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朱鼎健:建议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互动合作

来源: 作者:特派记者郝涛 点击: 发布时间:2018-03-05 12:07:10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全国两会开幕的第一天,记者就碰到英俊儒雅的朱鼎健。身为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董事局主席他此次共带来六份提案,其中一份便是建议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互动合作。

上图: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董事局主席朱鼎健接受本台记者采访
 
  朱鼎健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对标纽约、旧金山和东京三大国际湾区的区域经济发展重要战略,其核心定位是构建世界级创新经济的湾区城市群。 要实现这一使命,在大湾区内实现创新产业聚集、创新人才持续培养和创新技术的不断交流至关重要。
  他建议,由教育部牵头推动支持,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高校更加制度化、常态化的合作机制,加强大湾区更为开放性的人才培养和创新研究,为大湾区的未来源源不断地提供智慧动能。   
  具体建议为:
  第一、在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鼓励高校之间开展更多2+2、3+1联合学位、暑期课程学分互认等开放培养项目。
​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广东省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2018版统计,大湾区拥有18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广东省9市共有150所左右。香港有20所高等院校,其中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5所。澳门有高等院校13所。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资源丰富,但高校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开展不多。此前只有中山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曾经开展2+2联合培养。我建议,教育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更多项目试点,在三地高校更多开展本科生2+2、3+1联合学位培养项目,实现教育资源和人才在大湾区内的共享和流动。
​此外,建议借鉴欧美大学的做法,在大湾区高校中广泛开展暑期课程的相互开放和学分互认,鼓励三地高校学生交叉就读,获得更广泛的优质教学资源。​2016年11月,粤港澳高校联盟已经成立。可以先鼓励高校联盟之间进行以上开放式联合培养,进而扩展到更大范围。 

  ​第二、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之间加强科研创新合作,设立“小高交会”交流平台。
​  创新技术和产业聚集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建议,参照在深圳举行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的模式,设置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创新成果交流会,也就是“小高交会”。“小高交会”建议侧重原始创新、前沿技术和科创成果展示。交流会以三地高校为主体,也要吸引其它国内外知名科创高校深度参与。以此作平台,同时举行各种技术交流论坛,进行国际认可的创新成果评选。
​同时,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的问题。因此,大湾区范围内应该通过政府政策引导,鼓励和吸引更多企业对高校的原始创新进行支持,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基础研究中,以形成产业、研发、市场、资本、人才的全要素协同,最终实现综合创新生态优化。例如可以大力推动湾区高校与高科技企业共同建立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在生物工程、基因检测、高新材料等方面,结合三地知名企业和高校优势专业,联合设置国际顶级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在更多领域走在世界领先水平。
 
​  第三、促进大湾区三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合作交流,为创新制造业培养更多“蓝白领”人才。
​粤港澳大湾区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更多的创新制造业,将成为大湾区重要的产业和经济发展动力,特别是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智能硬件、电信设备、医疗设备等产业快速发展,均需要更多“蓝白领”人员。
  “蓝白领”指介于白领工程技术人员和蓝领工人之间,受过专业高等教育的高技能型的一线产业工作者。粤港澳大湾区三地有大专院校90多所,建议三地教育主管部门协调牵动,通过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将高技能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形成规模、形成优势专业和先进的培养方式。如香港、澳门与广州、深圳等大湾区重点城市之间,依据市场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情况,合作设立专业或课程,培养市场需要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另外要积极推进大专院校和企业合作联合兴办试验课堂,组建新型教育培训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课堂,满足大湾区发展对新型高端产业大军的需求。

(责任编辑:特派记者郝涛)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