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在中国遭遇尴尬?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 周玮)中国的当代艺术是什么样子?是以时间来定义,还是以形态或者观念来划分?中国当代艺术现实境遇怎样?发展中出现哪些新问题?未来趋势如何?
在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日前举行的“时代与使命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上,这些问题引发20余位与会专家学者热烈讨论。
有些作品本质上就是一种扭曲的商品
不可否认,当代艺术作为我国社会走向现代化进程中产生和兴起的一种艺术样式,有不少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创新的标志之一。但同时,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直言:由于缺乏对中国历史和当下现实的必要关注和批判,更没有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意义,有些作品冲着市场和西方人猎奇心理而去,严重亵渎中国精神,从本质上就是一种扭曲的商品,而所谓的“中国元素”不过是为了出名或者换钱的一种噱头而已。
“现在污染太厉害,第一个是官场气息的污染,第二个是商业气息的污染。”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刘骁纯说。
“艺术市场化给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也使得少数艺术家为了迎合市场而丧失对崇高精神价值的追求。”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吴为山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与伟大的时代和民众的需要相比,中国当代艺术需要有足够分量的精品力作。与国际当代艺术的发展潮流相比,中国当代艺术不仅在新艺术媒体的运用上需要加强,并且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和物质世界的广度的挖掘与表现方面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当代艺术研究要有“大当代观”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的当代艺术实践在各种思潮的裹挟下开始了。
在《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看来,当代艺术不仅指当代发生的艺术,更是指具有当代媒介特征被高度观念化了的艺术,以观念化的创作比如说挪用、并置、反讽、隐喻等作为其基本的艺术语言。
“虽然对什么是当代艺术目前还没有一个大家所公认的界定,但对约定俗成的概念的使用也并非没有标准。”画家、批评家贾方舟说,所谓当代艺术,无论其面貌、格局、品位、媒介、表现手法以及艺术取向多么不同,但他们共同生成了一种艺术语境,所以那些可以称之为“当代艺术”的艺术至少有一些大家所共识的品质,他们或者是在作品中体现出一种精神探索的批判立场,或者是在作品中体现一种对不同媒介、不同材质、不同形式的实验精神。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认为:正是因为当代艺术的复杂性,当代艺术在形态、风格、语言各方面的交叉性,它与传统的关系既继承又突破,它与国际既关联又自主,这些复杂的状况需要我们对当代艺术有“大当代观”。“这样才能使得我们对当代艺术的状态有更加宽容的态度,也有更加尖锐的具有明察的思维动力,包括批判的意识与精神。”
介入现实社会是当代艺术的灵魂
介入现实社会是当代艺术的灵魂这是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
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说:“中国当代艺术,如果不是中国的,不是中国问题的,老百姓不懂,不能进入到情境里边。有几个老百姓喜欢当代艺术?他不喜欢,跟他的生活没有关系。”他说,中国当代艺术首先要面对中国社会,为中国社会所需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说,艺术为人民,它不是一个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艺术的受众是社会各阶层人民,要考虑中国文化背景、文化传承、生活习惯、欣赏习惯,现在提出文化自觉、自信、自强,这些都要考虑进去,这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会更全面、更有实践意义。
文化部艺术司美术处处长安远远说:“中国当代艺术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概念问题,其中还有特别大的社会文化问题和和社会发展问题。作为美术工作者,我最强烈的感觉是我们要有责任担当,学术责任的担当。
(周玮)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4-2025中俄文化年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为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深入落实两国元首会晤期间确定的2024-2025为中俄文化年,2024年11月23日下午,在全俄公共组织俄罗斯总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 “追梦中华·侨创未来”2024海外华文媒体北京采访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