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大家阎文喜,乐为人民挥彩笔——华国锋曾听他汇报创作立意

来源: 作者:胡振东 点击: 发布时间:2018-12-26 17:05:25

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

华国锋曾亲自为他审定油画草图;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观其画展并予好评;省委书记称其作品让自己身临其境重回延安;新加坡文化部部长亲自为他主持画展开幕式;美国、新加坡隆重接待他率团访问举办画展;人民日报》、《人民画报》、中央电视台等顶级媒体多次聚焦于他;深圳大学两任书记、校长盛赞其作品。当他目睹大西北贫困群众艰苦生活状况时心酸不已,誓用艺术作品向党委政府反映民情引起关注……他就是被人们誉为“良心艺术家”的当代著名油画家、深圳大学客座教授阎文喜。

81岁的“良心艺术家”阎文喜接受采访

从艺60多年,始终情系人民,心里时刻想着群众、装着老百姓,并坚持一个原则,只有对他认同的题材和能打动其心灵的人物才动笔。他觉得,唯有这样才能满怀激情,迸发出无穷无尽的创作动力。阎文喜说,黄土地上劳动大众的生活,永远是他不竭的创作源泉,只有“为人民的艺术”才能永葆青春。

2018年11月26日,在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东门街道外贸集团大厦18楼的中文宣三百文化产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阎文喜在接受采访时,开口就语出惊人,阐明了自己一生的创作坚守,其爱憎分明,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令人感佩不已。

说是采访阎文喜,实际上涉及到他个人荣誉、创作成果、获奖情况等方面,皆由中文宣三百文化产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介绍。“阎老非常低调谦虚,从不涉足名利秀场,厌恶业内坑蒙拐骗,是一位潜心创作,靠作品靠实力说话的良心艺术家。正因为如此,我们公司才决定特聘他为艺术顾问。”李强说,他很敬重阎老,已请示北京总部,正策划为他举办个人画展。

绘画结缘关云长

《刮骨疗毒》入殿堂

当天上午,年逾杖朝的阎文喜在夫人陪伴下如约而至,非常守时。仅凭这一点,就让笔者对这位初次谋面的长者平添了几份敬意。

笔者认为,真正的采访,就是让对方讲故事,不设条条框框,让其自由发挥,讲自己难忘而又感兴趣的事情。阎文喜觉得这样甚好,大家就像老朋友见面聊天一样,亲切随和,无拘无束。

《关云长刮骨疗毒》孕育艺术大家

有实力,有底气,有高度,有修养的大家就是与众不同,其自然流露的特质源自长久的文化积淀与情怀凝结。阎文喜言谈举止中显露出的庄重与儒雅,正是这种老一辈艺术家崇高精神追求与思想境界的真实写照。刚落座不久,他就娓娓道来——

“小时候读私塾时,我见过一张名为《关云长刮骨疗毒》的年画,很是喜欢,觉得图中人物很有意思,就照着涂描……从此爱上了画画,也就是这张画,把我引入了艺术的殿堂。”阎文喜说,这张英武神勇的关公图,是他最早见到的美术作品。不仅如此,关云长集忠义仁勇于一身,乃真君子,对他成长影响也很大。

迷上画画之后,他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几乎每次考试都不及格,父亲为此大怒,骂他尽走歪门邪道,荒费了学业……还多次拿鞭子追打责罚他。尽管如此,阎文喜还是坚持用木棍在地上画,用棉花沾锅灰水在废旧纸张和木板等平面器物上画,从未间断。功夫不负苦心人,其绘画天赋开始在全校和当地崭露头角,令老师和乡亲们刮目相看。

“好在我母亲很开明,并不反对我学画,虽不敢当面与父亲硬顶,但私下一直偷偷鼓励我做自己喜欢的事,还给我提供很多便利条件,否则画画难于坚持下来。直到如今,我都十分感恩于母亲对我的支持。”为此阎文喜认为,唯有兴趣才是成功的先导,否则提笔毫无动力;也只有对某件事情特别感兴趣,才能激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才能长期坚持不懈。

阎文喜说,他小时候就见过土匪、中央军、伪警察、八路军、新四军等各种拿刀挎枪的人,“相比之下,八路军和新四军最好,因为他们是毛主席领导的专门为穷苦人谋利益的队伍,纪律严明,从不拿老百姓的东西,即便是需要粮食和什么物品,也是商量着用钱买,所以我八九岁的时候,就央求八路军想加入队伍,他们说我太小,等长大了再说……”这些对人民子弟兵的了解和近距离接触,给阎文喜留下了难忘而美好的印象,为他后来创作《转战陕北》等红色历史题材作品,奠定了丰富的情感基础。

阎文喜介绍《延安文艺座谈会》创作过程

阎文喜成名之后,有位朋友曾将儿子送来拜师学艺,他当即问那孩子喜不喜欢画画,孩子摇摇头说不喜欢,是父母强迫他来的。“那喜欢什么呢?”阎文喜问。“我喜欢数学。”孩子天真地回答。“你明天不用再来学画了,我会给你父母解释的。”后来,孩子父母听从阎文喜建议将儿子送到海外留学,多年后孩子获得了博士学位,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干得风生水起。

“千万不要强人所难,否则弄得双方都不开心,哪有心思教与学?”阎文喜认为,爱好可以有多种,但须主攻最喜欢的那一门,这样才能有所成就,“我一生钟爱油画就是个例子。”

阎文喜的观点,与笔者不谋而合。小时候笔者也爱好画画,素描和钢笔画都像模像样,但我更喜欢看书写作,因而数学考试从不及格,好在父母开明从不干涉,于是舍弃美术,应付数学,专攻作文,初中毕业靠良好的文科总分考上了高中,再后来终于使自己采写的通讯登上了《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头版头条。

忘年之交,志趣相投……笔者与阎文喜在心灵上越走越近。

阎文喜说,他出生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1937年,深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艰苦卓绝,也知道社会主义建设和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他通过画笔抒发的都是能打动他心灵的真情实感,是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精忠赤诚,充满正气、真气、浩然之气。欣赏他的作品,让人在美的享受中怦然心动,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增强做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记录中国大写真

质朴入画颂文明

阎文喜常用“厚积薄发”总结画艺人生,同时又觉得自己“依然没有达到当初设定的高度”。因为,“要是一个人觉得自己画得极棒,那他就完了,就没有再奋斗进取的目标,也缺乏这种动力。”

他的绘画,同样能令人联想到一些“老派”的词,比如峥嵘岁月、英雄主义、古朴雄放、沧桑艰涩,甚至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些情愫,在阎文喜不同时期的两件著名代表作《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无声的古原》中,都有着不言而喻的诠释。

油画名作《延安文艺座谈会》的高度,不论是其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史料性、鉴赏性,都是迄今为止同类作品中无人能及的,早已得到公认,否则《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顶级权威主流媒体不会屡次推介,在此不作赘述,后文自有详细交待。

油画精品《无声的古原》创作于1989年,当年入选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荣获陕西省美术作品展览一等奖。1990年12月,《无声的古原》再次入选“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西部油画展”,引起强烈轰动,倍受各界好评,画展结束后,新加坡《联合早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人民日报》刊文介绍油画《延安文艺座谈会》

清朝思想家魏源有句传世名言——技进乎道,艺通乎神。意思是说: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便接触到了天地规律。阎文喜“技进乎道”的绘画历程,从广州美术学院(简称“广州美院”)开始。

广州美院的前身是位于武汉的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以下简称“中南美专”),当时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广西艺术专科学校等院校相关系科合并而成。1958年,中南美专南迁至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曾因扮演安徒生童话剧《皇帝的新衣》里的皇帝而闻名全校的阎文喜,小时候在老家河南长葛就参加过淮海战役支前宣传队,他是中南美专从武汉迁往广州的第一届学生,担任过广州美术学院团委宣传部部长及校剧团团长,对母校情有独钟。他认真想了想,最近一次回母校,已是好几年前了。

“人们现在看到广州美院老校区那些参天大树,都是我们在那个年代利用课余时间种下的。”当然,除了“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半个多世纪里传承下来的,还有学院里一贯的写实路子。

广州美院的良好校风与学风,再加上一番摸爬滚打的训练,令阎文喜的写实功底扎实稳当。“‘先学做人,再事丹青’的八字校训,对我一生的为人与从艺影响都很大。”阎文喜表示。

访谈在轻松中继续进行,通过一番交谈,笔者与阎文喜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思维敏捷,口才极佳,心态和形象都显年轻,完全不像81岁的老人,向后梳理的满头银发配上得体的服装,再加上谈吐不俗,颇具领导风范,像位刚退下来的老首长,这或许是他长年描绘毛泽东等伟人形象给自己留下的气质影响吧!

