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学生减负困局:学生减负有赖教育综合改革
正如许多教育界人士所反映的,尽管各地各校做了很多努力,但过重的课业负担仍是“一个长期未解决好的问题”,是困扰基础教育发展的顽疾,严重损害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中国教育之弊、中华民族之痛”。究其根源,学生负担过重具有复杂的文化背景、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社会环境下,从教育部门到中小学校、从校长老师到学生家长,从出版单位到培训机构,都可能成为加重学生负担的“推手”。
走出减负困局、探讨治本之策,需要社会各界出主意、想办法、献智慧、谋出路。为此,在“如何走出减负困局”系列报道的基础上,从今天开始,本版推出“如何走出学生减负困局大家谈”专题,陆续刊发教育部门负责人、校长教师、专家学者、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减负的真知灼见,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建言献策。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只有形成合力,综合施治,共同搬掉学生身上的“大山”,才能确保亿万少年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编 者
学生减负有赖教育综合改革
国家督学、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 张国华
学生课业负担、精神负担重,表面上看是教师、学校的事情,但追根溯源,往往责任在教育部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不能只治标,不治本。从转变教育部门职能入手,综合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才是治本之策。
评价引领减负
现在学生苦、家长累,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考试评价制度造成的,而这些考试评价的权力更多的是掌握在教育部门手中。唯分数是举的考试评价制度和人才选拔方式不改变,学生减负就无从谈起。
潍坊市从2004年开始进行中考改革,历经十年探索渐入佳境。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变一次考试为学生自主选择的多次考试,学生以最满意的一次作为中考成绩,改变了一考定终身的压力和焦虑;变考试成绩分数表达为等级表达,把学生从分分必争的极端追求中解放出来;将纸笔测试无法表达的学生各方面表现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录取,为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变教育部门按分录取为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多元录取,开通了学生成才的多条渠道。
长期以来单纯用高考升学率评价高中学校的做法,在潍坊也为之一变。从2008年起,全市对普通高中一年一度以“规范办学、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教育质量、办学特色”为主要内容,进行星级督导评估,评估结果与校长职级认定、教学成果奖、学校招生等挂钩,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转向规范办学、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高中教育不再以应试为唯一目的,学生的负担大为减轻。
专家办学减负
减负说到底是按教育规律办学。只有校长、教师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才能真正创造适合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学生负担才会真正减下来。
潍坊市从2004年起,取消所有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实行职级制管理,构建起了从校长后备人才到公开遴选、职级评定、绩效薪酬、任期交流、延长任职年龄等一整套专家办学的制度体系,将校长从繁杂的会议和应酬中解放了出来,让聚精会神抓教学、遵循规律育人才成为广大校长的普遍追求。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由过去教育、人社部门评审,转变为由学校自主按岗竞聘,学校的事情学校说了算,教书育人的业绩成为最重要的条件,为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供了制度保障。
社会参与减负
部门、学校长期封闭管理,学生、家长等教育的服务对象没有话语权。只有发挥好服务对象对学校、教师的监督评价作用,让学生、家长等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教育改革、育人中来,才能解决损害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
潍坊市从2008年开始进一步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站在学生立场、群众立场上简政放权、强化服务,建立起“群众满意度评教、师德前置审核、学校理事会、家长委员会、协商式管理、第三方听证、参与监督纠错”等一系列制度,群众由“被服务”到“主动参与”,最大限度保障了话语权。教育部门减少对学校的行政干预,将原来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开展的66项评先表彰和达标验收项目,大幅缩减到基于激发内生动力必须保留的11项,不仅为学校减了负,更为学生、教师减了负。
减负不能只是教育部门、学校一头热,更要发挥家庭的作用。学校减负家长“加负”,让本就负担过重的学生更失去了校外“自由”。针对家长普遍缺乏专业家教知识的现状,引入专业团队,聘请全国110多名家教专家到潍坊举办2500多场次报告会,惠及学生家长180多万人次,“百万家长进学堂、重新学习做家长”,家校携手减负有了专业支撑。
督导保障减负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督导大有可为,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公开透明的机制。
潍坊市从2001年建立起公开透明的教育综合督导制度,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显著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将全市所有中小学的课程表、规范办学要求、监督电话全部在网上公开。2006年建立起督学责任区制度,将市县两级懂业务的机关干部和教研人员聘为督学,覆盖到全市所有中小学,帮助学校提高教书育人水平、规范办学行为。
通过综合改革,在潍坊市,中小学加班加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得到解决。2012年、2013年山东省组织的两次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显示:潍坊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全省17地市最轻;教育部课程中心2009年和2012年的两次大样本抽测显示,潍坊是全国被测试地区中课业负担最轻的市,特别是初中最为突出,2/3的中学生达到了充足睡眠,高出全国平均近40个百分点。
客观地说,随着社会对各层次人才的评价和需求呈现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正在逐步减轻。尽管“高考吊瓶班”、“社会辅导班”、“提前占坑班”依然冲击人们的眼球,减负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但在各地城乡的许多中小学校,兴趣学习、多样化学习正逐渐成为主流。
