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该如何坚守良知
良知说来简单,但要长期坚守,不为利益蛊惑、不为众声所迷,并不容易。
近日,清华大学(招生办)校长陈吉宁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嘱咐学生要坚守良知,拒绝做“高知坏人”。
陈校长的演讲,是对大学精神的一次重申。在实际中,国内大学普遍存在着重才轻德的功利倾向,导致校园里弥漫着一股唯成功论的铜臭气息。陈校长对良知的强调,可谓切中当下教育弊端。
这番演说,也是针对当前社会不良现象发出的警世之言。正如他所说,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腐化堕落、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一再碰触社会良知的底线。在社会转型阶段,由于价值多元、利益诱惑、压力倍增,许多人迷失了“心的方向”。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坚守良知的品质越发显得可贵。
良知“即所谓天理也”,只要具备是非判断、择善而从即可。但在现实中,坚守良知却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存在利益诱惑、潮流裹挟的情况下。
远的不说,经历过“反右”、“大跃进”、“文革”等极端年代的人,都清楚在那个年代一个人坚守良知要付出多大代价。巴金先生晚年一直提倡讲真话。以今日眼光看,讲真话不就是做人的底线吗?然也。不过,正因为他是从特殊时代走来,才更知坚持讲真话的不易。
对于知识分子来讲,坚守良知不仅需要勇气,还要坚持专业判断。这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只要敢于发出声音,似乎什么观点都能找到传播平台。但这并不是说,在人人都可拥有麦克风的时代,公众已不需要专业人士的声音。而是相反,在这个时代,更需要知识分子从专业角度出发,发出理性声音。
大学生是专业人才,他们能否从专业出发,坚守良知,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坚守良知,既要求他们坚持专业和理性判断,不随波逐流,也要求他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要有勇气追求真相,发出独立的声音。(魏英杰)
(新京报)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2024-2025中俄文化年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为庆祝中俄建交75周年,深入落实两国元首会晤期间确定的2024-2025为中俄文化年,2024年11月23日下午,在全俄公共组织俄罗斯总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 “追梦中华·侨创未来”2024海外华文媒体北京采访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