阎文喜从美术专业的角度介绍说,写实主义19世纪起源于法国,当它成为油画艺术的创作方法和写实手法传入中国后,各大院校就以此为教育基础;而与“写实主义”包裹在同一英文字母Realiesm里的,还有“现实主义”。这两个意义看似一分为二,但在很多绘画作品中又能合二为一。

比如,阎文喜的作品在具体环境中,或者在环境中典型人物的造型形象后面,都深刻体现出对整个民族和人的整个生命过程的观察与认知。从另一种层面看,也正是这种对现实表面认知的扩展和渗透产生的力量,反过来又升华了他绘画作品的艺术性。

央视《大鲁艺》出镜的油画《延安文艺座谈会》

油画属于舶来品,传入中国已有几百年历史。一直以来,“油画中国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大部分中国油画家的习画理念,到了今天,甚至力求在这基础上加入当代观念。

那么,什么是“油画中国化”?答案各有千秋——或用油画表现中国山水;或把中国传统写意融入油画中,或在构造物象时加入民族元素等。这些都无可厚非,因为艺术也需要不断创新。

阎文喜也是“油画中国化”理念的拥趸,他选择的方式,是质朴地记录中国,展示华夏文明。不难看出,阎文喜这种毫不矫饰的质朴性绘画分为两个阶段——革命题材及西部画风作品。

入选国家油画院

总理指示记心间

1962年,阎文喜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因其成绩优异,品行端正,又有文艺特长,被领导留校任教。1965年初,他被国家选拔调入当时文化部新组建的全国最权威的油画创作机构——中国油画院,成为专职画家。那里聚集了如王式廊、全山石、林岗、辛莽、闻立鹏、蔡亮、尹戎生等一批国家优秀艺术家。

谈到中国油画院,阎文喜兴奋地回忆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段终身难忘的历史。“那时候要想调入文化部中国油画院是相当难的,必须达到‘两个绝对过硬’,一是政治上绝对过硬;二是业务上绝对过硬。那时叫‘又红又专’,现在叫德才兼备。”

他说,建国初期,原苏联有一批反映俄国十月革命、卫国战争的历史油画,作品特殊的表现力深受我们国家领导人的赞扬推崇,并建议向苏联学习。周恩来总理也曾有过“油画也是我们的国画”的论述(指外来画种为我所用,即“洋为中用”之意)。

根据周总理指示,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周扬,决定效仿苏联,用油画创作一批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画作,并决定建立一支油画创作队伍,来完成这一使命。这就是中国油画院的建院由来。“周总理指示传达后,我们兴奋的睡不着觉,时刻牢记心间,变成了创作的动力……那时候能够进入中国油画院的人,思想政治觉悟都很高。”阎文喜说。

根据阎文喜作品还原的“延座”会址(央视画面)

中国革命博物馆(以下简称“中博”)是宣传中国革命历史的主要窗口,中国油画院的首期任务,就是先完成“中博”对历史画的陈列需要,然后以“中博”为准,给全国各地博物馆复制全部作品。“这就是当时中宣部、文化部给我们画院的最初任务。”

中国油画院以“学雷锋”、“学大庆”,“要画革命画,先做革命人”的政治挂帅为先导,逐步进入历史画创作实施阶段。周扬、郭沫若(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等先后到画院讲学。画院对以往所创作的历史画,逐一进行学术研究论证,之后开始分配创作专题。阎文喜所承担的,就是“秋收起义”这一重大历史题材。

经过学习,阎文喜深知以后任务重大,研究并吃透历史是重中之重。所以他在“中博”研究抄录了大量史料(此举为后来组织广东省美术创作组也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又走访了当时工作生活在北京等地,与土地革命战争、秋收起义有关的高级干部和军队将领。

此后,阎文喜又到秋收起义所在地——湖南浏阳,醴陵、平江等地深入生活,走访健在的当事人、起义参与者和知情人,广泛搜集创作素材。为他后来在韶山成功创作《秋收起义》做好了充分准备。

《人民日报》刊发阎文喜油画作品《巨龙》

2016年,中国艺术学会会刊《中国艺魂》杂志曾在评价阎文喜的作品时认为,他在绘画艺术创作上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四大因素(即“四个具有”):一是具有特别扎实的绘画艺术功底;二是具有过人的艺术天赋和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三是具有一丝不苟的严谨和大胆创新的意识;四是具有浓郁的百姓情怀,使他在创作中始终将自己对人民的深厚感情融入其中。

《秋收起义》获成功

《会师》审稿华国锋

1967年12月26日,毛泽东主席诞辰74周年,一个中外注目的伟大日子。

当时正逢文化大革命,湖南省决定在毛主席诞辰之前,修通直达韶山的铁路,在韶山建立大型火车客运站,在车站大厅悬挂表现毛主席领导革命的巨幅历史画,并在车站广场树立毛主席巨型塑像,还必现在12月26日隆重举行通车、揭幕庆典。

为此,湖南省委、韶山区委、韶山纪念馆、广州铁路局等单位联合成立指挥中心负责这项工作。阎文喜说,这在当时是轰动全国、压倒一切工作的“中心任务”。其中车站大厅的历史画就决定画毛主席亲自领导的秋收起义,由阎文喜来完成。

这一历史题材,因阎文喜在北京时已有体验、有素材,一周之内就拿出了草图,并顺利通过审批。画幅为6米×4米的巨幅创作,常常需要爬梯子作画。正式上布仅用了13天时间,可谓神速。阎文喜感叹道:“日以继夜,睡眠极少,好在当时身体强壮,加之青年‘热血’才得以快速完成。”时年,阎文喜29岁。

《人民日报》刊发阎文喜油画作品《冰山情话》

韶山,毛主席出生地,在当时是多么光辉的名字,红卫兵叫它“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那时,在红卫兵的带动下,全国群众对韶山的向往近乎“狂热”。这次又正值毛主席74岁诞辰日子,全国的红卫兵、革命群众共同决定:要到韶山参加庆典。韶山火车站,也就自然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油画《秋收起义》反映了毛主席亲自领导的伟大起义,又是过去从未表现过的重大历史题材,类似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刘春华作)那样,当时在火车站特别抢眼。火车站落成庆典当天,数万人拥向车站,盛况空前。

那天,来自中央及地方的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蜂拥而至,四处录像、拍照,抢新闻,阎文喜说:“当时我被记者包围了,记者们纷纷询问有关《秋收起义》的创作情况,真是应接不暇,受宠若惊……这幅作品我是带着极其浓厚的情感去完成的。”

“因为这次历史事件中的领导人,都是令我十分敬佩的英雄,如毛泽东、卢德铭等,他们为了劳苦大众的利益舍生忘死,义无反顾……卢德铭牺牲时年仅22岁,因此融动了我的心灵,引起了强烈共鸣,从而激发了浓厚的创作兴趣和无穷的创作动力。”阎文喜表示。

秋收起义,是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画面呈现了农民自卫军、工人纠查队、起义部队等三军将士在毛委员(毛泽东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根据地军民称其为“毛委员”)的亲自领导下,重新集结,建立革命根据地,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画面中,参加暴动的广大武装人民群众情绪沸腾、声势浩大、威震山野……整个画面都在颤动,引起观众极大共鸣。

