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接种是怎么跑出“中国速度”的?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从1亿剂次到超过2亿剂次,用时25天;从2亿到突破3亿剂次,用时16天;从3亿剂次到超4亿剂次,用时9天;而从6亿剂次到7亿剂次,中国只用了5天。截至6月9日,中国已累计接种超8.2亿剂次了。
根据牛津大学监测的数据,目前全球已累计接种约19亿剂疫苗,其中大约1/3来自中国。该网站的7天滚动平均数据还显示,中国现在平均每天接种约1900万剂次疫苗;而美国在4月份全速推广疫苗时,每天也仅能接种340万剂次。
疫苗接种的“中国速度”,令世人惊艳。美联社在6月3日的一篇报道里这样感叹:“中国正在做一件世界上几乎没有其他国家能做的事情。”
“几乎没有其他国家能做的事情”,中国是怎么做到的?
俗话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在新冠病毒的阴霾下,疫苗就是战疫的“粮”方。感谢奋战在疫苗研发一线的广大科研工作者,让中国人早早地拥有了自己的疫苗。疫情发生之初,为最大限度提升疫苗研发成功率,中国一口气布局了5条技术路线。目前有4款新冠疫苗获批国内附条件上市,3款疫苗获批国内紧急使用,8款疫苗在国外获批开展三期临床试验。好消息还在不断传来:5月7日和6月1日,中国国药和科兴两款新冠疫苗先后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6月3日陈薇院士表示,正在申请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紧急使用……
有了疫苗,还需要强大的生产能力。疫苗的生产过程复杂,生产周期长、涉及环节多、技术含量高。为满足需求,工信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企业,逐家研究制定增产扩能方案。同时,多条新冠疫苗生产线开足马力,24小时运转,产能释放在逐渐加速,可满足日接种2000万剂次以上。
疫苗生产出来后,该如何定价?如何组织接种?对此,中国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实施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并采取了接种“三步走”策略。从重点人群到高危人群再到普通人群,根据疫苗的产量和对风险、危险因素的判断,按照梯次推进、突出重点、知情同意、自愿和免费接种的原则,分步骤对各类人群开展接种。
如今,对普通人群接种疫苗的工作已经全面有序铺开。提供疫苗线上预约服务、开设夜间接种服务、启用移动接种车、增设临时接种点……为推进疫苗接种,全国各地想出了很多实招妙招,在满足居民接种需求的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方便。
当然,如果没有国人的高度认同、积极配合,5天接种1亿剂次的速度无异于天方夜谭。经过一年多的抗疫斗争,国人的抗疫防疫的意识大大增强,抗疫防疫人人有责的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本着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速度大幅提升的背后,每个环节都不简单,每一步都走得有条不紊。归根结底,这得益于几十年来中国的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得益于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有科学的决策机制、有上下一致的抗疫决心、有尽职尽责的医务人员。疫苗接种“中国速度”的秘密,就在于此吧。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乐韵歌盛世 金声颂中华2025京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是值得纪念与赞颂的年度,不仅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是遵义会议召开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90周年,也是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乐韵歌盛世 金声颂中华2025京津冀大型公益合唱汇启
- ・深圳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 ・专访集团董事长闫立金:展望中马数字经济合作新愿景
- ・丝路集团董事长出席“2025年未来网络安全峰会(FO
- ・古巴国际旅游博览会预热活动在京启幕
- ・摩尔多瓦驻华大使馆在京举办专题媒体推介会
-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成功举办2025年第二届巴基斯坦专家
- ・外交部部长助理兼礼宾司司长洪磊接受安哥拉新任驻华大使
- ・百集访谈录《健康大讲堂》----蜂胶与健康
- ・北京内蒙古企业商会第六届会员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