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做好春节档电影这篇文章
马年春节期间,电影市场十分红火。数据显示,正月初一到初七,全国电影票房达14.12亿元,观影人次达3880万,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0%和70%,被称为“史上最火爆的春节档”。据媒体报道,春节期间影院里多为一家数口集体观影,有些影院由于排队购票的人过多,需要叫号,甚至有个别影院卖起了站票。
“一票难求”的景象着实说明了春节档电影的火爆。然而,“叫座不叫好”的现象也同时存在。以《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这两部领跑的影片为例,因其是“合家欢”的题材,这两部片子成为了许多人合家观影的首选,上映至今票房均突破6亿元,但许多观众却是满怀期待而来悻悻而归。有观众吐槽,《大闹天宫》耗费巨资制作特效和道具,结果却颇为雷人。而制作周期不足一月的《爸爸去哪儿》则是将综艺节目生搬上大银幕,观众评价其“根本不是电影”。总的来看,马年春节档电影尽管搭乘节日“顺风车”赚得盆满钵满,却并没赢得太多掌声。
每逢佳节看电影,已逐渐成为中国人团聚休闲的一种新方式。无论是直观的数据还是感性的观察,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观众对电影等文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春节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票房的连年增长已让“春节档”成为中国电影的“黄金周”,电影也理应成为节日里的出彩篇章。然而,票房与口碑之间的落差却暴露出观众观影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的问题。一来,观众渴望更多选项,面对巨大的春节档电影市场,电影人还应当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作品。二来,电影等文化产品需进一步贴合观众的审美趣味,多出高质量的精品。
丰富的文化产品是佳节里应有的“精神盛宴”。在电影产业较为发达完善的国家,年节档是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电影档期。由于影片投放量较大,竞争激烈,类型也更为契合家庭观众,这一档期也因此成为催生经典影片的“沃土”。群众需求是文化市场的指针,推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要根据群众的需求来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消费产品,当然也包括电影作品。文化单位、文化企业、文化艺术从业者都应当对市场进行精准“把脉”,通过更有质量、更接地气的作品给人以文化享受和精神鼓舞。
春节档电影的成功,不能仅仅是吸引观众走进影院,而更应该让影院响起发自心底的掌声。做好春节档电影这篇文章,中国电影才能乘“春风”起航,将这张名片递向世界。(陈雪)
(责任编辑:编辑)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乒乓共筑文化桥梁,德国带动中欧合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据德国慕尼黑金丝结中心消息,2025年4月22日,德国国家乒乓球队总教练、前世界冠军约尔格·罗斯科普夫(Jörg Roßkopf)应德国文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乒乓共筑文化桥梁,德国带动中欧合作
- ・土耳其驻华大使馆庆祝4月23日国家主权日和儿童节
-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推动中国参与拉合尔2025健康、工
- ・龙影业株式会社代表团访问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
- ・2025第四届中国·邱县食品博览会圆满举办
- ・数字人民币全球化布局与中国自贸区升级战略-2025
- ・加纳大学孔子学院成功举办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
- ・第八届中国国际管道会议(CIP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 ・“魅力中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联合国中文日
- ・乐韵歌盛世 金声颂中华2025京津冀大型公益合唱汇启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