面对作品的巨大成功与轰动效应,阎文喜显得很淡定,也没有什么杂念,因为当时作画是“政治任务”与职务行为,加之他素来低调,就没有在油画上签署自己的名字。“只要人民群众对作品满意就行了,作者是谁无关紧要。”阎文喜说,他稍感遗憾的是创作时间太短,有些局部还未来得及仔细推敲。

51年过去了,阎文喜谈起这件作品仍是充满感情。因为他为此付出极大,这更是他生平第一件大创作,在主题思想的开掘、把握、构图安排、大气势的营造等方面,都比较如愿,是他至今仍然十分珍重的作品之一。

油画《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获全国美展一等奖

同样引起极大反响的,是阎文喜应邀为湖南省军区“万岁馆”创作,由时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华国锋亲自审定草图的巨幅油画作品《井冈山会师》(6米×4米,简称《会师》),也抢在此时完成,受到华国锋等领导和广大解放军指战员的一致好评。

阎文喜回忆说,当时陪同他到华国锋办公室送审《会师》草图的,是湖南省军区政治部一位分管宣传文化的干部。那天华国锋很忙,但他还是抽出时间,认真听取了阎文喜关于油画立意构图等情况汇报,仔细看过草图并询问相关问题后,即对创作方案表示同意,其它没提什么意见,只是嘱咐道:“画画是艺术家的事,你们放心大胆创作,能按时拿出好作品就行。”短暂的接触,阎文喜就觉得,华国锋很懂得尊重艺术家,不干涉画家具体创作,是一位很开明的领导。

阎文喜介绍,当年全国各省会城市、部分地市及解放军各大军区、省军区等单位都汇聚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建造了标志性建筑物——“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简称“展览馆”或“万岁馆”,现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建筑。

筹建新馆农讲所

《转战陕北》好评多

1968年10月,阎文喜从广州美术学院借调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以下简称“广州农讲所”),参加新馆筹建工作。此前,先由新成立的7人筹备小组到长沙、韶山、武汉、南昌、井冈山等地考察建立“万岁馆”纪念馆。阎文喜是7人小组中唯一负责历史画创作、历史陈列方案制定的人。

不久,当时的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决定筹建广州农讲所新馆,即“星火燎原纪念馆”,由时任省革委会副主任的王首道专管,他授命阎文喜组建广东省美术创作组并担任组长,负责新馆的美术创作(即历史画创作)工作。在阎文喜的运筹下,田沧海、陈衍宁、林墉、王玉珏等一大批广东的艺术家组合到了一起,赢得了一次难忘的创作实践机会,锻炼了队伍,出了作品,出了人才。

《六届六中全会》(草图) 获邓颖超等中央领导同志好评,油画原作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50年过去了,每当提起那段被大家誉为广东美术界“黄埔军校”的往事,阎文喜仍历历在目,兴奋不已。期间,阎文喜所承担创作的巨幅油画——《转战陕北》也应运而生,作品呈现战略部署的深远内涵,在中国油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画面上,毛泽东右手叉腰眺望远方,昂首挺立傲视一切,不凡的气度彰显了在极其艰苦和十分险恶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主心骨”(毛泽东)依然信念坚定,镇定自若,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周恩来、任弼时等领导人和行进大军紧随其后,则表现了困境中我党我军上下团结一心,步调一致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抵达胜利彼岸的坚强信念。作品一经面世,即广受关注与好评。

大型历史题材画创作是关系到一个民族记忆的“严肃事业”,它展现的不单是历史事件的真实瞬间,更是民族命运的回顾和集体情感的表达。那些曾经与每个人都紧密联系的峥嵘岁月,在越来越物质化的今天,似乎离现代人越来越遥远。如何去重温那个时代的文艺形态,我们可以从历史画中去触摸历史的质感。

2018年9月23日,《人民日报》在第8版“美术副刊”偏头条醒目位置,以2000多的文字并选配阎文喜油画代表作《巨龙》和《冰山情话》,刊发题为《艺术的色彩源于人民——阎文喜的油画艺术》一文,对其作品予以高度评价。文章说:

“阎文喜将艺术的色彩留给了中国革命史。中国革命史,蕴含着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巨大精神力量。虽然文字和影像资料已记录下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但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法再现历史,可以使其发挥文字影像难以传递出的感召力,带给观者更深层的审美体验。”

“阎文喜通过大事件、大场面、大气势,向世人昭示中国共产党何以成为拥有89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当代中国为何能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的《秋收起义》描绘红旗漫卷燃起星星之火;《转战陕北》呈现战略部署的深远内涵;《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巧妙构图再现了这场重要会议,令人身临其境……”

“这些革命历史题材油画,虽然描绘的是历史场景,却饱含现实生活气息。对‘笔墨当随时代’的深度思考、扎根人民的创作态度和日积月累的经验,使阎文喜的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具有了直击人心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震撼力。”

油画《秋收起义》(草图)广受赞誉,油画原作藏于湖南韶山革命纪念馆

“能上《人民日报》,不知是多少人一生梦寐以求的愿望;能一次又一次登上《人民日报》的画家,必定是思想性、艺术性、鉴赏性都达到了极高层次的大家。”中文宣三百文化产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李强深有感触地说。

中央领导亲观展

《巨龙》腾飞心震撼

初冬的深圳,绿树蓝天,沁爽宜人,是一年最具灵性的季节。

2017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为人民的艺术——阎文喜油画作品展”在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首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笔者在上网收集资料时,无意中发现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原书记、北京市人民政府原市长,现任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的刘淇同志也亲临关山月美术馆,参观了阎文喜画展。

为证实刘淇观展的情况,笔者通过百度搜到了一段至今仍挂在网上的腾讯视频,名为《原北京市长刘淇参观关山月美术馆阎文喜油画展》。视频画面中,刘淇边看边品评,还数次弯腰,凑近几幅作品细看,阎文喜边陪同参观边为其讲解这些作品的立意等情况。听了介绍后,刘淇当即表示赞许并予以好评。

2018年12月7日,本文初稿出来后,笔者联系阎文喜求证一些细节,顺便谈及刘淇观展之事。他说:“我真不想把这些事拿出来宣传,似乎有为自己贴金之嫌,艺术家应该潜心创作,拿出人民喜欢又经得起行家品鉴的作品,不能贪恋名利场。刘淇同志来参观我的画展,只是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或者是作为一个艺术爱好者来关心此事的,并无其它特殊之处。”

阎文喜谦虚低调,不计名利,关注贫困群众,一生潜心作画,从不以和高层领导有交往来炫耀抬高自己,从不谈自己曾经的辉煌,令笔者感佩不已。

阎文喜创作的宣传画《以周总理为榜样》

2017年11月8日上午,深圳大学美术馆热闹非凡。

“为人民的艺术——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周年”阎文喜油画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这里举行。活动由深圳大学、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师范学院承办,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

中文宣三百文化产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李强介绍,阎文喜此前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和本次在深圳大学举办的油画作品展,多为红色历史题材的精品力作,国内外观赏者纷至沓来,场面火爆。其中一幅《巨龙》令人眼前一亮,许多观众为之驻足,或品鉴交流,或与之为背景拍照留念。

深圳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杰出印度学家奖”获得者郁龙余教授深有感触地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魂魄,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象征。阎文喜匠心独运,用雄伟而逶迤的长城,来表现、展示中华民族的图腾和魂魄,将龙和长城融为一体,使之一而二,二而一。阎文喜作为一名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培养、熏陶出来的油画家,虽然所用技法主要是西洋的,但是作品所表达的都是中国之道。”

油画《巨龙》屡次展出,都获得了让人震撼的效果。该作品创作于1995年,阎文喜时年58岁。这对一位画家来说,正当金色年华。之前30多年的创作使他百炼成钢,在艺术上已经炉火纯青,进入了创作的化境。

即便如此,一生谦虚谨慎,勤奋好学的阎文喜依然不敢掉以轻心,他殚精竭虑,几次起草,不断修改润色。一天,一声惊雷,灵光突现,对画面的处理,他有了全新的安排。于是,有如神助,天机云锦,灵构妙筑,一气呵成,绘就了又一幅主旋律经典力作。

印度著名学者、老子《道德经》的印译者舒明经教授(ShubhraThripathi)在出席“北京论坛”之后,又专程赶到深圳大学观展。阎文喜专门为她做了讲解。她说,从未看过这么好的画展。面对油画《巨龙》,她惊呼:“光的处理绝妙之极!”

