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案报道的几个小故事:眼见未必实 听风莫道雨
▲图为孟晚舟2020年11月19日在温哥华与团队研究案情。(中新社发 钟欣摄)
闲话不说,讲几个采访报道孟晚舟事件中的小故事吧。
“孟晚舟:不满足三个要求,宁可把美加牢底坐穿!”
2020年12月上旬,某微信公众号上冒出上面这么一篇文章。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并被四处转载。
文章称,“华为公主”孟晚舟通过律师团队,接连对外发表声明指出,若不满足“三个要求”,她“宁愿把美国和加拿大的牢底坐穿”!
文章还有模有样“引述”“加拿大环球电视台”称,她之所以发布这一声明,乃因美国和加拿大媒体报道,为换取出狱,她的律师团队正与美国和加拿大司法部接洽商谈“以部分认罪换取自由”。“为以正视听”,孟晚舟“特地透过电视台发布声明”。
看到此文,我的第一反应便是:假新闻!
作为中新社驻加拿大记者,孟晚舟事件发生后,我便开始跟进。过去两年的经验告诉我,孟本人和律师团队对于在媒体上的表态极其谨慎。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他们从未接受媒体采访。这显然是一种专业的做法。
即便咱不了解加拿大的法律,多看看影视剧也能明白这里头的道理。
更何况,孟晚舟和她的资深大状们会公开使用如此激愤的语言吗?
推论毕竟是推论。做人最重要是开心,做记者最重要是认真求证。
我马上联系了华为团队,又仔细检索了包括环球新闻台(Global News)在内的加拿大各主流媒体。没花多少工夫便确定:这篇自媒体文章纯属fake news(假新闻)!
不知是否出于某种类似“疑罪从无”的原因,微信团队在接到我这个地球另一端的“朝阳群众”投诉后多日,并未采取任何措施,而是放任它继续被转载、传播。
▲某加拿大华文网站转载的“把牢底坐穿”文章
于是,几天后,我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把牢底坐穿”的“新闻”登上了传统媒体,甚至不乏一些有影响的大媒体。
那个成语怎么说来着?三人成虎。
也许有朋友会说,这是“善意的谎言”;就算孟本人没这么说,但文章“立场正确”,也算是替她表达心声、表明态度啊。我要提醒的是: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是因为它必须是对“事实”的报道。
真实,永远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依靠合理推测和臆想而生产的所谓“新闻”,只会造成人们对事实和形势的误解、误判!
2020年1月20日,孟晚舟引渡案在温哥华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展开首轮正式聆讯。这次开庭自然受到舆论关注。
孟案每次开庭聆讯时,法院门外常常成为各种势力抢镜头、出风头的场所。而与以往不太一样的是,这次竟出现了一群“支持”孟晚舟的洋面孔的年轻人。
他们举着写有“释放孟女士”“特朗普停止霸凌我们”等字样的红底标语牌,以静默示威方式站在法院出入口处,吸引了各路媒体的目光。
他们是什么人?真的是对华友好人士吗?会不会是“行为艺术”?
但这群大多看似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拒绝回答包括我在内的现场记者们提出的问题。
由于不掌握底细,我在报道中回避了这一内容。
没过两天,加拿大媒体“揭秘”称,举牌示威者为临时受“神秘人士”雇佣的演员。而他们声称,事先对孟案和牌子上所写内容“一无所知”。
▲加媒对法院门外“假示威”的报道
“假示威”立即成为加拿大主流大报、大台等各路媒体追踪的又一热点。一些主流媒体联系采访华为公司及中方机构,以此“不经意地”引导思路。
时至8月,加媒又披露,涉嫌组织“假示威”的是一位华人女子,且在报道中暗指其涉嫌通过违法经营多个空壳公司、伙同他人办理移民业务牟利。
显然,这一系列报道通过似是而非、似有似无的关联,很容易让加拿大民众进一步形成对华为和中方乃至当地华人社区的负面印象。
如果只相信现场的“眼见为实”,不让“子弹”多飞一会儿,各位身在国内的读者是不是很容易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判呢?
