“眼色活”,跟干部搞好“关系”。如今他明白,这些都是不良风气。

  黄帅的想法实非个例。该旅领导介绍,随着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一些实用主义、庸俗观念、功利思想等不良风气正渗透侵蚀到部队。有的刚进营门就想走“后门”,信奉“埋头干不如搭天线”;有的爱琢磨“捷径”,认为“干得好不如会来事”。调查中,近九成官兵认为:庸俗化交往容易导致相互攀比,人心涣散只会损坏兵兵关系。

  ——“简单化”管理的抵触心理。“当兵不当副班长,站岗不站二五岗;新兵干老兵看,士官靠边站。”谈到战友关系,列兵冯笑随口说了两句顺口溜,“有时班长骨干高高在上,不考虑新战士感受,言辞举止不注意方式方法,我们就会感觉很委屈、很难接受。”

  听了这话,机步连下士班长党伟的脸一下子红了。年初,他刚接任侦察班班长,尽管事事冲在前,战士们却依然不满意,原因是“工作方法简单”。党伟没想到,日常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却被战友如此看重。

  “伴随着兵员成分的日趋复杂化,士兵的年龄、兵龄、经历和学历对‘兵兵关系’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沿着这条思路去思考,兵兵关系“不合群”的倾向,便呈现出它的多元性。比如,不少战士出过国、经过商,很多人有事习惯问“度娘”,战士们掌握的知识量、信息量有时比班长骨干还多,这也使得当前带兵更不容易。

  对此,该旅政委刘平的看法是:当前密切兵兵关系,客观因素要充分考虑,但更主要的是解决好主观上的问题,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和一线带兵人的“眼神”不能偏。

  增强部队内部团结,必须搞好兵兵关系。这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期任务——

  最难的共苦、最险的并肩,才能培育最强的战力

  在该旅领导眼中,有一个怪圈儿许多人走不出来,那就是“现在的兵不如我们那时候好带”。10年前的新兵班长这样说,10年后的新兵班长还这样说,“一代不如一代”的观念仿佛成了一个“死结”。

  “‘90后’‘95后’已经成为基层战斗力的主体,今年‘00后’也来了,我们为啥还老喊‘一代不如一代’?”带兵骨干会上,旅领导的话引发了大家的反思。

  如何打开这个死结?该旅党委明确:密切兵兵关系,骨干是关键,感情是基础,根本在态度。他们大力实施“四心”关爱工程,讲“入心理”、办“暖心事”、做“贴心人”、抓“向心力”,提出“战友情就是战斗力”“入伍即是亲兄弟,当兵不分你我他”等口号。

  增强部队内部团结,必须搞好兵兵关系,这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期任务。今年第二季度,一场“心与心的交流”在该旅上千公里海防线上悄然走俏。这次“千人大谈心”活动,不以次数为限、不以时间为限。条件只有一个,打开战士心扉,说出心里话。

  “本以为就是机关下个通知,班长例行性问几句,没想到这次谈心是认真的!”班长刚开始找列兵周红亮谈了10分钟,后来时间逐渐延长,最长一次达1个多小时。小周说:“班长跟我交了心,我也向班长交了底。”

  “融洽兵兵关系,得注重矛盾疏导释放。”这是海防四营教导员王柏的带兵体会。他们每月开展一次兵兵“互赞会”、互说“对不起”,有意识地让有过小摩擦、闹过小别扭、工作上受过批评、发生过冲突的同志登台发言,彼此互赞优点,祛除心中“雾霾”。

  “基层‘微腐败’是对战友关系最大的危害!”这是上等兵刘弘德在参加全旅违规违纪处理大会后的感想。为纠治“微腐败”,该旅从严从快向不良风气开刀。

  一面对“蝇贪”“蚁噬”行为“零容忍”,一面密切战友情组织“微关爱”。他们针对部分官兵发生家庭变故、身患顽疾等情况,竭力帮助渡过难关,让战士切身感受部队大家庭的温暖。

  “你的母亲就是我们的母亲,你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船艇大队某艇班长陈毅,母亲因脑血栓全身瘫痪在床。为方便照看,他把母亲接到驻地,在不耽误工作的前提下照顾母亲。很多战友被他尽忠尽孝的事迹所感动,每当陈班长出航执勤时,就主动来到他家帮助收拾卫生、照顾老人。

  前段时间,驻守“四无岛”的海防五连战士邵迎龙突发疾病、血压骤降,需要紧急抢救。在相距30多公里的一处军港码头上,得知一名素不相识的战友可能急需输血时,正在作业的20多名船艇水兵,一个个撸起袖子说:用我的!用我的!事后,小邵感动得热泪盈眶:“是战友们救了我!”

  “最难的共苦、最险的并肩,培育最强的战力!”前不久,这个旅数千官兵从海防分流到边防,他们无怨无悔,打起背包就出发。面对战友离别,很多战士虽然依依不舍,但依旧在留言簿上留言:“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有了心贴心的战友,就有了挑战一切困难的信心!”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