阎文喜油画作品《转战陕北》

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对阎文喜弘扬“为人民的艺术”之精神表示了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艺术创作必须扎根于人民才会具有长久的、旺盛的生命力。阎文喜的油画作品不仅充分体现了他坚持“为人民创作”的宗旨,也体现了艺术的审美性和教育性。

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导刘洪一先生面对阎文喜的画作,频频点头称赞,他说:“这幅《巨龙》手法独特,意境深远,非常有视觉冲击力,令人心灵震撼,产生无限遐想。”

深圳红岭教育集团理事长、深圳红树林保护基金会理事长、深圳大学原校长、“全国优秀教师”章必功教授表示,他是阎文喜先生的“铁粉”,对其《转战陕北》《秋收起义》《延安文艺座谈会》《无声的古原》《巨龙》等作品都十分推崇。他觉得,要践行“为人民的艺术”而创作,至少应具备两大功效。

第一,画作要让人民振奋精神。第二,画作要让人民享受美感。阎先生一生的创作,把这两个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对于阎文喜先生的作品,我的体会是以宁静的刀笔、闪亮的色彩、深远的意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五彩斑斓、精彩纷呈的世界。”

《延安文艺座谈会》

《人民日报》重磅推

“漆黑的夜晚,光芒四射的汽灯,照亮着一张张英武的、凝神注视着的面孔,一个激越深沉的声音在山间不断回响,划破了寒夜的沉寂……在抗日烽火燃烧的年代,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杨家岭中央办公厅前面的空地上,众多的文学艺术家们正围坐在毛主席周围,聚精会神地聆听领袖的重要报告……”

2006年11月13日,第八届全国文代会在北京召开期间,《人民日报.海外版》选择这一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在第8版“美术副刊”醒目位置,刊发延安文艺座谈会亲历者、著名文学评论家胡采先生2000多字的文章《峥嵘岁月情未了——读阎文喜油画作品〈延安文艺座谈会〉》,并配发《延安文艺座谈会》图片,首次向公众披露阎文喜创作这幅传世之作的详细过程。

中国文代会每五年才召开一次,是全国文艺界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盛会。《人民日报》在此时大篇幅评析阎文喜的经典油画作品——《延安文艺座谈会》,可见革命题材的美术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多么特殊的重要地位。

《陕西日报》1981年6月30日刊发阎文喜油画《延安文艺座谈会》

“1942年5月23日傍晚时分,延安文艺座谈会议在小礼堂里面进行,晚上继续开会的消息不胫而走。晚饭后人愈来愈多,上百人的代表会议,一下子多了好几倍。办公厅小礼堂早已无法容纳,会议临时决定搬到室外进行。找来三根木棍支起一个汽灯照明,简单布置了会场,会议进行到夜深……”

在阎文喜油画《延安文艺座谈会》中,一点一滴地把当下人们的思绪带入到默默回忆的氛围中,去体会那个激情燃烧、充满理想的时代,我们仿佛听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改造世界观”的呼声一直在耳边萦绕,催人奋进,令人斗志昂扬。

《延安文艺座谈会》完成于1975年,彼时的阎文喜,经历了1971年二次应邀参与中国革命博物馆历史画创作组(完成油画《六届六中全会》等作品),也经过了在1972年调入陕西省美术创作组的历练,其创作技法可谓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阎文喜创作态度严谨,他有个习惯,就是非得把所要画的历史事件了解透彻,包括当时人物的精神状态、服饰打扮、甚至肢体语言等,了解隐藏于背后的细枝末节后,才会动笔作画。

为了画出令大家有共鸣的“延安文艺座谈会”,阎文喜先后走访了著名画家古元、罗工柳,文艺理论家胡采等多位参加过文艺座谈会的前辈艺术家,翻阅考证了诸多史料,并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收集大量典型素材,还亲自到当时的文艺座谈会现场——陕北延安去考察,酝酿构思长达4年之久,反复推敲,几易其稿。

作品从写实油画为基点出发,把革命现实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画面中,毛泽东主席面对的不仅是眼前的文艺家,还有全国的文艺家,向旧的文艺思想宣战,对整个文艺革命发出号召。另外,作品着重对人物个性化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宏大的群众场面,领袖与群众交相辉映,传达出一种感人的凝聚力。

《无声的古原》在新加坡展出引起强烈轰动

“《人民日报》数次重头推介一位油画艺术家,至少说明两点,一是阎文喜的作品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性;二是其艺术造诣达到了很高水平和层次。”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台长、中国教育传媒集团董事长、美国国际全媒体学会常务副主席、加拿大海外专家交流协会会长、中国华文媒体发展基金副主任、西安培华学院传媒学院名誉院长李世强博士如是说。

央视巨制《大鲁艺》

数次推出阎文喜

这是37年前的艺术盛事,阎文喜仍记忆犹新。蔚蓝的天空,火红的六月,古都西安迎来了一场红色文化盛宴。

1981年6月28日,由陕西省文化局(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前身)、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陕西省美术作品展览”如期举行。

时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章泽、副省长谈维煦、省政协副主席刘聚奎等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出作品。阎文喜精心创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185×240cm 布面油画悬挂于展厅最醒目位置,受到陕西省领导和美术界人士及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阎文喜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省委书记章泽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油画前驻足良久,不停地点头赞许,他说这幅画让他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又把他带回那段难忘的激情岁月……

“39年前,这次座谈会召开之时,我正好在延安工作,任西北青年战地工作团分团政治指导员、延安市青联主席。毛主席的讲话,对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激荡人心,让我们热议了很久。”章泽越回忆越兴奋。

本次大展,阎文喜的作品《延安文艺座谈会》荣获一等奖。

 

阎文喜2018年创作的油画作品《不忘初心》

“画面气势博大,和暖的色调凝重响亮,令人激亢奋进,充分展示出画家组织调度大型创作的深厚功力,是迄今为止,表现延安文艺座谈会最成功的作品。”早在2000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参加者和见证人、著名文艺理论家胡采就曾应《人民画报》之约,撰文对油画《延安文艺座谈会》给予高度评价。

阎文喜回忆,关于画面中毛主席的形象,他40多年前进行创作构思时,就有“立”与“坐”两个设想。

其一,坐势:毛主席右手拿支烟,左手在口袋里摸着什么(或摸火柴),正与代表们亲切交谈,会场气氛和谐、活跃,富有生气、情趣,主要是听取意见。

其二,立势:毛主席在讲话,在向大会作报告,讲革命道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5月23日)那天晚上,是毛主席作总结报告,他不仅面对的是眼前的文艺家,更是全国的广大文艺家,向旧的文艺思想宣战,是对整个文艺革命发出的号召,意义非凡,这是主题。

著名画家、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参加者和见证人古元认为,还是站着好,因为这是路线斗争,坐势会淡化主题,所以最后确定毛主席形象为“立势”。

在后期创作中,阎文喜满怀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将个人情感与民族情感凝注于作品中,展现了自己对中国革命的深刻理解,令观众不经意间就走入作品中。对“笔墨当随时代”的深度思考、扎根人民的创作态度和日积月累的经验,使阎文喜的革命历史题材油画,具有了直击人心的视觉冲击力和精神震撼力。

2012年5月19日至5月23日,由中央电视台、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广播电影电视局、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5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鲁艺》,首次在中央电视台和陕西卫视隆重播出,该片由央视著名主持人赵忠祥解说。

