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网络语言和港台腔破坏了原文语境
翻译家林少华在日前于上海文艺会堂举行的“第十五届沪江杯翻译竞赛颁奖典礼”上评点参赛作品时指出,或许是选手普遍比较年轻的缘故,一些翻译作品明显受到了网络语言和港台腔影响,抖了点段子、网络流行语、常见梗,抢了原著的风头,译文并不完全符合原文所在的语境,他实际上是批评很多年轻选手还缺乏优秀文学翻译需要的重要的转码能力,他们的翻译在整体上还缺乏文学性,呈现出来的语感和美感都还不够到位。
林少华这一番话,也引起了部分参赛者的共鸣。日语组二等奖得主汪诗琪在翻译过程中就苦恼于无法完全还原原文的美感,虽然她喜爱研究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探索无限接近原文的可能性。对她来说,翻译就是与他者的对话,是她打开自我、认识广阔世界的重要途径。为了尽可能接近原文,英语组一等奖得主丁婷认为,文学翻译首先要吃透原文,并发挥译者注的作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作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不断对翻译语言进行精雕细刻。
本届竞赛共有近1300人参赛,而在正式竞赛前的热身赛更是吸引了近2.5万多名网友参与,间接参与人数超过10万,参与人数是去年的5倍。经过评选,最终54位选手获奖。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丁婷和河南大学的赵明明分获英语组和日语组的一等奖。据了解,英语组原文选自英国作家扎迪·史密斯的最新散文集《感受自由》。日语组原文则是日本女作家冈本加乃子的短篇小说《寿司》。翻译原文就像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谭晶华说的,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很多“陷阱”。他表示,好的翻译必须具备“信达雅”三项准则,而其中“信”是首位;遗憾的是,很多译者过度追求语言的精致优美,却忽略了译文的准确性。
为发现和培养更多翻译新人,上海翻译家协会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于2004年联合发起翻译竞赛活动。2007年,翻译竞赛由单一语种发展为双语种,目前已涵盖英、日、法、俄、德、西、阿拉伯语等。2014年活动方首次探索网络投稿,并在沪江网上举办翻译热身赛。自2016年以来,翻译竞赛开始由沪江冠名,至今已连续三届。沪江教育合伙人、副总裁常智韬表示,沪江、上海译文出版社与上海翻译家协会三者强强联合,增强了该项翻译赛事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文学翻译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传承,是一项厚积薄发的技能,需要有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让优秀的翻译爱好者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并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4-2025中俄文化年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为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深入落实两国元首会晤期间确定的2024-2025为中俄文化年,2024年11月23日下午,在全俄公共组织俄罗斯总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 “追梦中华·侨创未来”2024海外华文媒体北京采访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