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庆祝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70周年

来源: 作者:本台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20-01-09 18:34:25

丹中建交走过70年

7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50年1月9日,彼时的丹麦外长古斯塔夫•拉斯姆森发电报给中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宣布丹麦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丹麦成为了最早承认新中国的为数不多的西方国家之一。
 

1950年6月24日,毛泽东主席接受丹麦首任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特使阿烈克斯·穆克先生递交的国书

 

同年5月11日,丹麦和中国的政府在哥本哈根和北京发表了新闻公报,宣告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同年夏天,时任丹麦驻华公使穆克来到了北京,他在坐落于紫禁城附近的东华门南河沿的甲11号开设了丹麦王国公使馆。

 


 

           
1950年丹麦公使馆从上海迁回北京的时候,使馆办公处和馆长官邸都在东安门南河沿,紧靠紫禁城。1965年那条街改名为东安门南街,1981年复改名为南河沿大街。图为公使馆以及通往大使官邸的大门。
           

 

穆克公使在他的致辞中说,国王陛下、丹麦政府以及人民极为重视保持愉快地存在于中国和丹麦之间的良好友好的关系

 
 

长达一百多年的深厚友谊

其实,丹麦与中国交往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时第一批丹麦商船抵达了中国。而早在一百多年前,丹麦就已开始在中国设立外交机构丹麦是唯一一个与中国有着超过一个世纪不间断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1912年,丹麦公使馆在哈德门大街附近建立了自己的使馆,阿列斐公爵是在中国首都的丹麦外交机构的首任馆长
 

 

第一个丹麦驻华公使馆开设于1912年,这里是悬挂着丹麦国王克里斯钦十世和王后亚历山德克里娜画像的入口处
 

此后,丹麦驻华外交机构由于政治形势的变迁在北京和上海等地数次迁移,1924年起,丹麦公使馆设于北京使馆区东交民巷6号,彼时的公使高福曼先生在这里住到1932年。
 

 

2020,开启新篇章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丹麦王国驻华公使馆回到了北京。

 

两国的经济政治往来越来越密切,1956年,中丹两国的外交关系由公使级升格为大使级,北京的丹麦王国驻华公使馆相应地改名为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
 


1974年7月新的丹麦大使馆大院修建完工,图为使馆办公建筑前举行的文件签字仪式
 

1974年6月5日,也是丹麦宪法日,由丹麦著名建筑设计师盖尔德•伯恩布什设计的丹麦驻华大使馆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新的丹麦驻华大使馆位于北京市使馆区三里屯东五街,建筑和设计结合了丹麦功能主义的主要特性和中国建筑传统的特色,既有简洁实用的北欧室内设计,也有中国的四合院庭院结构元素。
 


 

就在这一年10月,丹麦首相鲍尔·哈尔特林和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举行会晤,这是丹中两国政府首脑之间的首次会晤

 


 

现在,丹麦与中国的友谊和政治经贸交往仍然生生不息,70年是一段时代的结束,也是一段新篇章的开始。

 

2020年将成为丹中两国关系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华高层访问以及涉及80家丹中两国政府机关和机构的《中丹联合工作方案》的更新将突显这一点。《联合工作方案》不仅是丹中合作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两国强有力的双边关系的佐证,证明丹麦与中国在气候、能源、环境、食品、卫生、海事以及教育等广泛领域开展合作

 

2020年也标志着丹中两国在可持续发展和推动绿色解决方案领域的合作将更加紧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国际领跑者,加深与中国在该领域的合作是丹麦政府的工作重点

 

丹麦政府在2020年以及未来数年中的一项工作重点便是加深我们与中国在绿色解决方案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紧密合作,合作将涉及双边伙伴关系的各个方面,包括政府间合作、探索创新解决方案以及多边合作。

——丹麦驻华大使戴世阁

 

 

为庆祝建交70周年,丹麦驻华大使馆期待着2020年将有一系列高层访华活动以及突出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各类活动。

 
 
 

 

通过下面的时间轴,快速了解丹中两国源远流长的官方关系史吧~

 
 
 
 

1912年

第一个位于中国首都北京的丹麦公使馆开设于哈德门大街。

 

 
 
 

1924年

丹麦王国公使馆设于北京使馆区东交民巷。

 

 
 
 

1935年

丹麦王国公使馆设于上海外滩。

 

 
 
 

1950年1月

丹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5月

丹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丹麦驻华公使馆开设于东华门南河沿。

 

 
 
 

1965年

丹中两国的外交关系由公使级升格为大使级。

 

 
 
 

1974年

丹麦驻华大使馆搬迁至北京市使馆区三里屯东五街。

 

 
 
 

2020年

丹麦王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70周年。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