其中,阎文喜油画《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大鲁艺》纪录片中唯一出现的油画作品,且数次以特写出镜,每次赵忠祥解说时都提到“陕西画家阎文喜”,受到广大观众好评,许多人也通过这部片子中的这幅油画,知道了低调的艺术家阎文喜。

为采写本文,笔者几次登录央视网收看《大鲁艺》,领悟其精神内涵,发觉片子结尾艺术处理绝佳——漆黑的夜晚,三根树木呈三角形架在一起,一盏明亮的汽灯挂在中间,周围的桌子、椅子、板凳、茶缸等景物依稀可见,寓意毛主席的“延座讲话”不仅是文艺工作的指路明灯;也是抗日战争要夺取最后胜利,除了依靠“枪杆子”之外,还得发挥“笔杆子”作用的指路明灯。

阎文喜介绍,油画《延安文艺座谈会》1975年创作完成之后,《陕西日报》《美术》等报刊纷纷登载,尤其是《人民日报.海外版》于2006年11月刊发配图文章后,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延安革命纪念馆对此极为重视,遂按他油画所描绘的内容重新对会址布景进行调整,还原到1942年5月23日那天晚上会议的场景,这就是央视画面所呈现的调整后的会址。

 

阎文喜创作的油画《习主席和我们心连心》

当天,与笔者同去采访阎文喜的深圳59号艺术沙龙创始人,书画家胡旭辉教授也兴奋地介绍说:“《大鲁艺》这部纪录片拍得很好,融思想性、艺术性、鉴赏性于一体,堪称鸿篇巨制,很多资料都是首次公开,具有权威性,我连续看了好几遍,所以对片中几次出现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这幅油画印象深刻。”

“我从事书画创作与研究40多年,见过很多主旋律红色题材美术作品,但像阎老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力作还真是不多。”胡旭辉说,这幅作品场面宏大,毛主席形象突出,有领袖伟人风范;高悬的汽灯明亮耀眼,寓意深刻,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西部画风绘精品

油彩飘香为人民

1971年初,阎文喜奉命借调到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历史画创作组。期间,创作完成油画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品受到邓颖超等中央领导好评。年末,任务结束回到陕西。

次年3月,阎文喜正式调入陕西省美术创作组,受命参与“5.23”美术创作工作(即为纪念1942年5月23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而进行的艺术创作,简称“5.23”讲话),与人合作完成油画《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该作品获得“5.23”全国美展一等奖。之后又参加1977年“5.23”全国美展,并入选赴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出国展览,广受赞誉。

阎文喜介绍,当时创作都不署个人名字,只是在油画上注明“秦文美”,意即陕西省美术创作组的作品。“秦”是陕西简称。

阎文喜的生活阵地从岭南转向大西北后,青春勃发,激情澎湃,艺术创作达到鼎盛时期。时至今日,他在陕西生活已达40多年。“我早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阎文喜深情地说。

最初到达西北时的感受,早已融入灵魂,至今未变,“恐怕要伴随我一辈子”,他毫不掩饰地袒露心声:“每当见到黄土地上人民群众的生活困境与默默承受的耐力时,我就心痛不已,只觉得鼻子发酸,总想把所见所闻画出来,通过油画艺术这种表现形式,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从而引起全社会关注,共同帮助这些贫困百姓。”

阎文喜对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与深厚感情,由此可见一斑。

 

阎文喜2018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缅怀英烈》

有一回,在中苏边境山区,阎文喜为一名哈萨克老牧民画像。

老牧民高兴地摆好姿态,连周围的旁观者也兴高采烈,参与其盛。当时在场的人如今回忆起来时,脑中大概都会浮现这样一幅场景:这边画家一心描绘,那边众人骑马扬鞭,呼哨鼓噪,沙尘滚滚中,一幅惟妙惟肖的画作诞生了。

老牧民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阎文喜更是觉得心里暖暖的。

在阎文喜的西部题材作品里,依然可以看得到他与革命题材作品一致的英雄主义理想和历史使命感。同时,黄土高原里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令他对这种单纯、质朴、沉雄、粗犷的大西北劲气无比向往,欲罢不能。

“在有生之年,我还想故地重游,再走一次大西北,看看老百姓如今的生活变化,再画一些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之后的新农村写生作品。”阎文喜表示,黄土地是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1980年,阎文喜怀着极大的热情挺进新疆,一去4个多月,带回了一大批写生作品。画风古朴雄放、大气磅礴与充满沧桑感的艰涩之美,成为他在多年后力倡“西部画风”的基调。

上世纪80年代末,电影《红高粱》风靡一时,兼之音乐、文学深入浅出的演绎,全国吹奏出阵阵荡气回肠的西北“唢呐巨响”,时为陕西省美术家学会创作组负责人的阎文喜,深感绘画应跟随时代的步伐,用绘画艺术的形式记录时代强音,抒发时代情感。

1988年,阎文喜提出了“西部画风”概念,正如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著名画家石鲁曾在“长安画派”中指出“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一样,“西部画风”的创作同样是立足于生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但又“不能照搬或粉饰生活”。

阎文喜特别强调后者。对于西北少数民族的人与事,他们简单、朴实的生活,真诚善良的为人,虔诚热烈的宗教信仰,阎文喜感同身受,以诚恳的目光注视,把心中的情感在画布上呈现出来。不粉饰,就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蒙古草原、祁连山麓、大漠戈壁、天山南北……乘着西北文艺风大热,阎文喜把一幅幅自己倾情创作,以表达西北风土民情为主要内容的油画作品集中呈现到众人视野时,令人惊叹不止。

正如荣获印度总统慕克吉“杰出印度学家奖”的中国印度文学、中印文化关系研究专家郁龙余教授在《人民日报》撰文评价的那样——“阎文喜将艺术的色彩留给了祖国大地”。

对于人民、土地的关注,也使阎文喜在油画创作道路上走得格外稳健扎实。几十年来,他坚持深入基层写生,一些人物速写一挥而就,却在寥寥几笔中抓住了人物形象关键,勾勒出人物的神韵。这得益于他长年不懈的创作训练和对艺术的一腔赤诚。

随着照相技术的发展,许多艺术家对照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甚至把照片变成了油画。阎文喜没有这样做,他的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写生故事。如2018年9月23日,刊登于《人民日报》8版“美术副刊”的油画《冰山情话》,描写的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热恋中的姑娘正在为远处冰山上的恋人——一位边防战士绣花。阎文喜捕捉到了这刹那微妙的情愫,以俯视角度聚焦绣花的场景,给观者以无尽的欣赏意味。阎文喜对生活细节的捕捉与艺术表现,可谓是对“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创作观的实践,为当代油画民族化提供了有益探索。

 

阎文喜2011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巴郎》

郁龙余教授认为,阎文喜还将艺术的色彩留给了中国精神。近年来,阎文喜进一步将自己对国家、民族、文化的思考融汇于笔端,不断汲取传统精华,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阎文喜以东方美学观照世界。在他的作品中,即使是外国风景写生,如《美国书房》《费城的傍晚》《欢声笑语威尼斯》等,也蕴含着东方审美情趣。这些来自传统又面向当代的图像语言与表达方式,将中国精神融入艺术创作,展现了一个画家为时代而绘、为民族而绘的艺术担当。

阎文喜以饱含激情的作品,表达着老一辈美术工作者对艺术、人民、土地的真挚情感。从他的作品中,既可以看到上世纪50年代以来历史题材、现实主义题材等主题性创作的发展进程,也可以感受到时代的气息与历史的亲切。

率团先访新加坡

再肩重任访美国

1990年12月,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时任西北美术院院长的阎文喜应邀率“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出访新加坡,在狮城成功举办西北4省区“中国西部油画展”。

阎文喜说,当时新加坡文化部部长专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亲临现场主持画展开幕式并观摩画展,对代表团给予很高礼遇,让他十分感动。这次出访,阎文喜还应邀给南洋美专(现为“南洋艺术学院”)师生讲课,画展等各项活动均取得圆满成功,新加坡《联合早报》《联合晚报》等主流媒体对此进行重点报道,为让西北的艺术家走出国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真正的艺术家,人民是永远不会让他退休的。

