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界大咖李敬泽视频讲解如何欣赏手稿展, “国宝级”手稿背后

来源: 作者:本台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8-12-17 22:28:06

    这个周末,相信许多人的票圈已经被“回望手写时代·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80年代手稿展”广州站给刷屏了吧!很多朋友纷纷慕名前往打卡,大为赞叹!
 

  (展览现场)
 

    作为本届广州国际文学周的重头戏,本次展览汇聚了巴金、莫言、汪曾祺、刘心武、刘斯奋等16位名家24部作品的珍贵手稿,也是第一次在北京之外的城市展出。
 

    这批堪称“国宝级”的手稿究竟是怎么收集来的呢?对于第一次参观手稿展的观众来说,又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呢?
 

    粤读君有幸请到了这个展览的主要策展人——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先生,通过视频讲解的方式,亲自为大家讲述手稿背后的故事,传授看展攻略!
 

  (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敬泽)
 

    背后故事:“国宝级”手稿从哪里来?
 

    ——大多数来自《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杂志社的存稿
 

    “(上世纪)80年代时,大家没有这个概念,不觉得作家的手稿有什么重要,(编辑们)经常拿过来编辑了就马上改,然后就拿着稿子去发稿,最后(把底稿)收回来放在一起。”
 

    据李敬泽介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学迎来了手写时代最后的黄金时期。直到进入21世纪之后,文学界才忽然意识到手稿的重要性这个问题。为了防止大量作家的手稿散失,中国作协和许多杂志社都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这些手稿,并移交给中国现代文学馆统一保存。
 

    今年11月,中国现代文学馆以馆藏手稿为基础,举办《回望手写时代——馆藏80年代手稿展》,向改革开放以来引领中国当代文学潮流的作家和作品致敬。
 

    本次参展的展品基本上都是“国宝”级,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之前《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国作家》杂志社历年的存稿。例如刘心武的《班主任》,这些作品发表时曾经轰动一时,对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过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刻地铭记在读者的记忆中。
 


 

    李敬泽说:“80年代作家的手稿展也是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重要活动。我们知道,所谓新时期的文学是和改革开放同步发展、同步前进的。所以在改革开放40周年,选择这样一个时机,来回顾一下80年代的文学,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
 

    现场聚焦:如何欣赏“手稿之美”?
 

    ——手稿不仅记录着作品创作、发表的过程,更包含作家鲜明的个人气息
 

    在过去,作家们写稿都是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不像现在在电脑上创作。
 

    在打印稿中,所有人的稿子都是一模一样A4纸印出来。
 

    所以,凝视作家的手稿,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在纸上留下的灵魂与身体的痕迹、创造与劳作的历程。
 

    “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年轻时候都读过刘心武的《班主任》,但我们一定没看到过《班主任》的手稿。一个作家是怎么一字一句用手把它写出来?我们从手稿能够看到这个作品所包含作家的个人的气息,每个人的书写习惯、修改习惯,都不一样。”
 

  (展览展出刘心武《班主任》《我爱每一片绿叶》手稿)
 

    李敬泽还以莫言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为例,介绍说,看莫言的手稿就会发现他的字体和现在的笔迹相比,变化很大。“观众一看莫言当时的手稿,那个字体是写黑板报写出来的,他本来确实也当过连队的通讯员,写过黑板报。那字儿,年纪大一点的人都知道,一看就是写黑板报的美术字。”
 

  (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4年1月版)
 

    他建议,如果特别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在展览中看了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的手稿后,回去再对照读一下作品原文,对比一下,印象会更加深刻。
 

    李敬泽还表示:“这批展品的特殊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单纯的作家手稿,同时还记录着稿子发表的过程,包括编辑、校对在稿子上的加工,还保存有稿签等等。”
 


 

    “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时候,(作品的完成需要)一个作家自身的修改,有些手稿上还有编辑的修改,这都反映出一个重要作品,它的形成痕迹是明明白白地留在上面的,和电脑打印稿不同。这是蛮有意思的。”
 

    看展思考:从纸笔到电脑文档,文学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书写方式的巨变,其影响力尚未完全浮现,关键在于合理利用
 

    从纸笔到电子文档,写作载体的变化究竟会为文学作品的创作生产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李敬泽看来:“这种文明之大变,我在展览前言也讲过,它的深度、规模和长远影响,也许我们直到现在也还没看清楚,还没完全浮现。”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没有电脑的出现,一直停留在手写时代,根本不会有后来的网络文学。
 

    “中国现在每年的长篇小说新作的出版量大概有四五千部,这和使用电脑有很大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十几年长篇小说总产量,加起来也比不上现在一年出版的作品多。”
 

    李敬泽认为,文学的载体是一定会影响内容和气质的。“试想古人在青铜器上刻字,在竹简上写字,那得多庄重、多简练,深思熟虑才写下那么短短几行,哪容得我们滔滔不绝?”
 

    他还提到,明清时期小说的兴起,也正是得益于商业印刷的普及。“一部《三国演义》靠抄写来传播,是抄不过来的。变化一定有影响,但它不一定是直线的影响,我们也要防止过于简单地作出文化判断。”
 

    “新的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合理使用它。”
 

    据李敬泽透露,此次“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80年代手稿展”除了在北京展出,也计划在外地巡展。“正好这个时候广州国际文学周举办,我们觉得特别合适!不仅因为广州本身是一个有重要文化影响的城市,而且广州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因此本次展览特别选在广州,让大家来看一看。”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