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飒!中国空间站首位女航天员,竟然这么“大有来头”!
中国空间站首位女航天员会是什么样子?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由翟志刚担任指令长。
此前,就有传闻: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有女性航天员参与。
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发射后,明确提到运送的物资中,有专门给女航天员准备的化妆品和卫生用品。
(王亚平)
这名女航天员究竟会是谁?如今已有了答案。
她就是8年前曾赴太空的航天员——王亚平。
出身农村、偷改志愿、还曾作为“备选”
王亚平是地地道道的山东烟台人,1980年她出生于“樱桃之乡”张各庄村。
初中毕业时父母想让王亚平报考师范学院,但王亚平没有听家里的话,偷偷地报考了高中。
就是这次大胆的选择,让王亚平在高考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我国招收第七批女飞行员。
当时中国女飞行员八年才招一批,错过一次一辈子就错过。
王亚平抓住了这个机会。
当时班里20个女生,只有她一个不戴眼镜。
同学们说:“哎你去试试吧,没准就能选上呢。”
1997年,17岁的王亚平参加空军招飞选拔,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通过了所有的体检和测试。
最后幸运地成为了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中的一员。
进入长春飞行学院前,王亚平剪短了自己的头发。
在学校学习期间,王亚平除了日常的功课之外,还有大量的体能训练,作为一个飞行员,在训练上不分男女。
回忆第一次跳伞经历的时候,王亚平仍然心有余悸:
“同学们都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了,我是第4个跳的,第一次跳还没来得及害怕就过去了,第二次时反而感觉特别害怕。
那天跳完了之后,同学们坐在回去的车上,一起唱起《真心英雄》,唱得一个个泪流满面。”
空军飞行员是有淘汰机制的,王亚平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确保自己留下来。
1999年,王亚平经受住严格的选拔机制,来到了哈尔滨第一飞行学院正式进行飞行生涯。
2008年汶川地震,王亚平临危受命接下来向灾区运送物资的任务。
地震发生在地面,王亚平是在天上,按这个思路来说这次的任务应该不难。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高空投放物资要多高才能看清地面?
这是一次非常凶险的飞行计划,对于王亚平的身心都是考验。
可能大家还记得,当年牺牲的飞行员邱光华。
汶川地震中邱光华总计飞行了63次任务,50多岁的高龄还坚持一天飞行7小时。
他清楚地知道,他多执行一次任务,可以让灾区群众多吃上一顿饱饭。
在多日的救援当中,邱光华所在的机组总共向灾区运送了25.8吨的救援物资,运送了200多名伤员。
最后,在飞至汶川银杏乡狭窄山谷时,天气突变,等找到邱光华的时候,只留下一片残骸。
和邱光华一样,王亚平当时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
彻底改变王亚平的还是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出征太空。
王亚平梦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飞向太空。
那一年,她23岁。
2009年,王亚平的机会来了。
载人航天工程开始选拔第二批航天员,其中就包括女航天员,王亚平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并通过了层层考核检查。
在中国要想成为航天员目前只有一条路可选,航天员以歼击机飞行员为主要选拔群体,因此首先就要考上空军航空大学飞行学院,成为歼击机或者强击机飞行员。
毕业之后在合适的时候参加航天员选拔,目前差不多5年一次。
目前的自然条件是要求飞行时间大于600小时,飞行成绩优良,无等级事故,在此基础上,将围绕身高体重、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筛选。
端不住碗,体重骤减:
太空不会对女生更温柔
航天员的生活跟王亚平预想的很不一样,不仅仅要学习海量的知识,还要进行一些极具挑战性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
接受几乎苛刻的零失误、零差错的考核,要求全身心的投入,不能出现任何的走神。
执行太空航天任务究竟有多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有篇课文名为《太空一日》,而该文的作者正是“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
当火箭上升熊熊火焰直刺苍穹,万人欢呼时,舱内的杨利伟一度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高度的时候,火箭和飞船突然开始剧烈震动,这种震动与人体产生了共振,让杨利伟瞬间承受了达到体重6倍的重力,26秒突如其来的剧烈低频共振,让杨利伟感到撕心裂肺。
这种情况谁也没有预料到。
神舟五号飞船上只有杨利伟一名航天员,如果他真的出现休克,那么我国首次载人航天行动也将以失败告终。
在全国人民的注目下,杨利伟用身体和意志对抗着低频共振,足足26秒。
杨利伟回忆道“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结果在返航途中,新的意外又发生了。
返回舱的的右侧舷窗出现了裂纹。
众所周知,当年美国“哥伦比亚”号就是因为出现了一条裂痕,导致在眼看要着陆时解体了。
随后杨利伟发现左侧舷窗也出现了裂纹,直到安全下着落,杨利伟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意识到这个意外其实很正常,是玻璃外的一层防热涂层出现了问题。
事后,杨利伟把这一切归功于平时的严格训练。
对于航天员训练来说,是不分性别的,男女平等,都需要完成相同的训练任务。
王亚平的日常训练中有一项是模拟失重环境进行出舱。
她需要穿着液冷散热服,钻进舱外服,被吊入水池中。
一个出舱动作,都要反复熟悉、揣摩形成肌肉记忆。
一次训练4、5个小时打底,出水后,端不稳碗、夹不住菜,称下体重,能直接降个1、2公斤。
(王亚平训练前准备)
还有一项叫做超重耐力训练。
离心机由一个八米长的旋转臂和飞行模拟座舱组成,它所产生的离心力通常用地心引力的倍数表示,例如2G等于两倍地球引力。
大概相当于过山车从最高点急速俯冲到最低点时的压迫感。
普通人最多能承受4G的离心力。
而王亚平要在时速100公里旋转的离心机里,承受8G的过载训练。
王亚平说,正常8G的训练在30秒左右。
这一过程中,脸部会发生变形,胸部会感觉到呼吸困难,还会泪流满面,短短几十秒,就如同跑完一万米一样难受。
太空不会对女性更温柔。
这是她每天的训练。
2013年3月,王亚平入选了“神十”任务乘组,成为中国“80后”飞向太空第一人。
无数人记得当时她在太空上上的课。
一路走来,王亚平的辛苦可见一斑。
出身农村 偷改志愿
参与汶川地震抢险
九死一生
这就是
中国空间站首位女航天员
王亚平
如今,我们又可以看到王老师的太空课,这次她将在太空住上六个月的时间。也将在太空上度过中国的农历新年。
预祝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顺利归来 。
(责任编辑:本台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构筑四大工程建设平台,促进人民幸 当今中国,关乎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世界大同的四个伟大文化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四个伟大工程分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工程;马克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 “追梦中华·侨创未来”2024海外华文媒体北京采访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构筑四大工程建设平台,促进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 ・主持人刘美希沉浸式体验阿联酋风情 积极推进民间外交事
- ・闫立金博士外交学院讲座: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 ・北京收藏家协会分会长交流会成功举办,共筑艺术收藏新未
- ・HICOOL大赛┃HICOOL2025全球创业大赛招
- ・《尋夢琴澳》首映禮圓滿落幕 | 大橫琴集團攜手TVB
- ・2024-2025中俄文化年 中俄文化艺术交流系列
- ・三分钟!首医研究生带你走进学术盛宴
- ・品鉴有约开启精彩文化之旅
- ・中国石化工程研究会代表团到访慕尼黑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