1998年4月,刚办完退休手术的阎文喜,本想先坐下来歇口气,再投入新的创作计划。但是他的这种想法,很快就被上级下达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而搁置,而且事关国际声誉。

美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简称“PTP”)对中国政府发出的邀请,国家有关部门经过认真研究,决定由阎文喜再次出马,牵头组建“中国陕西艺术家访美代表团”(以下简称“陕西代表团”),并亲任团长率团出访。

美国国际文化交流协会背景深厚,不容小觑。它是由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将军于1956年亲自倡导创办的,旨在通过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交往,促进全世界各国友好、和平、团结相处,是一个国际性民间友好组织,国际总部设在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

阎文喜介绍,当时组建的陕西代表团是美国“PTP”成立以来,邀请的第一个中国艺术家代表团,所以他们对此次访问非常重视,接待规格甚高,仅欢迎晚宴就达500多人,并有多位政府要员出席。

“他们先致欢迎词,然后由我致答谢词……作为一个整天闭门作画、第二次率团出访的艺术家,第一次站在全球最发达国家的国际讲坛上,要说心中一点也不紧张那是假的,但一想到我肩负的重任,想到身后伟大的祖国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精神就为之一振,我在答谢词中介绍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艺术,博得了美国朋友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谈及这次出访,阎文喜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仿佛又回到了20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场景。

 

阎文喜1986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啊,真主!》

在纽约、特拉华州、费城、华盛顿、芝加哥、堪萨斯城、达拉斯市、洛杉矶等城市,以及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费城美术家协会、特拉华大学、华盛顿国家博物馆、达拉斯艺术家协会等机构,代表团应邀进行了访问、讲学和艺术交流,取得丰硕成果,阎文喜还被堪萨斯城、达拉斯两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

20年前率团出访美国,有件事让阎文喜难于忘怀。记得当时堪萨斯美术学院邀请阎文喜为该院师生讲学,大家首先对他带去的作品进行了观摩,看到师生们兴致勃勃的神情和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啧啧称赞,令他备受鼓舞,“我是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美国朋友无不为阎文喜广博的艺术修养、扎实的笔墨功力、准确快捷的造型、形神兼备的艺术感染力而佩服称道。

有位意大利籍的资深美学家乔斯·考克斯教授,深为阎文喜迷人的油画色彩赞叹不已。她深感阎文喜的作品中涵盖了印象派大师如莫奈、凡·高、毕加索、马蒂斯等诸大家之艺术精华,希望能给他们讲述是怎样吸收并运用诸大师们的色彩与创作技法等问题。师生们对阎文喜的油画色彩反响强烈。

阎文喜访美期间,应邀为美国朋友画了多幅油画肖像与风景,还展示了运用中国笔墨、宣纸书写的中国水墨画与中国书法等作品。对此,美国朋友无不叹服。

回国之后,阎文喜向有关部门汇报出访情况,得到相关领导高度评价——肩负重任,不辱使命;文化交流,成果丰硕。

1998年9月,美国特拉华州组织了以文化部长阿姆斯特丹为首的访华团和美术家访华团,特意访问西安。期间,再次拜访阎文喜。返美后,代表团第一时间向州长汇报,并正式提出:邀请阎文喜在美国举办油画展览一事。州长欣然应允。

此后,阎文喜又随团到俄罗斯、意大利、法国、德国等欧洲十余国访问,致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质朴而充满情感的“西部画风”,由于阎文喜的大力倡导,在艺术主流中和国际艺坛上影响渐深。

民族情感画之魂

笔触聚焦贫困人

阎文喜满含深情地说,大凡看过罗中立油画《父亲》的人,脑海里都不会忘记那个贫困的、苦涩的、人们再熟悉不过的老年农民形象:枯黑干瘦的脸上布满了沟壑似的皱纹,深陷的眼睛露出了凄楚、迷茫又带着恳切的目光,嘴唇干裂焦灼……

“罗中立以深沉的感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超写实主义手法,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的老农形象。”阎文喜坦言,作者深谙农民的困苦,懂得农民的欢乐,更理解农民的需求;如果没有对生活的深入体验,是很难创作出这样惊世之作的。

阎文喜巨幅西部题材作品《无声的古原》,与罗中立的《父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异曲”在于,阎文喜并未采用《父亲》以具体逼真的细节突出人物形象的超写实画法,相反,《无声的古原》画面,只见深浅不同的崇山峻岭,却又“此中有真意,欲说已无言”。

 

阎文喜油画《生息之地》关注大西北民众生活

青苍画面,山峰起伏,一片荒凉,从远近不同的距离观看,能感受到群山深沉、苍凉、博大与恒久,人物就隐在这种苍茫而又沉郁的画境里——在画面下方,依稀可见人影浮动,左下方两个弓腰背着草垛前行的人,那是大西北辛勤劳作的贫苦农民——这也正是《无声的古原》与《父亲》的“同工”之处。

我们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大色块、大调子、大气韵的概括画面中,看到了万千饱经沧桑,却又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期待,有着坚韧的奋斗力的普通农民。他们身上,汇集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与百折不屈的创造力,这种大山苍茫与人物简化强烈对比的视觉效果,令观者心中产生一股平凡而又伟大的情感,憾人心魄。

在《无声的古原》沉郁的调子里,激励之情又溢于言表。阎文喜说:“绘画,看似讲求灵感,其实,它讲求的是情感。我的西部作品与革命作品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它们诉说的,都是我的民族情感。”他有着游刃有余的造型技巧,独具匠心的色彩素养,绘画用色凝重、响亮,笔触概括、洗练,却是在大西北生活几十年的沉淀,给予他沉雄大气的魄力。

《风林往》画的是在西北沿途所见的情境:北风狂烈地吹着,沙尘被卷得像一根一根“土柱子”般林立。蜿蜒的小路上,一名男子骑在一匹瘦驴上,脚尖低得几近着地;一名女子赤足伴随着他们,慢慢地向前方走着。“这幅作品描绘的是维族男女的顺从关系。多少年来,他们的生活方式从没有变,遵从古法,慢慢品味他们的生活方式,竟品出了一种诗意的情调来。”

这种“诗意的情调”,得从阎文喜的画中细细品味出来,并非肉眼所见。其实如果不去深究背后的故事,更多时候,你在阎文喜的绘画作品里,看到的是一幅幅并不刻意矫饰的西北人民生活场景,因为,“好的艺术必须是雅俗共赏,也只有生活本身才能给艺术家变化无穷的题材。”然而,一旦深究,你便能深切理解他所说的“做一个有良心的艺术家”的衷情。

《啊!真主》所描绘的是,阎文喜1985年到新疆时途中发现的情景,“维族人一天四拜真主,不管身在何处,都毫不含糊,如此虔诚,令人起敬。一个民族最不能缺的就是信仰。”感慨之余,创作出这件意境深远的作品也是自我警示。

阎文喜油画《早春》关注大西北民众生存状况

 

《巴郎》是阎文喜近年新作,依然是那样的生活场景,人物却换成了天真无邪的孩童,纯真的眼神表达出阎文喜一贯的生命诉求:“不要忘记,在我们国家的贫困地区,现在还有一部分人过着你意想不到的苦日子。”好在习近平总书记正在力推“精准扶贫”,阎文喜说。

绘画看似讲求灵感,其实它讲求的是情感,“我的西部作品与革命题材的作品,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它们诉说的,都是我们质朴的民族情感。”阎文喜表示。

艺苑求索展奇葩

“文人相亲”传佳话

阎文喜待人宽厚,坦诚实在,人缘极好,在艺术圈及社会各界有口皆碑。他与著名水彩画家、香港美术家联合会会长、香港中国艺术馆馆长田沧海挚交几十年,两人志趣相投,在艺术上相互鼓励支持启发,都为对方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是真正的“文人相亲”,让业内外人士羡慕不已,并传为佳话。

