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概念太热闹?专家表示这些概念不能走偏了
在“碳中和”不断被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上议程之际,该领域内一些专家却认为,各界至今对“碳中和”的理解仍存有诸多亟待澄清的误区。
“对于碳中和的有些理解走偏了。”5月8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潘家华在“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作主旨演讲时直言,目前非二氧化碳、森林碳汇、水稻养殖甲烷等概念很热闹。但他强调,实现碳中和最为直接与可靠的方式就是改变能源结构,没有捷径。
潘家华列出了一组数据:二氧化碳中的80%是由化石能源产生,甲烷至少有40%由化石能源产生的,氮氧化合物中的30%也是由化石能源产生。如果化石能源能够归零,90%的温室气体都跟着去了。因此,当前碳中和的“碳”主要指的就是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虽然其他的碳也重要,但现阶段不是主攻方向,不能喧宾夺主。
对于能源转型中的总量控制,他提出,化石能源是有污染、不可再生的,所以需要控制。但是可再生能源应该多多益善。如果一个地方的企业有无限“风光”,可以充分发展这些产业,“没必要控制总量”。
节能减排和增加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两条基本路径。目前,一些重化企业仍寄希望于通过碳补偿的方式实现碳中和目标,如提出建设“碳中和林”。
潘家华引述国家林草局2019年出版的《中国森林资源普查报告》表示,我国森林碳汇一年4.34亿吨。如果换算成二氧化碳,也只有12亿吨。而中国2019年全口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是140亿吨,其中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102亿吨。
对于森林碳汇对于化石能源碳中和的作用,他形容为“杯水车薪”。绿色植物是碳汇,也是碳源。这些碳绿色植物是气候中性碳,从大气中间吸收二氧化碳,最后它的生命体要枯枝落叶、要死亡时,碳又会回到大气。因此,绿色植物不可能是永远的碳汇。
除了自然手段,另一种技术手段,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也被视为增加碳汇的重要工具。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对此表示,CCUS在目前的技术体系下来说,还是非常有限的。“一个是成本的问题,每吨二氧化碳都是200到800元,折算到每度电相当于0.24元,怎么受得了?”
作为国家激励减排的有效工具,碳交易市场牵动着许多投资者的心弦。今年2月底,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湖北省、上海市调研碳市场建设工作时表示,全国碳市场建设已经到了最关键阶段,要倒排工期,全面开展对接测试,尽早实现系统运行,确保今年6月底前启动上线交易。
此外,王金南还呼吁,抓紧制定碳达峰、碳中和顶层方案。
5月8日,由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和北京华软科技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在京成立。该论坛旨在深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首批成员包括了生态环保界、经济金融界、实业科技界的领军人物。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4-2025中俄文化年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为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深入落实两国元首会晤期间确定的2024-2025为中俄文化年,2024年11月23日下午,在全俄公共组织俄罗斯总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 “追梦中华·侨创未来”2024海外华文媒体北京采访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