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华裔店主收养印裔义子 异族兄弟40年亲如一家

来源: 作者:本台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9-08-30 18:06:22

  中国侨网8月30日电 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报道,在马来西亚新山市,因为杂货店华裔店主刘锦漳的一个决定,生活原本无交集的4名华裔孩子与1名印裔孩子成为异族亲人。40年来,三兄弟一起携手为家族生意打拼,也共同守护家业。

 

 

  刘锦漳的大儿子刘福祥表示,40年前,自己的印裔兄弟拉梅什年仅9岁。当时,拉梅什随母亲在新山甘拔士一个菜园种菜。园主不忍拉梅什年纪小小就随母亲种菜,于是询问开设杂货店的父亲是否愿意聘请拉梅什当帮手。在征得拉梅什母亲同意后,父亲就安排拉梅什到店里帮忙,并住在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

  9岁的拉梅什被刘锦漳收养为义子,并在进入刘家后,依据年龄排在大哥福祥、二姐美珠、三姐美珍的后面,成为家中“第四个孩子”,下还有一名弟弟福祺。虽然刘家4个孩子与拉梅什毫无血缘关系,可是他们的感情十分牢固。

  拉梅什表示,生父在他出世前便因一场意外离世,家里十分贫穷,也没上学,只能随母亲种菜。直到遇到义父,他的人生才发生改变。“1年后,我母亲发生车祸离世,我当时请假回家奔丧,义父还来探望我。”拉梅什说。

  拉梅什母亲的葬礼过后,刘锦漳就把拉梅什看作了自己的儿子,并向自己的其他孩子表示拉梅什是“干儿子”,要孩子们与他好好相处。拉梅什小时候身体虚弱,常常生病,刘锦漳的妻子林莲妹也每星期煮中药给他强身。拉梅什筹办婚礼时,刘锦漳也拿出了3万林吉特帮忙。

  “我以前和义父出外送货时,义父都会向大家介绍我是他的干儿子。有一次,一名餐馆老板问义父,为何你的干儿子长得黑黑的,义父说是因为我出生时没有电,所以就长得黑黑的。”拉梅什说。

  拉梅什刚进入刘家时,以马来文和义父、义母沟通,当时其他兄弟姐妹年纪还小,马来文并不好。后来他学会潮州话,就能与兄弟姐妹沟通自如了。

  “我大概用了1年学会潮州话,约3年才学会华语。因为家里讲潮州话,所以学得很快,华语则是在做生意时,频频与华裔顾客接触才学会。”拉梅什说。

  虽然一开始语言不通,但刘家的孩子们与拉梅什并没有隔阂。“兄弟之间也会有争吵,何况当时年纪小。但是我们吵后总能很快重归于好,不会放在心里。”刘福祥表示。如今,刘家已有第三代,拉梅什也组建了家庭。他的孩子与堂兄弟姐妹都能玩在一起,并没有疏远。

  1981年,刘家关掉了杂货店,改做酱料生意。如今,刘家的酱料工厂由刘福祥、拉梅什和刘福祺三兄弟共同打理。刘福祥表示,拉梅什在酱料工厂的工作不少,除了每天先到工厂开门、晚上锁门,他还负责酱油的处理工作。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