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半年网络空间"清朗" 政务微博初成气候
去年8月开始的新一轮治理,正在改变中国互联网的舆论生态。
在此期间,中央提出,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部门提出“七条底线”,公安部门打击网上谣言;两高出台有关网络谣言的司法解释。
网民对治理效果的评价是:网络空间雾霾渐散,晴空初现。
互联网管理和干部转作风、反腐倡廉一起,被网络名人视为蛇年的三大亮点。
对网络空间的治理,成为官方和民间的最大公约数。
日前,多家官方、半官方舆情研究机构提交报告,详述网络舆论生态变迁。
上述机构提出,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时,需要奠定一个维护体制权威的舆论环境。新的十年,在互联网发展和管理之间如何取得平衡,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网民称呼他为“习大大”
微博首发领导人调研消息,网络化、碎片化报道推广领导人形象
“习大大来南锣鼓巷了!”2月25日上午,网友在微博上发布帖文。随后,万余人转发这一消息,不少网友“求合影”。
习近平又一次展示了他的亲民形象。在调研中,他笑着伸手示意围拍的记者远离文物,“小心别碰了,砸了我得负责”。
这不是习近平第一次与北京市民的亲密接触。2013年年底,调研途中,习近平和几个工作人员一起,去庆丰包子铺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餐。
与传统的领导人报道不同,习近平的上述活动,第一传播场在网络上,而且信息的首发者,并非官方通讯社,而是网友。
在门户网站上、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上,领导人的这些活动都被重点推荐。
在网络上,网友给了习近平另外一个称呼:“习大大”。在习近平的老家陕西,这个称呼被用来称呼父亲的兄弟。
在其他的舆论场上,领导人并不会被这样亲切地称呼。
中央领导人的形象,在网络上还被“卡通化”了。去年10月14日,一部题为“领导是怎么炼成的”的动漫,迅速成为点击排行榜首位。在这部片子里,中央政治局7位常委首次以动漫的形象出现。
这部片子用习近平等中央领导人的履历,讲述中国领导人的产生方式,并与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产生机制对比,说明中国领导人的产生是极其复杂的,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政治,之前很少见。在网上,网友几乎一边倒“点赞”。
2月19日,习近平“时间去哪儿了”的官方漫画形象发布。港媒评论称,这可以与“小平您好”媲美。
2月26日,李克强的官方漫画形象也被发布。
在网络上由网民推广中央领导人的形象,是中国网络舆论的历史性变革。
有关政府部门表示,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调研活动,在网络上的碎片化报道,“习大大”的亲民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
政务微博“国家队”初成气候
网络负面批评性帖文下降,政府在网上被“围观”局面改变
去年8月以来,各地骤然加大互联网管理力度。这次行动,以打击网络谣言为主要标志。
人民网一项统计显示,去年8月以来,网络舆论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网上的正面力量已初步“夺回麦克风”,扭转了前几年政府工作在网上被“围观”的被动局面。
“正能量覆盖负能量”的一个表现,就是网上爆料社会负面现象特别是非理性批评政府的声音明显减少。
人民网测评显示,去年9月份,“天涯社区”负面批评性帖文下降了63%。9月份以来,网络不实信息的平均寿命,缩短到24小时以内。
研究机构认为,网络舆论场不再是负面情绪宣泄场。
去年10月25日,浙江温岭发生杀医案。媒体曝光后,网络舆论的关注点集中在反对医疗暴力,反思医患关系。
在一年之前,舆论反映迥异。2012年3月,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发生杀医案,并造成三人受伤。
患者的举动得到了近7成网民的“赞赏”。6161人中,有4018人在选择“读完这篇文章的心情”时表示“高兴”。一条认为应该“举国欢庆”的帖子,得到了5172个“顶”。
多家机构提供的研究报告均显示,去年8月之后,网络大V发言更为谨慎。
微博舆论场在此时出现变化。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显示,政务微博“国家队”初成气候。
统计显示,至2013年底,政务微博已经超过24万个,成为党政部门的“标配”。
人民网数据显示,在重大、突发舆情中,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增强了。
