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侨机工后人马来西亚忆先辈:他们是英雄

来源: 作者:本台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9-08-16 15:31:13

“我的父亲算得上英雄吗?”南侨机工陈昭藻之女陈达娅说,第一次听到父亲被人称为英雄时,当时对南侨机工一无所知的她曾经产生过疑惑。

  在她的记忆中,父亲朴实平凡清贫,一年到头穿的都是工装,去世前还交代母亲不要给自己专门置备新装。但母亲还是给父亲做了一身新衣,让父亲在入殓时第一次穿上了棉布中山装。

  而张云鹏从老照片和老报纸中看到的父亲张智源则西装革履,倚靠在小车上,颇显潇洒。他说,父亲是和叔叔一起报名南侨机工的,当时两人都有自己的私家车,生活优渥。

  80年前,陈昭藻和张智源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报名南侨机工,回中国参加抗战。当时,陈昭藻已经39岁了,被同伴戏称为“阿公”。

  80年后,张云鹏、陈达娅、汤晓梅等南侨机工子女回到当年父亲出发的地方,在8月15日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一天,参加当地华社举办的南侨机工座谈会等系列纪念活动,和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国的学者和马来西亚当地华人分享他们父辈当年出发时的“初心”。

  1939年,在陈嘉庚先生号召下,先后有逾3000位南侨机工返回中国效力,在滇缅公路上抢运抗日战争军需,保障了“抗战生命线”的畅通。

  中国厦门华侨博物院名誉院长陈毅明多年来致力搜集南侨机工史料。当日的纪念活动上,当地华社专门举办了她和汤晓梅所编的《悲与壮:我们的英雄父辈南侨机工》新书推介。
 

资料图:爱国侨领陈嘉庚长孙陈立人向厦门华侨博物院捐赠陈嘉庚珍藏的近百件海外华侨华人生活用品。 李思源 摄
资料图:爱国侨领陈嘉庚长孙陈立人向厦门华侨博物院捐赠陈嘉庚珍藏的近百件海外华侨华人生活用品。 李思源 摄
 

  陈毅明回忆,她曾在槟城采访亲历南侨机工们出发场景的洪老先生。洪老先生说,有次机工团员们从姓周桥出发,“因为欢送的人太多,桥都断了”,但人们热情不减,“口琴声、歌声、锣鼓声、欢呼声和着声声祝福,响彻云霄”。

  洪老先生说,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机工是回去救国,“无上荣光”。

  在父亲出发61年后,在陈嘉庚先生后人支持下,陈达娅和几位南侨机工后裔一起走了一趟滇缅公路。她看到了父亲当年住的条件恶劣的宿舍,体验了父亲当年驾车走过的“生命线”。这也激励了她继续搜寻父亲的资料,越来越全面了解了南侨机工这个群体。

  “是的,父亲就是英雄,南侨机工就是英雄!”陈达娅说。在座马来西亚各界人士热烈的掌声响应。南侨机工在马来西亚同样没有被遗忘。吉隆坡广东义山主席李振光说,随着马来西亚最后一名南侨机工于去年离世,记住历史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图:2019年1月25日,纪念滇缅公路全线通车80周年暨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80周年图片展在昆明市博物馆开展。来自云南各界的代表、南侨机工后人等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历史。<a target='_blank'  data-cke-saved-href='http://www.chinanews.com/'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刘冉阳 摄
资料图:2019年1月25日,纪念滇缅公路全线通车80周年暨南侨机工回国支援抗战80周年图片展在昆明市博物馆开展。来自云南各界的代表、南侨机工后人等齐聚一堂,共同缅怀历史。中新社记者 刘冉阳 摄

  当天同时举办的“烽火天·南侨情:南侨机工赴华参战80周年纪念展”上,一面展示600余位南侨机工个人像的“南侨机工英雄墙”最为引人注目。主办方介绍,这是众多关心南侨机工的个人和组织经数十年努力搜集整理而得。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副议长倪可敏的祖父,当年也是南侨机工群体中的一员。他说,祖父当年的事迹,他“至今难忘”。而先辈以鲜血和生命捍卫和平,后辈也当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友好发展的责任。

  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陈景岗去年曾专程到云南参加南侨机工后裔聚会。他也说,在缅怀先烈历史功绩的同时,要让年青一代懂得和平来之不易,并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繁荣的世界努力。

  陈毅明对记者说,南侨机工已成为鲜明的历史旗帜,他们所蕴含的“中华魂”,不但在历史上做出了贡献,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

注:图文转自中国侨网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