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辛亥革命何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据官方媒体报道,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将于10月9日上午10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10年前,武昌首义的枪声落笔千钧。如今,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与孙中山两位伟人的肖像遥相对望,目光所及处,中华民族革命征程波澜壮阔。辛亥革命作为共和与帝制的“渡口”,何以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其一,立宪共和之争,启发了民众的民族认同观念。
当武昌起义举起“十八星旗”,立宪派主导的江浙等地以五色旗与之分庭抗礼。前者象征着建立不包括满蒙藏疆的十八省汉族国家;后者则象征着包括满蒙藏疆在内的二十二省。
正如学者常书红所言,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革命排满”与“满汉一体”的文本,看似对立却彼此呼应,中国近代民族认同,正是在双方对满汉关系的体认与争论中得以培育发展。此后,随着革命党将清末立宪运动的“五族大同”概念化归为“五族共和”主张,民众的中华民族认同观念得以加强。
其二,政治纲领之变,推动国家重建民族共识。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再到孙中山“大中华”思想,辛亥革命的政治纲领与时俱进,有助于在国家层面重建民族共识。
辛亥革命初期,“排满”思潮日上,无益于凝聚共识抵御外侵,革命党于是转向“五族共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宣告,“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此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现代政治的理念基础。
但“五族共和”仍未解决彼时中国的民族问题,孙中山此后提倡“大中华”思想,“使满、蒙、回、藏同化于我汉族,成一大民族主义的国家”,并设想通过兴修铁路,促进民族交流、维护民族团结。这进一步深化了当时的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三,千年帝制之覆,加固社会的民族平等信念。
近代实业家张謇指出,辛亥革命非“一朝一姓之变革”,而为“国体之改革”。纵有“衰象古国古,长蛇强邻强”的低谷期,辛亥革命对于国家政权结构的颠覆,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空间,并在实践上证明了民族平权的可能。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推动中国历史走出改朝换代的轨辙,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民族理念为中国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提供了方案。不同于西方民族国家的现代建构特征,中华民族并非“想象的共同体”,而是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多元一体”。此后,不论是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还是顾颉刚与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争论,都承继了辛亥革命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遗产,在学理与实践探索中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回望秦汉大一统、康乾盛世……各民族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未来,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等举措,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必将见证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祝贺第八届全球物联网黑科技大赛总 黑科技巅峰对决,新质生产力引领未来随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全面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成为当前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3月28日,备受瞩目的第八届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祝贺第八届全球物联网黑科技大赛总决赛圆满落幕
- ・朱思思《春花烂漫》京味音乐会在京成功举办
- ・大难面前的胞波情谊:中国丝路集团紧急驰援缅甸地震灾区
- ・侨聚智慧·智启新程 2025“侨海创新发展论坛”成功
- ・百集访谈录《健康大讲堂》----细胞与健康
- ・古巴驻华大使馆举办第43届古巴国际旅游博览会新闻发布
-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美食外交官”:家常菜征服“洋”味蕾
- ・"母亲颂"中华母亲节全国推动系列
- ・崔士忠:以“人民经济”与“幸福航母”推动社会变革
- ・“爱在人间 诗琳画卷在琴澳”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