2013年1月,元旦刚过的深圳,喜庆之气随处可见。在一次老友聚会上,阎文喜率夫人及女儿阎评,与老友田沧海,小字辈文化人、雅昌艺术网欧宝静等文友相谈甚欢,其乐融融。

田沧海语带玄机,风趣幽默,引来席上阵阵笑声。阎文喜更多是倾听和微笑,偶尔插一两句,询问某位老朋友现状如何,或是顺着田沧海的话题,感慨“当年意气风发,如今老年迟暮”。

阎文喜清楚地记得,他们上次见面,是在2011年冬季,当时田沧海到陕西为新作采风,路经西安,和阎文喜小聚几天。两次相聚间隔虽然不长,但两人依旧有回忆“没完”的过去,以及感叹“没了”的当下。席间,年轻人早已把微博刷了好几轮。

 

阎文喜油画《烤馕的人》将笔触聚焦百姓

让人惊讶的是,阎文喜也会把时下网络热词“正能量”常挂嘴边,ipad(苹果公司产品)这种“时髦”的现代工具到他手中,依然被玩得极“溜”。他会和年轻入讲起“日本丰田董事长为了节省,用尺子量着手纸用”,以及“李嘉诚看到地上有一块钱也捡起来,但当国家需要,一千万哪怕一个亿他也慷慨解囊”。

诸如此类的话题,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并非重磅头条,也非耸人听闻的内幕,但阎文喜乐意提。他是怕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把年轻人最基本的品质都侵蚀了。他说,厚积,然后薄发,趁年轻,应该要“厚积”,但也别怕吃苦头。这本是陈腔老调的东西,但从他口中说出却显得非常真诚,年青人都爱听。

那时,由张国立、陈道明、李雪健、张涵予、徐帆等众明星联袂主演的电影《1942》虽然已下了档期,但余热还在。阎文喜问欧宝静:“《1942》你看了吗?”欧宝静回答:“看了。”他听后甚感欣慰,“别怪电影人再揭伤疤,那些历史,虽然不堪回首……但还是应该记住的。搞艺术的人,不能忘记过去。”

阎文喜不仅极具亲和力,还是个忠厚谦和的长者,是个时刻保持自省的人,他给女儿取名“阎评”,谐音“严评”,即是评论文化大革命——“文革”如何?只能让后人评论。因为女儿恰好出生在这个动荡岁月,阎评——严评,他希望下一代人,不要忘记曾经的苍茫艰涩,更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要把好人生之舵。

不知不觉间,年轻人捧手机刷微博的双手已变成一本以阎文喜画作制成的新年台历,传阅,交头接耳,错落的声音里,偶尔能听到“十二个月份十二幅作品里,我最喜欢这一幅”,“这个色调实在太棒了”、“很安宁的感觉”……也许,在这个年龄跨度有点大的人堆里,消除代沟最有效的“武器”就是艺术。

台历里选取的作品,并非阎文喜早期擅长的革命主题创作,也甚少近几十年里主攻的西北风土民情,更多的是异域风光写生作品。问他为何?兴许是觉得终于有人发现了这个问题,阎文喜有点得意地说:“就是要挑些大家少见的,新年图新鲜,新年新气象。”

话虽如此,但其实阎文喜并不是一个“图新鲜”的人。与田沧海认定用水彩画佛像一样,阎文喜一旦认定了走传统写实路子展现民族民情,就从没想过要变——即使当下最火热的是当代艺术、当代观念,艺术表现形式更是前所未有的多元化。

 

阎文喜与延安文艺座谈会参加者和见证人,著名油画家罗工柳先生(右)在陕北深入生活

阎文喜是当下少有的不受市场影响,一门心思潜心创作的艺术大家。简单来说,就是不媚俗。记得偏锋新艺术空间负责人王新友在一场访谈中说到,“其实,当不当代并不重要,但要有人文精神。生存在这个时代,要有与这个时代气质契合的精神,但不需要特别去强调‘当代’这个概念。”记者觉得,阁文喜作品里传达出来的,也正是这句话所说的。只不过,他的作品里所提的,并不是时代的表象,而是被我们忽略了的情感。

后来,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在田沧海位于广州番禺的画室里,一位漂亮女模特端坐在结构简洁的明式家具椅上,阎文喜和田沧海分别在前方左右两侧各摆画具,用各自擅长而又并不相同的绘画形式来呈现自己的艺术。

油画及水彩同样作为舶来品,但均被他们“摆弄”的得心应手:水彩画与中国的水墨画在用笔用色上有很大相似之处,田沧海用水彩来进行大型题材创作,一改人们心中水彩只是“厅堂小品”的地位。此时,他的水彩写生,色彩简练、笔风洒脱,同时借鉴了油画对光的处理,使得造型立体,画面通透。

而阎文喜,则是用油彩颜料三两笔便把造型轮廓勾勒出来,然后再慢慢细化。用色沉稳大气,画面中有他惯用的粗砾感,细节之处却又能轻巧涂抹,把传统写实里扎实的造型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却又不失个人风格。半天时间不到,两种形式、两种风格的作品雏形已立于眼前,让人赞叹不已。

阎文喜率团出访新加坡应邀给南洋美专师生授课

两位职业相同,趣味一致,共渡将近半个世纪的老朋友,多年来,一直在各自的领域上默默坚持,待到欣然相聚时,画笔、颜料、模特……他们用艺术进行着无声的交流。时间悠悠流淌,如此简单的画面,已使他们知足得不知今夕何夕。

油彩斑斓伴晚霞

德艺双馨成大家

油彩斑斓,相伴一生,精品辉映晚霞红;情系人民,躬耕沃土,德艺双馨成大家。人民日报社文化事业中心编印的《盛世中华•中华精英篇》一书中,有篇关于阎文喜从艺经历的介绍,现辑录于此,作为补遗,亦为本文结尾——

阎文喜教授,河南长葛人,1937年生。著名油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驻会画家。2016年被聘为深圳大学客座教授。

1984年至2010年担任陕西省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陕西分会理事、西北美术院院长、中共陕西榆林地委宣传部副部长、陕西省文学艺术界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阎文喜出访新加坡该国《联合早报》对其报道

 

1962年在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本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留校任教。1965年初,被国家选拔调入当时新组建的全国最权威的油画机构——国家文化部“中国油画院”为专职画家,那里聚集了如王式廊、全山石、林岗等一批国家优秀的艺术家。

1967年应邀在湖南长沙、韶山等地进行历史画创作,当时曾引起很大反响的巨幅油画《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均为600×400厘米)即在此时创作完成,时年29岁。

1968年,在广东省委领导下,主持广东省美术创作组工作,并创作完成油画《转战陕北》。1971年应邀参加中国革命博物馆历史画创作组,完成油画《六届六中全会》等。1972年调入陕西省美术创作组,创作完成油画《延安文艺座谈会》等作品。1975年任陕西省美术、摄影工作室美术组组长。

1978年陕西省美术家协会恢复后,调入美协供职。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美术大展。作品曾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日本、美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及香港、台湾地区展出。曾在东京、达拉斯(美国)、台湾举办个人油画展。

1990年应邀率团出访新加坡,成功举办西北四省区的“中国西部油画展”。1998年应美国PTP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率“中国陕西艺术家代表团”出访美国。在纽约、华盛顿等多座城市进行访问、讲学和艺术交流,取得丰硕成果。并被美国堪萨斯城及达拉斯市政府授予两市“荣誉市民”。后又出访俄、意、法、德等欧洲十余国。

迄今被中国美术馆、国内有关博物馆及日本、美国、台湾、香港、比利时、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加拿大等地及有关外国政府收藏作品百余件。

 

