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新语)
读书不在于读了多少,关键要有所得。借助书籍,可以构建认知框架,丰富学识涵养,充盈精神世界,最终遇见更好的自己
前不久,居住的小区进行地下管道施工,每到中午休息,总有施工工人席地而坐,顺手掏出手机阅读。打发时间也罢,放松身心也好,这一幕总在我脑中浮现。
从小到大,父母一直反复叮嘱我,要多挤出时间看看书。工作以后,他们仍会提醒我,空闲的时候可以多看会儿书。我明白这份良苦用心,他们不希望我因为学识不足而限制发展。
因此,上学的时候,泡图书馆成了我的常态;工作以后,书籍仍然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视野。正是因为读书,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一步步接近理想中的模样。
都说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之举,于我而言,书籍更像一面镜子,其中的人物经历、思维方式总会无意中投射到自己身上,无形中形成对比,让我能主动审视自己,不断更新对自己的认知。书读得越多,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越全面,也就更容易找到发力点,让自己不断成长。
当技术的变革带来了阅读方式的革新,我们更没有理由不读书。造纸术的发明让阅读更便捷,印刷术的发明让阅读更普及,数字技术则创造了书刊的新形态,催生了随时随地随心的自由阅读方式。技术的升级正在让书本挣脱时空的局限,不断刺激读者的阅读意愿,提升阅读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的图书浩如烟海,我们该怎么读?读不进去又该怎么办?其实读书的核心不在于读了多少,关键是要有所得。哪怕是一本很普通的书,只要反复读,每一遍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能够不断发掘出新的见解,并将其内化于心。读书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需要让内心归于平静,夜读恰好能与之契合。能为阅读和思考提供最佳条件,让我们乐在其中。
翻开书页,书香自来。现在,读书正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我国人均数字图书阅读量达12.4本。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老人或孩童,随时随地阅读正融入日常生活。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以前讲“学好一门手艺”,现在要求“十八般武艺,都要精通”,与时偕行,我们需要通过读书来给自己充电;借助书籍,我们可以构建认知框架,丰富学识涵养,充盈精神世界,最终遇见更好的自己。(新闻来源:人民网 记者 苏滨)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京剧演唱庆八一 致敬人民解放军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7月30日 ,由著名音乐家朱思思老师精心打造的“什刹海思思乐坊庆祝建军98周年、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民族音乐会”,在北京西城区什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 制片主任:李敏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短片【未封存的岁月日记】的时代意义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京剧演唱庆八一 致敬人民解放军
- ・巴基斯坦部长伊克巴尔在华举行媒体交流会
- ・京堰环保志愿者联盟建军节开展“感恩守井人 思源到十堰
- ・2025·首届传统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圆满收官,共
- ・海外华媒: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产供链畅通 为全球发展注
- ・英国城市嘉年华隆重举办,华裔侨领及相关社团参加亮眼
- ・山东企业家代表团到访德国慕尼黑深化中德经贸文化合作
- ・鸟巢非遗文化周X非遗印迹沉浸式艺术展在鸟巢文化中心开
- ・习近平主席与美国艾奥瓦州友人跨越40年的友谊
-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4周年大型文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