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就业竞争优势不明显 留学到底值不值?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3-08-29 09:33:40
 


制图 姜宣凭

  报告显示,成都地区2010年后回国的海归平均年薪为6.6万元,2008年回国的海归平均年薪也仅为9万元。大部分海归都是平均年收入为8.3万的普通白领。人力资源专家告诉记者,许多海归无论从工作能力、积极性,还是职业稳定性,都不如国内毕业生,这导致海归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海归不再是找工作的金字招牌。说起回国找工作的遭遇,许多海归也一把鼻涕一把泪——花 30万元到英国留学归来,找了份月薪 1700 元的工作;一位海归研究生,两个月投了100份简历,一个都没聘上。

  9月临近,留学高峰期即将到来。近日,科锐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发布《2013中国海归人才就业现状》报告,证实了目前海归遭遇的就业困境,而成都地区的海归平均年薪6.6万。是什么原因造成海归就业寒冬的到来?出国留学,还划不划算?

  案例

  海归就业难 上百份简历石沉大海

  22岁的李梅从英国留学归来,进入某杂志社工作,实习期间每月拿固定工资1700元。海归找工作的辛酸,与他们曾经的光环之间,落差千尺。

  2010年,从川大本科毕业的何雅,加入了留学大军,到英国读管理学研究生。英国研究生学制一般是1年,转眼间就毕业了,顶着海归的光环,何雅回国了。对于第一份工作,他认为“年薪十万没问题”。

  然而,找工作的两个月里,每天他都通过各大招聘网站,向在成都名气较大的外企投递简历。普华永道、高纬环球、IBM……几乎都被他投了个遍。“差不多投了100份简历,但收到的面试通知却不超过10个。”两个月后他连一个试用通知都没有接到,只好到父亲所开的公司工作。

  “现在海归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工资也远没有想象中高。”毕业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的硕士李友林回国后,也找了好几个月工作。去年6月,一家事业单位的下属机构在招外资项目经理,李友林凭着海归背景和较出色的口语能力,闯过了笔试和面试。

  “工作比较稳定,也专业对口,就是工资有点低,一个月到手3600元。”当时李友林有点犹豫,但后来他打听到,这次招聘的5名员工,全都是海归。“就算我不签,也有其他人顶上来,先积累经验好了。”

调查

  成都海归平均年薪6.6万

  大多数海归都对薪酬不满意,成都地区近9成海归计划跳槽。科锐国际人力资源公司近期发布《2013中国海归人才就业现状》报告显示,成都地区2010年后回国的海归平均年薪为6.6万元,2008年回国的海归平均年薪也仅9万元;只有18%的成都海归对薪酬表示满意,87%的海归计划跳槽。

  启德教育集团发布的《2012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大部分海归都是平均年收入为8.3万的普通白领。部分受访者表示,回国找工作并不容易,想进入世界500强、大型国企和科研机构的难度越来越大。

  从调查结果来看,海归月薪在3000-10000元这个区间的占受访者71%,他们之中,有58%的受访者的工作职位是普通员工;月薪上万的人只有15%,这部分海归一般在企业或机构中担任主管、经理级别的职务;而真正的高薪人群更是少之又少,仅有6%左右的受访者是企业主、合伙人或是公司CEO等高管。

  原因

  HR点穴:不适应国内企业理念

  “很多海归积极性、职业稳定性,都不如国内的大学生。”成都新东方前途出国总经理赵敬东说,一些海归好高骛远,认为自己起点高,工作后发现大家职位一样,就很失落,一些海归在做初级岗位时拉不下脸,反而不如国内毕业生更努力;海归很多受国外思想影响,一些理念和国内企业不是特别合适。

  外企怎么看海归人才?英特尔成都公司人力资源部表示,“我们需要各种性格、各种背景、各种阅历的员工,海归并不具有特别优势。”

分析

  至少工作5年才能赚回留学花费

  如今越来越多家庭将留学当成一种投资,那么这笔投资到底值不值?何雅算了一笔账:在英国读研究生一年学费加住宿费约20万元,算上生活费用及签证、机票等,一年共花费约30万元。目前他每月工资5000元,也就是说,要工作5年才能挣回留学的花费。

  据启德留学成都分公司总经理姜红良介绍,在美国的私立学校读研(两年制),平均每人要花约40万/年。

  四川大学社会系主任陈昌文教授指出,目前大部分海归并没有明显的就业优势,企业看重的应聘者专业技能,留学要谨慎,“如果没有念到国外一流大学,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就业,都会受到本土人才的‘夹击’。”

  不过,在李友林看来,“留学不仅收获的是一纸文凭,也不仅是谋生技能,更多的是接受了不同的文化,开阔了眼界、丰富了阅历、提升了思想。”

  专家建议找到自己的稀缺性

  专家认为,学历所起到的作用在下降,企业更关注候选人的经验值。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消费品行业业务总监于丽娜给海归就业提供了三点建议:

  一是找到自己的稀缺性,可以从知识领先、技能领先两个维度找。

  二是心态。必须明白自己在与一群技能领先的人才竞争。想明白这一点,就能有成熟的心态,对薪酬、职位和职业发展作出合理预期。

  三是想清楚回来后要做什么,在国外求学期间,多参加相关项目,积累项目经验。(记者 童星燕 李欣忆 实习生 王瑾)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