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离文学越来越远 不妨少点商业味

来源: 作者:张 贺 点击: 发布时间:2013-11-07 11:13:32
 作家莫言最近担任了中国首家网络文学大学的名誉校长。在莫言看来,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了解研究和评价当代中国文学已无法绕过网络文学。的确,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今天,网络文学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拓展了文学题材和表现形式的疆界,诸如玄幻、穿越等传统文学较少涉及的文学类型,不但吸引了众多网民,也为影视等提供了丰富资源。《明朝那些事》、《鬼吹灯》、《盗墓笔记》、《甄嬛传》等网络文学作品掀起了蔚为壮观的阅读热潮。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的突出特征是人多势众和作品海量。目前在中国各级作协注册的作家会员不过9万余人,而仅仅是在起点中文网上创作的网络作家就超过10万。现在每年出版的纸质版长篇小说有1000余部,而每年仅以连载形式发表的网络小说就有数十万部。就作品长度而言,作家张炜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450万字,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了,可与网络小说一比,那就小巫见大巫了,《凡人修仙传》有700多万字,《官仙》更是达到了1100万字。不谈质量,单就字数而言,网络文学堪称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文学运动。

  究竟是什么推动着网络文学以如此规模发展?就根本而言,既不是网络作家的创作热情,也不是读者的追捧,而是商业力量。和萌芽期相比,今天的网络文学早就不是网友同人性质的自娱自乐了,而是商业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没有商业利益的推动,单凭作家的创作热情,我绝不相信他们会坐在电脑前敲出1100万字。实际上,现在热门网络作家绝大多数都和文学网站签约,每天上传更新作品,其收益由作品点击率决定。据说一个成功的网络作家每天至少要写6000字,有的甚至达到每天两三万字。有过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样的数字意味着什么。如果说传统作家是精雕细刻的文字工匠,是创作者,那么许多网络作家就是流水线上的码字工人。文学创作这一脑力劳动在网络文学这里蜕变成了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以至于有网络作者积劳成疾猝死于电脑之前。哪怕你是汪洋恣肆的天才,在如此大的写作压力下,也难免江郎才尽。知名网络作家南派三叔日前宣布封笔,称自己再也不从事文学创作了,很可能就和这种商业化写作模式有关。

  卖文为生、煮字疗饥,自古就是文人寻常事。但像今天这样把整个文学创作搞成了一门生意,也只是在互联网时代才有可能。通过商业化运作,文学网站把作者、电信运营商、付费系统、读者等链条一一打通、结为一体,使网络文学成了养家糊口乃至发家致富的职业。

  客观看,没有商业化因素的积极介入,就没有网络文学的繁荣景象。但是商业化在制造网络文学盛景的同时,也在戕害着网络文学的内在生机。一方面是网络作者在透支着生命和才华,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点击率而刻意在情节上翻新出位,一些作品甚至打起了色情擦边球。网络文学离文学越来越远,离娱乐越来越近。毫无节制地追逐商业利益最终会出现什么结果,今天的网络文学可谓活生生的例子。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07日 19 版)

(责任编辑:张 贺)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