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旅传媒》专访田爱习将军——传承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

来源: 作者:小编 点击: 发布时间:2025-10-09 12:03:24

【专访人物档案】

田爱习,1942年11月生,山东莱芜人,中共党员,少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政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协会创会会长,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驻会副会长兼宣传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

1965年开始文学创作,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创作刊发散文、诗歌、短篇小说、报告文学等数百篇。出版发行了纪实散文集《勿忘初心》等著作。曾推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战场文化建设,大力倡导国际文化交流,2006年在全国“两会”提交“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

田爱习从总政治部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即进入全国政协和中国文联任职,并先后加入了7个文化社会组织。其间,做了两件有广泛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工作。

一是倾情文化扶贫。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任职时,遵照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组织策划了“文化扶贫工程”,通过文化扶贫中国行,文化扶贫老区行,文化定点扶贫等工作,推动了中西部扶贫工作开展。田爱习精心策划的文化扶贫工程方案,得到了国家18个部委的大力支持。《人民政协报》《光明日报》分别发表了田爱习关于文化扶贫的署名文章。

二是致力文化交流。2013年,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田爱习牵头成立了“北京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协会”,组织协会先后到纽约联合国总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并在美国南加州帝国郡国际边贸城举办“首届中国文化产品博览会”,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此外,田爱习还组织协会先后到英国、法国、意大利、希腊、沙特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富有影响力和丰硕成果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微信图片_20251006194147_2242_934.jpg


中国文旅传媒网北京讯(首席记者胡振栋、许平安)金风送爽,丹桂飘香。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翩然而至。记者连线采访83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政治部直属工作部政委,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党组成员田爱习,聆听其对增强文化自信的真知灼见,尤其是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思考与建议。

田爱习介绍说,他在担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期间,曾多次提交文化建设提案。早在2006年3月,他就递交了《关于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提案》。从那时起,他就一直不失时机地为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鼓与呼。他说,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中华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寄托民族感情、体现民族认同感的舞台,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瑰宝。不同季节,不同特色的传统节日,对于焕发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对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频繁,西方文化包括节日文化不断进入中国,改变着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等洋节越来越受到我国年轻人的青睐,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却受到了冷落,甚至越来越不感兴趣。

这种洋节文化冲击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现象,引起了世人的忧虑。很多人担心,像这样发展下去,会改变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削弱民族精神。出现强化洋节文化,弱化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主要原因:

一是当代年轻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沿革、特点及其社会意义不够了解,缺乏认同感;

二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创新不够,内容陈旧,形式单调,缺乏文化内涵,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

三是年轻人喜欢追求时尚,好奇心强,爱赶时髦,也爱模仿,盲目追求西方文化;

四是西方节日文化人情味浓,个性化强,鼓励个人展现自我,对年轻人有吸引力;

五是各级对节日文化宣传教育引导不够。

田爱习说,要继承和发扬中华节日文化的优良传统,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建议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节日文化建设。纳入领导工作议程,分工一名领导同志主管,并责成有关部门抓好落实。把搞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增强文化自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实施有力指导。

二、加大对中华节日文化的宣传力度。结合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各种传统节日,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中华节日文化的优良传统,展示各民族、各地区、各类节日文化的不同习俗,不同风格样式。使富有特色的节日活动登上舞台,进入报刊网微端和广播电视全媒体,甚至进入电视台新年春节联欢晚会,以营造浓厚的节日气氛,强化节日文化的影响力。

三、提高节日文化质量。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丰富节日文化活动内容,创造新颖的活动形式,抛弃陈旧、单调、落后的活动;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加节日文化内涵,突出个性化特点,赋于传统节日文化更多的现代意识和时代气息,增强节日文化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四、要认真处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既要看到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必然性,又要研究西方文化冲击和伤害中华文化的应对措施。对西方节日文化的认识要自觉,不能盲目;要分清良莠,去芜存菁,不能一概吸纳,也不要一概排斥。要将西方节日文化中文明的、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东西吸纳进来,充实到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兼容东西方文化,发展中华文化,做到中西结合,共存共融,促进中华节日文化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将不断发展的中华节日文化推向世界,进一步丰富海外华人同胞的节日生活,以唤起他们思亲念乡之情,寄托中华民族情感。

五、建立激励机制。对节日活动开展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文明健康,广泛深入,群众满意的地区和单位,要给以表扬和奖励;对节日文化活动开展得好的做法和经验,要积极推广;对那些节日文化活动开展得不好,群众意见多的单位、地区要给以批评帮助,使其提高认识,引起重视,自觉引导群众开展好文化活动。

来源:中国文旅传媒

责任编辑:云飞扬


(责任编辑:小编)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