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客服:未听说“伪造微信头像昵称诈骗”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专电(李峥巍、张舵)近日,一则“不法分子可伪造微信头像、昵称进行诈骗”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中流传。针对用户担忧,微信客服表示“未听说类似情况”,并建议受损失的用户及时报警,加强鉴别、防范。
这则在微信朋友圈中不断被转发的消息称,“微信5.1版本上线了,却暴露出一个漏洞:别人可以下载你的微信头像,然后将昵称改为你的昵称,完全冒充你,让其他人无从分别。”该消息称,不法分子可以利用这一点,要求好友转账、汇款,成为微信诈骗新渠道。
针对这种说法,有用户致电微信客服寻求“真相”。客服人员表示,该平台并未接到过此类诈骗情况的举报,也没有听说过这种诈骗方法。客服人员建议,用户可以查看微信好友“微信号”而非昵称,因为微信号是不可重复、伪造的。
那么通过伪造微信头像、昵称方法进行诈骗,究竟能否实现呢?有用户尝试将自己微信头像与昵称改为与其好友一样,改动过程顺畅,并没有审核、重名提醒机制,顺利改成该熟人好友的“克隆”账号。
然而,技术人员认为,此方法并不“新鲜”。金山毒霸安全专家李铁军指出,类似的仿造、伪造情况此前在QQ和微博都出现过。
一位不愿具名的技术人员透露,从微信应用的生态规则来讲,用“伪造头像、昵称”方式诈骗不大可能。首先,微信是基于熟人的社交工具,诈骗分子若以此行骗,需要与受害方、被仿造身份一方均是熟人好友关系,这就大大减少了行骗成功的可能性;其次,这种行骗方式往往费时费力,还需要针对不同好友关系定制昵称和头像,并非一般诈骗需要的快捷途径。
用户如何防止被“伪造头像、昵称”手段迷惑呢?安全专家李铁军建议,微信用户可以给好友添加备注姓名,并谨慎添加陌生好友,谨慎处理涉及钱财等信息。
著名维权律师邱宝昌表示,造成诈骗后果的情况的确应当及时向警方反映,但作为提供服务、平台的企业,微信也应当积极弥补技术上的缺陷与不足;在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发生之前,企业应未雨绸缪,尽到明确告知风险的责任。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智启未来 助企出海 “京侨护航”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11月4日下午,以“智启未来 助企出海——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主题的2025首都侨智发展大会专场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侨联副主席、国家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
制片主任:李敏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启幕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圆满落幕
- ・短片【未封存的岁月日记】的时代意义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5GT世界挑战赛北京亦庄站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 ・无锡味道 世界共享LA LISTE 2025全球美食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智启未来 助企出海 “京侨护航”联盟在京启航——20
- ・大型百集访谈录《荣耀时刻》专访---温馨刚
- ・挎盒子炮的宜昌二中校长——宜都故事家刘涛深情回忆外公
- ・北京老哥爱上宜都——“和平将军”张治中长孙定居中国百
- ・作家最终要靠作品说话——陈圣乐“三喜临门”用实力诠释
- ・驻日大使亲切接见话剧《音乐之家》剧组相关人员
- ・“墨润香格里拉”北京美术展 暨世界的“香格里拉”文旅
- ・2025世界中餐非洲大赛暨第十五届国际中餐发展论坛在
- ・ 《跨越时空的家国记忆》在美引发深度共鸣 华人观众盛
- ・华裔青少年书画大赛颁奖典礼在伦敦成功举行
- ・CECTV《声起东方》全球中文经典朗读节目
- ・“勇气少年团”综艺节目开始选拨啦
- ・2025“校园星主播”国际展演(韩国站)圆满结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