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一

来源: 作者:本台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9-09-10 17:34:07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和人民面貌发生深刻改变。新华社于9月9日起播发“中国面貌”系列述评,反映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民主法治、生态环保、开放合作等各个领域的深刻变迁,展现辉煌成就,揭示宝贵经验,彰显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昭示中华民族阔步迈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今天推出第一篇《奇迹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一》。

  车辆行驶在南京长江大桥上(2018年12月29日无人机拍摄)。2018年12月29日,历经26个月封闭维修的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恢复通车。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题:奇迹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一

  新华社记者安蓓、陈炜伟、何欣荣

  8月27日拍摄的检修期间的“中国天眼”。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132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93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0年,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分量有多重?

  一个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个国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深刻演变;

  14亿人民,在摆脱贫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征程上奋发前进。

  70年波澜壮阔,古老的东方大国焕发出朝气蓬勃的全新面貌,正在书写新的奇迹篇章。

  从传统步入现代,中国创造发展奇迹

  一座桥,承载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联通南北的梦想。

  清末民初,铁路在南京被长江阻隔。内忧外患、政权更迭的中国,始终未能跨越天堑。

  1968年,经过10年设计论证、艰苦奋战,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南京长江大桥正式通车,京沪大动脉自此打通。

  奇迹在发展中不断书写。2011年,南京长江大桥上游,高速铁路桥大胜关长江大桥开通运营。6年后,“复兴号”高铁从这里经过,北京到上海的单程时间压缩到4.5小时。

  千里京沪,从此一日往返!

  一座桥,也见证着一个家庭越过越好的日子。

  1985年,罗俭参加工作,负责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养护。他的父亲曾参加大桥建设,如今,他的儿子也进入南京桥工段,成为一名线路工。

  “结婚、生子、买房、买车……我养护大桥一辈子,大桥也见证了我们一家生活的变化。”罗俭说。

  家国相依,缔造奇迹。

  29岁的李国祥眼下最大的目标是在省城买套房。他是昆明一家汽修厂的技术骨干,社保齐全,小两口已在城里扎了根。

  “新市民”李国祥来自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源村。过去70年,像他这样离开农村定居城市的人,数以亿计,汇聚成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历程。

  这是一组印证人类史上伟大奇迹的数据: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0.6%。到201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9.6%。如今,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正在推进,昔日“乡村中国”快速迈向“城镇中国”。

  70年,两万多天,见证一个国家的史诗级巨变。

  经济总量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0多亿元到2018年突破9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跃居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大引擎;

  “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载人航天、深海探测、C919大飞机、天眼望远镜等重大科技成果振奋人心,中国奋勇踏上新科技革命的列车;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从瓶颈制约成为优势支撑,高速铁路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0%以上,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引领潮流……

  70年来,中国面貌发生根本改变,向世界展示中国道路的强大魅力。

  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中国书写民生奇迹

  陕西延安安塞区镰刀湾镇罗居村的赵洋洋在喂养梅花鹿(4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革命老区延安。

  “80后”青年赵洋洋在鹿舍里忙碌,身旁的梅花鹿膘肥体健。刚刚摘下贫困帽的年轻人雄心勃勃,计划用互联网把鹿茸产品卖出大山。

  今年5月,革命圣地延安整体告别绝对贫困,226万老区人民开启奔向全面小康的新生活。

  陕西延安洛川县境内的包茂高速公路盘道(5月5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1978年以来,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至2018年末的1.7%,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这片土地上人民面貌发生的深刻改变,令人感叹。

  延安往北,是地处毛乌素沙漠的陕西省榆林市。这里曾被无尽的风沙困扰。70年过去,数百万亩流动沙地披上绿装,塞上风景已换新颜。

  1985年,已年过花甲的郭成旺承包了村子周边的沙地种树。“当时我就想种上树,挡住风沙,再给村里人弄点柴烧。”

  郭成旺年纪大了,他的儿子、孙子、曾孙一代代接力种树,硬是将4.5万亩黄沙地变成了树林。

  “我爷爷那时候主要种的是杨树,我们现在种的是樟子松。去年我还试着栽上了苹果树,过几年应该就能挂果了。”郭成旺的长孙、今年49岁的郭建军说。如今的毛团村,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蔬菜基地。

  美国航天局卫星收集的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其中,仅中国的植被增加量,就占到总增量的四分之一以上,位居全球首位。

  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沙河公园(6月4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70年接力奋斗,历史性巨变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指向——

  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49年实际增长近60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1978年实际增长19.2倍,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比1978年降低35.5个百分点,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到蓝天白云、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幸福安全……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新的历史航程上继续前行。

  过去15年,英国共产党总书记罗伯特·格里菲思曾6次到访中国。惊叹于中国人民生活的大幅改善,他认为这是中国70年发展最伟大的成就,对世界发展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从封闭到开放,中国展现改革奇迹

  这是2018年11月9日航拍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新华社记者 凡军 摄

  出生于上海的李政道,1946年远赴美国芝加哥,师从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1972年以诺贝尔奖得主身份回到中国,李政道的第一站就是上海。

  如今,李政道研究所已在上海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根据计划,这座全新的科研机构将于明年8月竣工,目标是成为重大原始创新的策源地。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切克受聘成为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长。“我们期望能够复制国际科学合作的模式,吸引一流的研究人才来到中国。”他说。

  百川汇海。最顶尖的人才、最优良的环境、最宽广的舞台,在今日之中国集聚、交融,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的“创新奇迹”。

  在第十二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一名参观者体验同步操控5G机器人(8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宏 摄

  70年,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人才、物资、信息、资金等要素在不同区域之间、在经济全球化的舞台上自由流动。

  珠江之滨。1957年,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拉开大幕,一扇大门由此打开,全球市场得以见证“中国制造”的巨大潜力。

  黄浦江畔。2018年11月,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在上海举行,让世界感叹于中国市场的强大活力。

  一进一出,凸显中国与世界的深度互动,折射中国发展的深刻转型。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

  从乡村到城市,人们突破天花板,开创新天地,从城市到乡村,人们返乡创业,建设故土,城乡融合、区域协调,流动开放中,中国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从凭票购物到网络消费,从现金支付到刷脸买单,从电报电话到移动互联,流动开放中,人民生活印记深刻改变;

  人才成为宝贵资源,创新创业被赋予时代荣光,一些领域科技水平从跟跑到并跑、领跑,流动开放中,文明古国向创新强国进发;

  改革破除利益藩篱,开放倒逼改革深化,要素自由流动的束缚持续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一个大国释放出世人瞩目的活力奇迹。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