2020年5月27日,孟晚舟案在温哥华再次开庭。这次庭审的特殊之处是,法官要作出此案审理以来的首个裁决:此案是否满足“双重犯罪”标准。这是能否开展引渡的先决条件。
因而,这次开庭关注度也颇高。
就在开庭的两天之前,5月25日,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突然报道了孟晚舟与华为前方团队23日在法院门前合影的新闻,并配发了多幅现场照片。这立刻成为加拿大舆论的焦点。
而大洋彼岸,国内舆论场的胃口也明显被吊了起来。网络上转发甚多的一些文章多在标题中强调,“若‘双重犯罪’不成立将被当庭释放”;有的文章称“胜利概率有七成”;某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报道则已关注到下一步,“胜诉后如何快速离境加拿大成最大悬念”。
理论上孟晚舟此次的确有胜诉机率,但媒体的乐观应该建立在对事实更全面、充分地认知的基础之上。
这种乐观情绪在开庭前夜达到高潮。有自媒体在尚未开庭时便刊文《快讯:加拿大法院做出裁决,孟晚舟女士最快四天回国》,点击量、转载量都甚高。一些转载CBC照片的网文,将华为员工弯腰为孟晚舟整理“电子脚镣”的画面解释为当众“剪脚镣”。有的文章言之凿凿,称加方被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态所“震慑”,于是决定释放孟晚舟。
▲某些自媒体账号称这是在“剪脚镣”
这些看起来很“带劲儿”的内容,已经完完全全背离了事实和常识。怕就怕,有些“劣币”先入为主,驱逐了“良币”。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的截图。英文图片说明很清楚:孟的友人在帮她整理“电子脚镣”
国内某传统媒体旗下的新媒体不甘落后,在开庭之日抢发“快讯”《加拿大法院做出最终裁决,孟晚舟女士无罪释放》。这则低级失误的假新闻自然沦为笑柄。也许其消息源是未经证实的自媒体网文?
▲抢发是为了完成KPI(绩效考核指标)吗?其实但凡有严谨的发稿操作规范,就应该可以避免此事的发生。
这些报道或网文中均有大大小小的硬伤。比如,CBC原报道中的一些事实表述被以讹传讹;比如,大家基本上也忽略了一个事实:须由法官裁定是否当庭释放。即便法官判定“双重犯罪”不成立,也有可能同时不允许当庭释放。
那次裁决情况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结果出炉后,个别海外媒体和某些势力自然不乏冷嘲热讽。
对那些报道或网文的作者而言,一个通病是,没有尝试求证,也没有尝试更全面地了解案情进展、法律程序和政治环境。
故事还有很多,不再列举了。简单粗浅地分享一点儿心得体会——
1、孟晚舟事件关注度很高,国内舆论对案件走向有相当的期待值,也可以理解。但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生命。为保证报道在基本内容上过硬,作为记者,我需要花不少工夫搞清基本法律概念、司法程序、诉讼思路、庭辩要点等。
再客观的文字也有立场、主观性或价值取向。对于每次新进展,我都不会只看单一信源。有法庭文件看法庭文件;没有法庭文件,须对比多家媒体和华为等方面的信息。
大家都希望这一事件尽早解决,中加关系尽早回到正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舆论攻防,但我们需要的是理性与严肃,绝不是“自嗨”式的爽文。
2、孟晚舟事件复杂、敏感,不可“听风便是雨”。面对各种显性、隐性的变量,记者需要随时冷静判断。前面的例子显示,即使现场眼见的也未必为实。媒体报道若有失偏颇,甚至为博取“眼球”乱带节奏、乱吊胃口,有可能让人产生误读误判。考虑到事件发生的国际形势大背景和与国内迥异的社会环境,一不留神,我们的报道有可能自己踩到“坑”里,我们的媒体也有可能成为别人“下套”的对象。
3、虽然加拿大这样的西方国家推崇所谓“言论自由”,社交媒体也很流行,但社会大众的主要新闻信息来源仍是那些传统主流媒体及其网络新媒体平台,也并没有因互联网的发展而催生大批良莠不齐的新闻资讯类“自媒体”、新媒体平台。原因并不难理解,因为这些bona fide media(“真媒体”)的专业性和水准是不会过时的,即便在“人人皆可成为记者”的网媒时代、社交媒体时代,也是如此。
最后附送一个小福利,一图(大概)看懂孟晚舟案目前的抗辩思路和进展——
▲(可参阅详文:孟晚舟案抗辩思路及庭审进展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sp/9375565.shtml)
业务修行在路上,与大家共勉。
▲2019年5月,中新社驻加拿大记者余瑞冬在孟晚舟女士位于温哥华的居所外采访拍摄。
二条有本文作者的“独家影像记忆”,听他讲述很多悲伤,很多力量,很多去不了中国的龙虾……
别说小牛没提醒你,精彩不容错过!
作者:余瑞冬
编辑:宋怡霄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感受红色江山 2025年1月19日人民经济理论创始人崔士忠应中红网创始人、总编辑江山老师之邀,参加中红网举办的2025年第1场《毛主席故事大讲堂暨健康中国座谈会》;并现场颁发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 “追梦中华·侨创未来”2024海外华文媒体北京采访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