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杏林先锋”实践团:志愿正定行,岐黄惠民生

来源: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5-09-15 12:09:03

为践行中医药服务基层的使命,探索中医药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北京中医药大学“杏林先锋”实践团近日走进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开展中医药健康志愿服务、基层医疗调研与历史文化研学系列活动。团队以推拿、手诊、耳穴压豆等特色技法服务群众,走访塔元庄村、西关村、西南街村等基层卫生室,并深入挖掘李杲中医药文化内涵,助力地方中医药传承与健康乡村建设。

中医药志愿进乡村,健康服务暖人心

基层健康服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实践团先后赴正定县塔元庄村、西关村、西南街村、东门里村及城李庄,为村民提供推拿调理、手诊辨证、耳穴压豆等中医药志愿服务,累计服务群众300余人次。在城李庄村卫生室,团队成员结合耳穴疗法为失眠患者进行干预,并科普“四季养生操”;在塔元庄村,针对老年群体多发的肩颈腰腿疼痛问题,队员运用推拿手法缓解症状,受到村民一致好评。西关村卫生室村医张大夫表示:“学生们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技能,既为村民带来健康,也为基层中医药服务注入了新活力。”


image.png 

探访李杲故里,传承中医经典


正定县作为金元名医李杲的故里,承载着深厚的学术文化底蕴。实践团走进正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通过李杲主题展区的古籍文献、诊疗器具及影像资料,系统学习其“脾胃论”思想与“补土派”学术体系。团队成员结合现代慢性病防治需求,重点调研了李杲“内伤疾病”诊疗理论在基层的应用价值,并围绕“脾胃调理与乡村亚健康干预”形成专题报告,为正定县打造李杲文化IP、开发中医药研学项目提供理论支持。


image.png 

调研基层医疗,共谋振兴新篇


基层卫生室是农村医疗服务的“神经末梢”。实践团实地走访西南街村、东门里村等5所卫生室,调研中医药服务覆盖率与群众需求。在塔元庄村卫生室,团队发现当地通过“中医适宜技术包”(含艾灸、拔罐等)显著提升了村民健康管理效率;东门里村卫生室则创新开展“家庭签约+中医体质辨识”服务模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基于调研成果,实践团与正定县卫健局达成合作意向,计划依托高校资源开展村医技能培训,推动推拿、耳穴压豆等技术下沉,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image.png 


活动期间,团队还与正定县政府、中医院及相关企业座谈,提出以“李杲文化”为纽带,构建“志愿服务常态化+基层医疗标准化+中医药文旅品牌化”的协同发展模式。未来,北京中医药大学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为正定县中医药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智慧,书写“岐黄助双兴”的新时代答卷。 




(责任编辑:小编)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