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教育扶贫守护农村发展希望
孩子有出息,生活有希望,未来有奔头,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今年68个学生参加高考,55个考取二本以上院校;2015年至今,考取二本以上大学生290人……近日,贵州省仁怀市新田村凭借学子们出色的高考成绩,受到各方关注点赞。
新田村是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70户855人,当地群众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如何才能改变当地群众的命运、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近年来,当地党委和政府聚焦教育扶贫,一方面投入3000万元教育资金,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另一方面加大教育宣传力度,每年举办“感党恩·报桑梓·金秋助学”活动,张榜高考成绩,让优秀大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动员当地群众捐资助学等形式,让“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理念深植当地群众的心中,为想奋力走出大山的孩子创造了教育改变命运的契机。
摆脱贫困,不仅要和物质贫困告别,更要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造血式”扶贫的教育扶贫,无疑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措施。如果说发展产业、易地搬迁等方法能有效帮助贫困群众打通摆脱贫困的道路,那么教育扶贫则更像是点亮了通向美好未来的路灯,照亮了无数家庭实现梦想的征途。贫困地区的儿童,有的背布包爬几十里山路,有的跑到山坡上找信号上网课,有的甚至在求学路上头挂冰花、脚底磨破,为的都是努力学知识、长出息。“知识改变命运”深深镌刻在这些农家子弟的心中,也随着他们的努力变为现实。他们用自身的奋斗,打破了贫困的局面,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贫困地区更是如此。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局看,教育扶贫推进了脱贫的整体进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先扶智,深刻指出要更加注重教育脱贫,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得到了更好的教育,贫困家庭的孩子就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就能托起贫困家庭脱贫和发展的希望。“一人成才,稳定一个家庭”“一人学技能,全家脱贫困”……教育扶贫带来的切实成效,正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贫困群众,激活他们对教育价值的认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孩子有出息,生活有希望,未来有奔头,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当前,在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层面,“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成效稳步显现:截至去年底,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人数已由台账建立之初的29万减少至2.3万,其中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人数由15万减少至0.6万;教育部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实施三年,中职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达到31.48万人;高等职业院校近5年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7类资助对象234.79万人,年均增长19.06%……一组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温暖的求学故事。教育扶贫激发了贫困家庭的奋斗决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
如今,有不少得益于教育扶贫走出大山的学生,回到家乡、反哺桑梓,站上讲台,帮助更多孩子努力追梦;还有很多受到感召的高校毕业生,主动选择、勇担使命,把个人的职业追求融入乡村振兴事业中。“十四五”时期,需要在教育扶智扶志上继续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抓难点、补短板,守护好乡村孩子的求学梦,筑牢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堤坝。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感受红色江山 2025年1月19日人民经济理论创始人崔士忠应中红网创始人、总编辑江山老师之邀,参加中红网举办的2025年第1场《毛主席故事大讲堂暨健康中国座谈会》;并现场颁发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 “追梦中华·侨创未来”2024海外华文媒体北京采访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