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学生资助政策的中国体系

来源: 作者:编辑 点击: 发布时间:2012-11-05 10:05:09
 

述评:学生资助政策的中国体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成就述评之七

  10月10日,从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传来一条惠及民生的好消息:国家决定把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的范围扩大至所有农村学生;10月22日,中央财政又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在读研究生。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资助力度,不断建立健全资助政策体系,一条条好消息传遍城乡,一个个家庭展露笑颜。每一条消息都惠及千千万万的学子,每一条消息都凝结着党中央对教育、对学生的亲切关怀。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10年来,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覆盖全部教育学段的多元资助政策体系,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党和政府向全社会做出的“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基本实现。

  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全覆盖

  山东大学外语学院2007级学生赵阿琼,来自宁夏西海固山区。家境贫寒的她,通过“绿色通道”顺利走进大学后,向学校申请获得了一个勤工助学的岗位,“每小时10元工资,我还申请了50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完成学业不成问题。”

  而曾经家境的贫寒、初入校门时隐隐的不安,如今在赵阿琼阳光般灿烂的脸上已经找不到丝毫痕迹。“感谢国家的资助政策给了我自信,给了我腾飞的翅膀!”赵阿琼说。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不断建立健全资助政策体系,让千千万万像赵阿琼一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深切感受到“教育公平”的字字千钧。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把“促进公平”作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作为教育领域的10个重大教育项目之一,写入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

  2007年至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受助学生累计达3.4亿人次,资助金额累计达到3526.17亿元。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系统、比较完善的体系,其覆盖范围之广、资助力度之大、资助比例之高,历史上前所未有,几千年来“有教无类”的理想正在变成现实。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的必然要求。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乡还有一些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这些孩子的上学问题一直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

  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按照“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健全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至此,国家资助政策体系覆盖了全部教育阶段——

  在学前教育阶段,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的原则,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

  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并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在普通高中阶段,建立起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补充、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建立起以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免学费为主,顶岗实习、学校奖学金和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

  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校内奖学金、校内无息借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并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回首过去的10年,每一项资助政策的出台,都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党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切实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使更多人分享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让广大学子真切感受到了教育公平阳光的温暖! 


  建立健全学生资助管理体系与机制

  有这样一组数据,在中部地区经济欠发达的湖北省格外引人注目:120所高校、17个市州、116个县(市、区)、624所中职学校,全部建立了专门的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并且实现了机构独立,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专门的办公经费,配备了专门的工作人员。

  从2004年起,湖北省委、省政府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作为省政府“十件实事”来抓,从组织领导、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等诸多方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全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实现了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全覆盖、资助政策措施宣传全覆盖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覆盖。

  如何确保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如何确保国家资助资金安全使用?如何确保每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对一套关系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政策体系而言,每一个管理细节都至关重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线长面广、情况复杂、业务性强、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建立健全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

  10年来,经过各级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建设实现科学化发展,导向明确、规范有序、流程优化、富有成效的学生资助管理体系与机制基本形成。

  为了推动国家资助政策顺利实施,中央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推动中央、省、地市、县和学校五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目前,全国各省(区、市)已基本建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全国77%的地市和81%的县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各学校也建立了相应的机构,我国基本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队伍体系。

  为了确保国家资助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每所学校和每个受助学生,从2010年起,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实施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人员培训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将全国所有省、地市和县级资助管理机构负责人轮训一遍。 


  为了确保国家资助资金及时、足额、规范发放,中央和地方各级纪检、监察、审计、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建立了年度督查制度、专项督查制度、年度审计制度、结余资金清算制度等一系列监督检查机制,有力保障了国家资金的安全。

  10年来,资助工作从无到有,资助力度从弱到强,资助资金从少到多,资助形式从单一到多元,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各项资助政策,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工作——

  从2008年开始,安徽省将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作为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与市级政府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纳入对市级政府的考核指标。

  从2012年起,甘肃省在全省启动万名品学兼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计划,资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接受优质教育,成长成才,资助对象覆盖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

  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信息发布、在线咨询、网上申请审批、资助信息管理等功能为一体,覆盖所有资助领域。

  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育人,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生力军,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接班人。为此,各地各高校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全力推进学生资助育人工作。

  从2006年起,北京大学率先设计实施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绿色成长方案”,实现经济支持、精神关爱、能力锻炼“三位一体”,使资助育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受资助学生积极追求进步,本科期间入党比例高于学校平均水平;学习认真刻苦,以国家新资助政策的首批受益者、2007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例,保送研究生比例达到52.8%。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因为它不仅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了千千万万贫困大学生的命运。”中央民族大学2006级学生张海荣说,“我们是一群受助的学生,现在我们在受助中学会自立自强,将来我们会怀着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回报祖国。” 


  学生资助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10年,对于一项教育政策来说仅仅是起步,但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却意义深远。国家资助政策帮助数亿孩子圆了求学梦,大大减轻了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负担,深得民心。

  从2007年至2011年,全国累计受资助学生达3.4亿人次,累计资助金额达3526.17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资金累计支出2376亿元,占全部资助资金的68.9%;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赠等资助资金1071亿元,占比31.1%。这充分体现了以国家投入为主、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资助理念,形成了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帮扶弱势群体的共识与合力。资助范围之广、资助力度之大、资助比例之高前所未有,学生资助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

  2011年资助学生人数与金额再创历史新高。这一年,我国累计受助学生达7896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4.8%,比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前的2006年增长2.1倍;累计资助金额达到969亿元,比2010年增长16%,比2006年增长4倍。资助人次与金额均为历年最高。其中,普通高校受助学生4170万人次,资助金额500.6亿元;中职学校受助学生1348.8万人次,资助金额223.2亿元;普通高中受助学生809.2万人次,资助金额108.7亿元;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补助学生1568.09万人,补助金额136.1亿元。

  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承载的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对生活困难群众的关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公共财政的阳光覆盖更多的学生,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力促公平的执政理念。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一位学生家长在给学校的信中说:“由于家庭困难,孩子几次差点辍学。现在,有了国家助学金,孩子读书不发愁,营养跟上了,自信心也慢慢建立起来,我们从内心感谢国家。” 


  如果没有国家资助,来自边疆地区的新疆喀什地区卫生学校的中职毕业生艾比拜姆·喀迪尔只能辍学在家,帮助父母干点农活。现在,她在家乡疏勒县阿热力乡的基层卫生院工作,每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国家的好政策改变了我们一家的命运”。

  更为重要的是,国家资助政策不仅惠及了千千万万孩子和他们的家庭,更推动了中国教育改革的车轮不断加快。

  “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从2003年中西部农村实行“两免一补”,到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再到2008年城乡全部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免费义务教育”由理念变成现实,也为我国全面实现“普九”奠定了基础。

  在高等教育阶段,国家助学贷款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大学不再为学费发愁。1999年,我国大幅度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首次达到160万人,增幅高达48%。到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021万人。国家资助政策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不可否认,目前,由于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不同群体受教育的机会有较大差别。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进一步向促进公平倾斜,如今,“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现象已成为历史,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的美好愿望也逐步实现。中国教育提速迈向公平的足音清晰而坚定!

(责任编辑:编辑)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