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数量增长至逾5000家,文博单位“打卡”成时尚

来源: 作者:本台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8-12-28 12:09:34

    12月26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18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指出,文化和旅游部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旅游消费需求,不断深化文旅融合,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
 

    如何深化文旅融合,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对于这一问题,在近日由文旅部批准、穷游网与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组委会共同承办的数字化背景下的文旅融合发展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局罗静司长表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文旅融合提供了新动能,催生了新模式、新业态,整个文旅业态正渐进延伸升级。他透露,40年来,我国博物馆已从1978年的349家增长至现在的逾5000家,文博单位已成为主要旅游目的地。
 

    中国旅游研究院戴斌院长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专访时则表示,新时代的文旅产品需要依赖年轻人的创造力,但文旅融合既不能只是曲高和寡的“唱堂会”,也不能为了成为“网红”而盲目蹭热点。
 

    穷游网总裁蔡景晖、同程旅游联合创始人吴剑则均表示,互联网时代下,用户旅游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决策时间越来越短,这将给文旅企业带来新机遇,但在内容和技术上也面临更大挑战。
 

    到文博单位“打卡”成为一种时尚
 

    罗静着重从博物馆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其对于深化文旅融合的观点。罗静透露,过去40年,我国博物馆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1978年的349家增长到现在的逾5000家,每年展览数量超过两万个。文物博物馆单位已成为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到文博单位“打卡”成为一种时尚。
 

    罗静表示,当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已成共识,文博资源丰富、优化了旅游和内容和品质;旅游产业也拓展了文物价值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对于未来文化、旅游和科技的深度融合方面,罗静认为,必须要坚持品质发展。“要科学利用文化遗产、博物馆、纪念馆,加大文旅科技融合开放力度,提升文化旅游科技水平,推介基于文博资源的研学旅行、休闲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增加高质量的研学旅游产品、创意体验产品、定制旅游产品,提供更加精细化、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更加舒心、放心的旅游服务。”
 

    罗静还提出,要坚持跨界融合。他指出,新时代文旅融合这张大网是由文物行业、互联网行业、旅游行业、媒体行业、文创行业等等多领域、多行业共同织就,要推动跨界多元合作,孵化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多元化、全域化、全链条的文旅融合发展业态,形成上下结合、横向联动、多方参与的文化旅游新格局。
 

  上海博物馆 资料图
 

    鼓励大众消费得起、欣赏得了的文旅产品
 

    戴斌则是重点肯定了“网红”在文旅融合中的意义,并鼓励年轻人创新。他表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不必介意做“网红”,但是又不能仅仅满足于做“网红”。
 

    “网红产品和服务可以让游客有获得感和粘连性,为什么不做呢?更多温点甚至冷点级别的产品、项目和服务,因为互联网的传播而广为人知,更多的旅游创业所需要的资本、知识、人力资源和推广体系,因为网络而获得了创新发展。”戴斌说,但与此同时,也要对“网红经济”有清醒的认识,要着重研究大众旅游和国民消费的基本面,商业模式和市场形象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时间的检验。
 

    戴斌认为,文旅产品不能总是曲高和寡,不能仅是“唱堂会”,让人有距离感,“一是经济壁垒,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消费起;另一个问题是欣赏壁垒,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戴斌建议,要包容、鼓励年轻人们的创新,以创造出既能让大众消费得起、又能欣赏得了的文旅产品。
 

    此外,戴斌还提出,要给文旅企业“试错”的机会,“在一个创新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像画好图纸一步步去规划的,而是企业家在试错的过程当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对他们的成长要有关注,要有包容。只有这样我们的产业促进体系才能够为企业家所接受,企业家才会有感。”戴斌也对监管体系提出了建议,在他看来,监管体系可以围绕着“高级市场先规范后发展、初级市场先发展后规范”来构建。
 

    消费者决策时间变短,需求更加多样化
 

    而作为文旅企业的代表,穷游网总裁蔡景晖、同程旅游联合创始人吴剑均表示,近年来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方式已发生巨大变化,文旅产品供给和企业发展均面临新挑战。
 

    “旅游的动机变得非常多样,决策也越来越短。一个决策可能只是看了一张照片、一小段视频,可能是几行字,就走了。大家的旅行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个性化。”在蔡景辉看来,原来文旅企业往往只需要围绕着景点,围绕着旅游传统元素做资源的整合就可以,但今天用户的需求已经给文旅企业提出了新要求。
 

    蔡景辉直言,在消费者需求转型提升的同时,文旅产品却依然存在着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等问题,“一些地方花了巨资去建古镇古街,一开业却门可罗雀,这样巨大的资源都打了水瓢,是非常大的浪费。”在蔡景辉看来,这一现象究其原因是不知道用户需要什么。
 

    “应该用合适的方式、用合适的渠道、让合适的人看到,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蔡景辉称,在文旅产品开发时,需要首先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然后,再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重新包装,重新提炼,做出一些符合大家审美需求的产品。”
 

    吴剑则表示,过去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上半场是企业在流量的“公海”里打捞自己的用户,但现在,大家却发现“公海”里已经没有“鱼”了,互联网企业普遍出现了流量瓶颈。包括在线旅游行业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
 

    “但是到了2017年的年底,2018年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吴剑所说的新的希望指的是短视频、社交电商等所带来的新的流量来源。她认为,在这一变革之下,文旅企业内容和技术上都会遇到新的挑战,在消费升级到来的时候,文旅企业是否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品质体验是成败的关键。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