减负,各级教育部门大有可为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任 飏
对于仅以分数评价学生、造成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的现象,社会关注较多;而多样化评价有时也会演变为学生负担,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却容易忽视:由于学生潜力的未知性较强,家长往往会在奥数、文体竞赛等方面对孩子进行全方位“挖潜”,以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所在;如果孩子总是处于这样一种“被挖潜”状态,负担自然就会加重。也就是说,多样化评价虽然分流了家长对学生的压力“点”,但有可能变成了分散式的“面”上的压力。如果处理不好,负担可能会更重。比如,某些不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人士”的“成功事例”,被人们普遍传诵,无形中强化了家长给孩子“加负”的理由。
对于学生负担的根源还应当理性分析。学生面临的压力归根结底是未来踏入社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只要社会上的竞争压力存在,就会逐步传递、波及到学生身上,变成学业负担。目前学生负担较重,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家长的“自发需求”,这看似是教育行政部门难以作为的。因为,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的对象是学校,对于家庭教育特别是校外的各类辅导班,教育行政部门显得无能为力;即便是对违规办班现象,教育部门一家有时也很难解决,需要由相关行政管理机构通力配合,共同规范管理,才可能间接地实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标。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育部门可以在学生减负中消极缺位、推诿责任、无所作为。
事实上,为学生减负,各级教育部门大有可为。作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教委、教育局的重要职责,是维护公平的教育机会,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确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同时,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具体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比如,在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可以鼓励、引导学校开设前沿课程供学生选修,加大文体、社团活动的比重,加强校内不同年级、班级之间的师生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快乐、自由成长的机会和平台;比如,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完善公平公正的升学秩序,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包括坚持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继续大规模提高小升初的电脑排位比例,同时拓展中考的渠道和选择等;再比如,均衡、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在教育经费使用上相对地“扶弱抑强”,进一步推动公立学校之间教师和学校管理层的交流,使之常态化、制度化,尽量弱化好学校越来越好、差学校越来越差的“马太效应”。
从制度改革中寻找减负出路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汪 明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长期以来推进减负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歇,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旦真的把负担减下来,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免担心升学率下滑,家长更会担心孩子学习成绩因此下降。消除这份担忧,真正把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下来,应从评价制度和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中寻找出路。
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一直以来,用学生考试成绩、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做法,已是司空见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相对单一的评价内容和指标、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式,对加重学生学业负担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日前,教育部颁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其核心是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
将学业负担状况作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强化了既关注学习结果,又关注学习过程和效益的评价理念,是此次评价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在今后的综合评价改革中,通过对学习时间、课业质量、课业难度、学习压力等关键性指标进行评价,着眼于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学习乐趣,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对每一所中小学校而言,即便在今后的多项评价内容上获得了好评,但如果这种好评是以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为代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最终评价结果将会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要加大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力度。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重要保障。义务教育要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完善划片招生办法,确保片区内优质初中学校参与电脑派位。要严格禁止各种考试及其变相考试,取缔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各类培训班,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减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中考和高考改革的总体方向看,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从考试内容改革看,要全面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中考、高考对中学课堂教学正面的引领和导向作用,真正把学生从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应试备战中解脱出来。从招生方式改革看,在加快建立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实施以学业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高中招生制度;以学生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的高校招生制度,改变用单一标准评价和选拔学生,真正把学生从“分分计较”中解脱出来。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改革,推动评价制度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尽管改革需要假以时日,减负工作的推进也将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我们应当对此抱有信心。