1998年阎文喜率团出访美国应邀现场作肖像画

出版《新疆油画写生》《阎文喜油画集》(台湾)、《阎文喜油画作品集》《当代中国油画名家阎文喜画集》等画集数种。

阎文喜为人忠厚、谦和,是一位视艺术为生命且甘心为此献身的艺术家。他的油画色彩凝重、响亮,笔触概括、洗练。他擅长人物画、风景画以及历史题材等巨型作品的绘画创作。

多年来,他诗意昂然的油画作品及其深厚的艺术学养,扎实的油画功力备受海外瞩目和赞誉。

美国资深美学家乔斯•考克斯(JOYCE•COS)教授认为他的作品中涵盖了印象派诸大师的艺术精华,深为其迷人的油画色彩而欣喜叹服。他锲而不舍研究西画的同时,在中国画、书法、雕塑、漆画等领域也卓有建树。

阎文喜传略已被收入《中国美术辞林》《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大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世界名人录》《国际优秀艺术家辞海》《世界人物辞海》等20余部中外大型辞书。

 

1998年阎文喜率团访问美国时,被美国两座城市的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

 

采访札记

 

写作并非笔者职业,仅是兴趣而已。多年来,本人秉承“终身交志趣相投的朋友,闲暇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之人生信条,通过勤奋努力,以诚信赢得媒体信任,让这份业余爱好结出了几粒果实——

 

湖北长阳“赤脚医生”覃祥官因在全国率先领创合作医疗,3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官居湖北省卫生厅副厅长,可他任职仅半年就辞官还乡为农民看病,其事迹让胡振栋感动,遂追踪采访十余年,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刊发报道600多篇次

早年在银行当办公室主任时,采写的通讯和人物纪实《“赤脚医生”覃祥官》《将军与县长的扶贫缘》《毛主席赞赏的“农民厅长”激流辞官始末》《“小人物”为百姓亮剑维权惊动两任总理》《东北硬汉30年倾家荡产讨清白》《“开明行长”邱德明》等,都有幸登上了《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人民政协报》头版头条,《知音》《读者》《中国故事》《名人传记》《时代人物》等知名杂志亦有刊载,其中关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之父”覃祥官的持续多年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成为央视、凤凰卫视等十几家省级电视台专访素材,助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

 

共和国的老将军与贫困县的年轻县长,因多年共同救助一个特困之家而结为忘年交,其感人事迹深深打动胡振栋,他遂利用“双休日”深入采访,写成通讯刊发于《经济日报》头版头条等媒体

近年来,笔者又采写了《王永红:植根鄂西大山的乡土作家》《叶建强:十届文博会,十年“大掌柜”》《向爱东:承书圣遗风,追“二王”书体》《史光柱:从一级战斗英雄到盲人作家》《马仕健:从夜场歌手到公益明星》《刘致远:传承英雄血脉,光大广彩事业》《陈业兴:从侦察兵中校到太极总教练》《孙红雨:举债救母的“清江土儿憨”》《吴键:巴马长寿酒创始人的儒商传奇》等众多人物通讯,均刊发于《中国文化报》《中国民族报》《中国人生科学》,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文化传媒网等主流媒体。

这些报道中的主人公,不论是将军、县长、行长、书法家、企业家、乡土作家、合作医疗创始人,还是侦察兵、打工者、战斗英雄、公益明星、广彩大师、基层消费者委员会主任,乃至蒙冤入狱的刑满释放人员等,都是令我感动,让人敬佩,品行端正的性情中人,否则我不会劳神费力,熬更受夜,牺牲大量休息时间,去没事找事管这些闲事,因为我没有这种责任和义务。

我所报道过的人物,后来大都与他们成了志趣相投的朋友,相互之间没有那种“给人装支烟还要先思考三分钟看值不值得,请人吃碗小面还要先掂量半小时看能否换回多大利益”之功利性很强的目的。当然,我也不能免俗,亦有胡乱应付差事的时候,比如某个朋友介绍我去采访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人,或去参加一个捧场的活动等,回来后我也会弄个千把字的稿子再配一两幅图片,随便找个什么网站发一下,这样就算交差了。

 

湖北五峰乡土作家王永红先生的为人为文,让胡振栋深受感动,其创作的长篇小说《享受父爱》被称之“为天下慈父立传的经典之作”,胡振栋遂采写通讯刊发于《中国文化报》等媒体

更有个别自诩为“艺术家”的不凡之士,自报的头衔响当当,自印的名片顶呱呱,可当你想求证上百度一搜时,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要么头衔无任何来源依据,为自己杜撰,要么机构(协会、学会)在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公布的“山寨”名单之列,让人啼笑皆非。笔者从军多年,养成了爱憎分明,做事认真负责的习惯,即便文章写得不好,但至少告诉读者的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

说句大不敬的话,当中文宣三百文化产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强约我去采访阎文喜先生时(以下敬称“阎老”),我也有过同样疑虑,但碍于朋友情面还是准备去,并打算弄个千把字的稿子发一下应付了事,因为我见过很多所谓的“家”。

但2018年11月26日,与阎老见面一聊,笔者就觉得先前的判断大错特错:

一是阎老许多观点看法与我不谋而合,比如只有自己认同的人物才去画,笔者也是只有自己认同的人物才去写;

二是阎老认为爱好众多,应选择专攻一门,否则一事无成;

三是艺术家应潜心创作,把心思用在主业上,不能名利观太重;

四是阎老谦虚低调很少谈自己的成就,从不炫耀曾经的辉煌;

五是笔者采访阎老索取的资料皆有出处和佐证;

六是《人民日报》《人民画报》,中央电视台等顶级主流权威媒体多次在新闻栏目中报道推介阎老,绝非是软文性质的专版专题,而是这些媒体主动联系采访他,让人肃然起敬;

七是阎老作品多次在全国、全省美展中获得大奖,两次率团出访新加坡和美国,多次在海外举办画展,多次被《人民日报》和央视报道,绝非浪得虚名;

八是我农村老家墙上至今仍挂有阎老创作的年画《彭大将军》,打电话向父母求证作者是谁?他们回答三个字“阎文喜”;

九是没认识阎老之前,对其作品如《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延安文艺座谈会》《秋收起义》《以周总理为榜样》等印象深刻,但没关心作者是谁,现在终于对上了号;

十是深圳大学前后两任党政“一把手”——前任校长章必功教授,现任党委书记刘洪一博导亲自出席阎老画展开幕式,并在研讨会上讲话充分肯定其艺术成就,足见阎老作品融思想性、艺术性、鉴赏性、教育性于一体,否则两位专家学者不会对其如此推崇。

有此以上十点,值得笔者为阎老用心完成以上2.4万字的报告文学。虽然耗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但我觉得值。但愿对老乡和多年的朋友——李强君也有个交待。

 

第八、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毛泽东军事思想学会会长,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黄玉章中将为胡振栋题词“银苑土记者,人民好秀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时报》2000年对其进行报道

还有一点,也令笔者十分敬重阎老,非得把这篇文章弄好。

2018年12月8日,本文2稿完成之时,当我联系阎老告知:已将1967年华国锋亲自为他审定《井冈山会师》油画草图,前中央政治局委员刘淇去年在深圳参观其画展并给予好评两件事纳入文中时,阎老表示,当年华国锋听取汇报、亲审草图只是工作需要,他从未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之前从未向任何人讲过,这次对我也只是无意中提起,没想到我还记得这个细节。

 

采访结束后,阎文喜(左2)与本文作者胡振栋(左1)及中文宣三百公司总经理李强(右2)、59号艺术沙龙创始人胡旭辉教授(右1)合影

至于刘淇观展,也只是以普通观众身份,建议笔者删除这些内容。向阎老解释,纳入文中有三点理由:一是体现各级领导历来都十分重视红色历史题材油画创作;二是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深情嘱托作家艺术家时所指出的“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之精神;三是尊重历史,增强文章可读性。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这些细节,足以鉴证阎老作为“良心艺术家”的高尚品德;一个能打动我,并与我在心灵上产生共鸣的长者,自然应该成为本人笔下的主人公。

(责任编辑:胡振东)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