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管”与“理”:孰重孰轻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3-10-18 09:25:29
 

“如何将常规管理做得不平常”大家谈之四

校长的“管”与“理”:孰重孰轻

赵国品 绘

  ■方展画

  管理的要义不是“管”,而在“理”。如若我们将“管”看成是自上而下具有刚性特征的话,那么“理”则表现出由内而外的柔性特质。

  一校之长无疑是学校的主导,是学校的灵魂。一位校长可成就一所名校,反之亦然——这已成为办学的基本定律。但是,校长如何主导学校的发展?校长如何造就一所名校?校长管理的基点究竟是放在“管”上还是“理”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却需要好好思量和讨论。

  笔者认为,管理的要义不是“管”,而在“理”。如若我们将“管”看成是自上而下具有刚性特征的话,那么“理”则表现出由内而外的柔性特质。作为名词的“理”,最初是指物质本身的纹路和层次,后引申为事物的规律;作为动词的“理”,其基本涵义就是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或处置。如此诠释就很清楚了,在学校管理中,“理”应是“管”的前提、“管”的基础。校长的管理,必须“理”在先,然后言“管”,“理”为重,“管”次之。

  纵观时下的校长管理观,不难发现,“管”字当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些校长在学校管人管事巨细无遗,这个不准,那个不许,热衷于制定种种清规戒律,据此大搞一言堂;一些校长忙于上情下达,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和文件管学校,以开会代替管理,以传达代替思考,办学理念匮乏;一些校长满足形式主义,不深入教育实际,不研究学校问题,大做表面文章,强求一律。凡此种种,都是“管”的思想在作祟。“管”字当头的最大特点是自上而下,由外而内,体现为一种机械观。正是这种只管不理的机械观,每每导致学校管理目中无人的怪象发生。

  一位名校长之所以成名,决非是把学校“管”得好,而在于他把学校“理”得好。笔者以为,一个成功的校长必定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体恤师生,大爱无边,身先他人,严以律已……这些与“管”大致无涉。然而,有了个人魅力还未必就能成为名校长,名校长必定有自己的一套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从何而来?这就需要校长研究教育,研究学校,研究学生,研究基于特定学校的办学之策——这便是“理”。因此,作为校长,必须勤于学习,敏于思考,勇于探索。所谓学习、思考、探索,恰恰正是“理”的“三步曲”。

  倘若我们的校长们能够真正重视起“理”来,相信学校面貌就会发生许多变化,学校管理就会出现很多新质。诸如调查研究就会成为学校管理的基本手段之一,凡事不再以下命令了事;学校自身的特点或校情,就会成为校长首先关注的对象,办学特色自然就会呼之欲出;校长会以极大的热情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适合本校发展的教学改革之策,因材施教就不再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学校会根据社会发展和具体情况的变化,不断形成新的制度,不断推出新的措施,从而使学校管理不断处于动态之中并因之得到持续发展。倘若校长只是“管”学校,而不潜心去“理”学校,这或许正是当下千夫所指“千校一面”之根源所在。

  目前,在学校管理中存在着两种令人担忧的倾向:其一是结果重于过程,其二是规范高于创新。基于“管”的需要,许多学校以结果论英雄,而且往往是以考试结果论英雄,在管理上采取简单量化指标评价模式,不关注过程,不关注改革,不关注学生的教育体验,不仅使学生,包括教师在内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而且使学校管理陷于僵化。同样是基于“管”的需要,许多校长以规范为本,以制约为要,不太重视创新,不能容忍个性化的教师、个性化的学生,在高度有序的同时,学校发展的活力却在慢慢消退。此两种倾向,同样也是“管”字当头造成的,亟待纠正。(作者系浙江省教科院院长)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