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扎堆结婚“红色炸弹”来袭 白领想招“拆弹”

来源: 作者: 彭筱璐 点击: 发布时间:2013-10-11 10:09:09

十一假期新人扎堆结婚 不少市民为礼金“很受伤”

  这个假期最烦心的就是收到数张“红色炸弹”的年轻白领了。当八零后的一代走出校门开始步入结婚潮,都会抓紧长假机会赶紧结婚。同学、同事、亲戚、朋友……现在,谁还没个结婚的朋友呢?

  不少人感慨礼金数量是越来越高标准,假期没过,已成月光。不少白领在假期轰炸期间想出各招“拆弹”,凑份子、送红条、找借口等,只为打好这场“钱包保卫战”。

  礼金加路费瞬间变“月光”

  去年研究生刚毕业,现在在东莞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吴,这个国庆节除了回了湖南老家还去河南参加了大学哥们的一个婚礼。小吴算了笔账,2000元的礼金加上600元的路费,这个月的工资已所剩无几了。

  据了解,和小吴一样这个十一被“红色炸弹”包围的白领不在少数。“正赶上结婚潮,该结的都结了,没结的也张罗着摆酒。”像小吴这样包出的大红包一般限于亲密的老同学或者铁哥们间。

  “十一”前,在东莞外企工作的陈小姐就准备好去澳大利亚的手续。原来,陈小姐在澳大利亚的老朋友赶在“十一”结婚,“一年前就满口答应”,陈小姐算了下,仅机票一项就花了8000多元,除此之外陈小姐手里还有一张同事的喜帖和两张亲戚的喜帖。“同事的就随200元份子,亲戚的也让父母一起带去”。这个月的工资加奖金算是月光了。

  礼金也用“支付宝”

  “兄弟十一结婚,来北京参加婚礼不”?在南城工作的刘子涛一个月前接到老同学的电话后就开始纠结去还是不去的问题,去吧,可以和多年未见的老友共叙旧情,但是1800元的高铁往返票,想想就“肉疼”。

  最后,小刘决定用支付宝给同学转去1000元礼金。像小刘这样用电子方式汇礼金在年轻人中很多见,但是,也有不少人质疑这种电子汇礼金是否会脱离了红包的本身意义,变相成一种索要金钱的方式呢?

  在东城财务公司工作的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结婚的时候就推诿了没法参加的人补送的红包,“红包本意就是讨个彩头,没必要变成别人的负担,最后还影响朋友对自己的看法。”

  但是,也有对电子汇礼金的拥趸。在东莞传媒公司工作的小李告诉记者自己大学寝室的其他三个同学,一个在湖南、一个在云南还有一个在国外,最早结婚的一个收到了礼金和祝福势必会还给其他的同学,电子汇是最好的还人情方式。

  这边炸弹袭来,那边拆弹有招。对于动辄累计上千的红包钱,许多白领能躲就躲,躲不开就尽量减少开支。

  拆弹高招

  “拆弹”方式:集体凑份子

  适宜对象:同事 家族成员

  “大楼里其他部门的同事结婚,平时连招呼都没打过,这是送还是不送”?中秋之后,在国有通讯企业工作的朱洪景犯了难。好在,部门里的所有同事都收到了请帖,于是大家决定集体包个1000元的红包意思一下。

  老家在湖南常德的小萍听闻这个十一表姑妈的女儿要结婚,就让父母在礼金里随上自己一份。“这样的远亲,每年都好几个结婚,次次都给会负担很重”。

  “拆弹”方式:借花献佛

  适宜对象:比较亲近的朋友

  去年十一,小林收了七个请帖,最后选择了三个参加,其他的一概以礼物代礼金。“礼物可以用单位发的福利购物卡代替,还可以把别人送的东西再转手。”

  不过,也有洋派作风的年轻人采用了国外流行的购物车代礼金的方式。原来,海归回国的小林准备学习看到美国家庭结婚经验,事先在家饰网站上申请一个电子购物车,把商品挑选好后,朋友们就去挨个买回来,既不会买重也不会浪费。

  “拆弹”方式:网购“婚宴红条

  适宜对象:铁哥们、夹面生

  婚宴也可以打白条参加?这可不是恶搞而是真正存在。昨日,记者在淘宝上看到不少售卖“红色拆弹”或“婚宴红条”的卖家,每张标价1元左右。据了解,这些卡片外观上都是喜庆的大红色,经过精心设计的样式和市面的请帖并无两样。

  但是,仔细一看,这些卡片除了祝福语外,还有一句:“本人献上最诚挚的祝福,来日可凭本条参加本人婚宴。”这种婚宴红条的出现正是新新人类的避弹方式之一。

  卖家的商品描述为:适用人群月光族或者夹生朋友,双方皆是第一次宴请,如一方之前有包过红包,则红条无效。使用方法为,取“婚宴红条”一张,即可赴宴,代替礼金。下回对方可凭借此拆弹红条还礼,互不相欠。

  卖家郑小姐介绍,自己的店里除了经营婚宴用品也经营这样搞怪的“婚宴红条”,每到新年、五一、十一等婚礼高峰都卖得不错。

  过去结婚送什么?

  上世纪40年代:

  没有请客宴席习惯,给亲戚和几个关系好的同学说声,大家来嗑瓜子、吃花生,喝点散装白酒,就算是结婚典礼。

  上世纪50年代:

  新人结婚不大爱办喜酒,抓一把糖给客人就是告知结婚了。

  上世纪70、80年代:

  改革开放后,渐渐富裕的中国人已经有人开始送礼了,有铺盖、床单、水瓶、面盆。但送钱的并不多,城里送2~3元,10元已经是大礼了。

  上世纪90年代至今: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婚礼开始在酒店举行,礼包包括几元一包的香烟,精美的邀请卡和喜糖。到21世纪,参加婚礼,一般要送上百元,结婚请柬也被称为“红色炸弹”。(文/记者 彭筱璐)

(责任编辑: 彭筱璐)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