网友反响
@“踏雪寻镅75”: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减负新规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首要原因是我国庞大人口基数造成的就业、竞争压力,以及压力带来的社会焦虑与急功近利心态,这个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谨记,教育改革急不得慢不得,最重要的是认准目标持之以恒地向前走。
@“谷柔68001666”:政府不允许开办奥数班,可如今好中学招生考试都有奥数题,那么,家长和孩子是学还是不学?政府部门要严格监管,用好中学入学考试这个“指挥棒”,让孩子们叫苦连天的“奥数热”真正降温。
@“平理”:必须禁止学校在寒暑假、周六日补课,可留少许作业,把大部分假期时间留给孩子。现在,一些地方把高三学生补课当成正当行为,其实这是错误的,要全国统一严格规定,不能这里严、那里松。
@“渡西死亡”:现在,冒出不少义务教育阶段的变相重点校、重点班,应该引起警惕。建议真正取消重点校、重点班,严格就近入学,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基层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肩负起责任。
@“tsl0000”: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与教育行政部门有很大关系。比如现在课程改革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弄得一人上学,全家繁忙。我是大学毕业生,儿子上小学五年级,他的作业有时我都辅导不了,比如成语接龙什么的。
@“长沙网友”: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积极作为,改革学制,提倡全面发展。拒绝一考定终身。
@“向玉36158”:我是一名中学教师。减负迟迟不能见效,和政府部门抓升学率息息相关。建议建立规章制度,严防地方片面抓升学率,禁止在晚自习和周末上课。
@“guanlaoye”:教育部门再三强调给学生减负,那么,中学生肩上沉甸甸的书包是怎样形成的?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监管,看看学生书包中有多少书是“官方”购置的,是硬“塞”给学生的。
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
(2013年8月21日征求意见稿)
一、阳光入学。各地要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严格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招生不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实行信息公开,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网站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开每所小学和初中的招生计划、范围、程序、时间和结果,积极推行统一的网上报名招生。
二、均衡编班。按照随机方式对学生和教师实行均衡编班。严禁以各种名目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编班过程要邀请家长、社区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参加,接受各方监督。
三、“零起点”教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从“零起点”开展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
四、不留作业。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五、规范考试。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从四年级开始,除语文、数学、外语每学期可举行1次全校统一考试外,不得安排其他任何统考。每门课每学期测试不超过2次。考试内容严禁超出课程标准。
六、等级评价。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采取“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分级评价,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全面取消百分制,避免分分计较。
七、一科一辅。教辅材料购买遵循“一科一辅”和家长自愿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准向学生推荐、推销或变相推荐、推销任何教辅材料。
八、严禁违规补课。学校和教师不得在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和其他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公办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举办“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
九、每天锻炼1小时。按照国家课程方案上好体育课。安排好课间操、眼保健操或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十、强化督查。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对减负工作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每学期公布督导报告。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加重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问责。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全球领袖齐聚2025年达沃斯论坛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据全球金丝结联盟达沃斯论坛现场消息,1月21日备受世界瞩目的2025年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开幕;本次论坛以“坚守多边主义,共建开放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 “追梦中华·侨创未来”2024海外华文媒体北京采访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