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当“鼠标”看古画 当故宫遇到“黑科技”

来源: 作者:任思雨 点击: 发布时间:2018-09-27 18:08:59

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任思雨)用眼睛“点击”绘画,用VR体验皇帝盖章,当故宫遇上“黑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9月26日,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故宫博物院联合腾讯,以“文化·科技 无界体验”为主题,展出了一系列科技与文化跨界融合下的创新互动产品。

点击进入下一页
故宫博物院联合腾讯举办“文化•科技 无界体验”展。 主办方供图

  观古画:用眼睛当“鼠标”

  展览会上,正红色外观的故宫与腾讯联合展区很是热闹。这次主题展一共展出了名画记、养心殿、眼动互动、玩转故宫小程序、文字识别和博物官等八个项目,其中,最吸睛的要数“睛·梦”和“发现·养心殿”,等待参与的观众甚至排起了队。

  你能想象有一天,眼睛也可以当“鼠标”吗?

  在“睛·梦”体验区域,一位参观者正用眼睛操作着屏幕上的画笔,为褪去颜色的古画《千里江山图》增添色彩。而另一款融入眼动追踪技术的古画游戏前,参观者也在移动眼睛“点击”屏幕,“翻牌子”找到指定的图片,完成三场通关答题。

点击进入下一页
观众体验用眼睛当“鼠标”浏览古画。 任思雨 摄

  据腾讯工作人员介绍,这项技术主要是利用远红外摄像头来追踪瞳孔位置,再用算法识别人眼移动,实现与屏幕画面的同步。过去,眼动追踪技术多用于用户研究、医学辅助等领域,把它和故宫经典书画藏品结合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尝试。

  “放弃了双手,完全用眼睛来看。整个体验过程,也符合最原始的观画方式。”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副主任于壮说。以往只能“远观”欣赏的古画,现在可以用“眼神”来体会。

  触文物:用VR学皇帝盖章

  除了眼神与文物的交流,现场还有“触摸”文物的机会。

  由于养心殿正在修缮,故宫博物院用VR技术把养心殿“搬进”了展览中。观众只要站在特定的区域内戴上VR头盔,就可以走进虚拟的养心殿正殿,甚至能尝试坐在桌案上,批奏折、盖皇帝的宝玺。

点击进入下一页
观众佩带VR头盔,参观养心殿全貌。主办方供图

  原本深藏在养心殿房顶用于镇殿的“符板”,也能“上房顶”仔细看到。于壮透露,在未来,故宫还会尝试多人在同一个VR场景中参观,增加更丰富的互动形式。

  而另一款VR触感手套,能让观众“触摸”国宝文物的形状,甚至器物上的一些纹理细节,也能通过手套实时传递的压力得到反馈。

  此外,展览现场还有拍照就出现文物介绍的“博物官”,在指尖缩放的《清明上河图》、用歌曲代表的《千里江山图》……国宝在这些“黑科技”的借力下变得可动、可听、可感。

  于壮说,“我们展出了很多感官体验的项目,其实想告诉大家,文化体验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一步拓展我们对文化的认知体验方式。”

  无障碍设计:文化体验有“温度”

  在国宝“动起来”的同时,记者发现,这次展区的项目里还添加了不少“无障碍设计”。

  “睛·梦”项目的工作人员说,假如有些人的手部遇到问题时,在双手无法操作鼠标的情况下,用眼球就能完成古画的观赏;一些身体不便活动的患者,可以用眼球的移动来发动指令。

  用VR技术触摸文物的方式,也能让一些视障人士,近距离地感受文物的形状。无障碍设计的加入,迎合了“无界”的主题,也让这场文化体验变得更有温度。

  值得一提的是,“玩转故宫”小程序在向人们推荐合适旅游路线的同时,还与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合作,实现了小程序交互的无障碍化,全程语音导览,让视障人士也能畅游故宫。

点击进入下一页
“玩转故宫”小程序可根据游客时间和兴趣推荐合适的路线。主办方供图

  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黄墨樵科长说,“我们希望数字化的展览能够照顾到大家的需求,面向更加广阔的群体,更有人文关怀。”

  数字化20年:故宫与腾讯的年轻化新尝试

  据了解,从1998年成立故宫资料信息部开始,故宫的数字化道路已经走过20年。如今受到欢迎的VR科技,实际上故宫在2000年时就已经开始尝试。

  展厅内,一直播放着易烊千玺演唱的《丹青千里》。7月底,故宫联合QQ音乐,邀请易烊千玺、方文山、张亚东团队基于《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共同创作了这首歌,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古画会唱歌”的线上大赛,为十幅古画创作相关音乐。

  借助互联网科技,故宫在尝试与年轻人进行多元化的交流。2016年,故宫和腾讯展开合作,通过NEXT IDEA腾讯创新大赛,鼓励年轻人发挥创意,用故宫博物院授权的IP制作成表情包、游戏、条漫作品。

  去年11月,“故宫博物院-腾讯集团联合创新实验室”宣布成立,这次展览中的“睛·梦”和“玩转故宫”小程序,正是来自联合创新实验室的作品。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认为:“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是让它重新回到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这些成果依赖于故宫近二十年的数字化积累,也给观众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角度”,于壮谈到,今后,数字化技术还会更多应用到文物研究、文物修复工作中,“通过这样的展会,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未来。”(完)

(责任编辑:任思雨)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