研究者将上述这些变化归结为,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七条底线”的划定。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鲁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虽然网络空间正在逐步清朗起来,但是相关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民间反腐举报得到规范
中央纪委官网平均日接举报800件,网民关注点集中在司法和民生
民间的网络反腐,从2012年年底开始,让官员密集落马。其中包括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被网络实名举报、陕西省安监局局长杨达才被网络曝光拥有多块名表。
数据显示,2013年的前8个月,平均每月有2起网络反腐案例。
网络反腐契合了新一届党中央的反腐决心。但也有声音认为,网络反腐容易被商业敲诈利用,也不利于保护公民隐私,必须予以规范。
负责互联网信息监管的国信办,在2013年继续清理一批敲诈网站,这些网站不少也以反腐为名。
去年9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
数据显示,中央纪委官网平均每天收到网络举报800件左右。媒体称之为,网络反腐,官方从幕后走向台前。
人民网的研究显示,去年9月之后,民间网络反腐明显减少,造成较大影响的,寥寥无几。
研究者发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成为网络舆论场的共识。截至去年年底,关于“改革”的微博词频达到870万条。
网民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民生话题上来。一家门户网站调查显示,养老等社会福利话题,吸引了三成以上的注意。
研究者表示,在民生问题上的争议,涉及民众的安全感。
在2013年的舆论场中,司法公正成为空前集中的议题。数据显示,在去年的20个热点舆情事件中,司法案件占半数以上。
新技术应用“配好刹车再上路”
网络新技术考验政府监管,研究称互联网管理存体制性障碍
去年8月10日提出的“七条底线”,在业界看来,并不是一个高压政策,它更侧重网民的自律和自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治理网络的思路,被海外媒体称为“柔性管理”。
管理者要面对的,还有层出不穷的互联网新技术。
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公布,很多社交行为,转向微信。
腾讯微博事业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微信用户已达5亿,海外用户超过1亿。截至去年10月底,微信公共账号超过200万个。
多家舆情研究机构认为,即时通讯工具和新闻客户端,传递信息私密,为网络管理带来新难题。
相对于微博的广度传播,微信传播信息更为精确,而且封闭。
还有互联网产品拥有“阅后即焚”功能,信息阅读完后,立即自动“烧毁”,不留痕迹。
一家官方互联网研究中心对此作出判断:互联网发展越来越朝着有利于网民随意发表言论,而不利于加强监管的方向前进。
官方对这些新媒体监管态度是,新技术的应用如同新车出库,要“配好刹车再上路”。
多家研究机构认为,中国互联网管理仍然面对体制性问题。比如,互联网管理是属地管理,这种行政架构与互联网传播的无边界有冲突。
官方希望尽快完成互联网与现行政治体制的磨合。
一个相对的共识是,体制需要认可和接纳网民这种新的社会参与力量,而网民的意见表达和政治参与,也要学会理性。
(责任编辑:宋识径 李丹丹)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网聚力量 服务民生——网格化与社 在第五个网格员日到来之际,第九届全国网格化大会“网聚力量 服务民生——网格化与社会化服务暨第四届网格员日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领导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网聚力量 服务民生——网格化与社会化服务暨第四届网格
- ・国内首场全自主3V3 AI机器人足球赛6月28日开战
- ・广东高层代表团到访慕尼黑德国文化经济促进会
- ・海外侨胞:中国中亚携手合作 谱写发展崭新篇章
- ・“大变局背景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主题读书演讲会在青
- ・山东平度市代表团赴德国慕尼黑共话中德职业教育新合作
- ・百集访谈录《健康大讲堂》——防癌、抗癌、治癌
- ・2025京津冀大型公益合唱展演展播北京地区海选活动成
- ・北京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京颐活动月”启动
- ・大型百集系列访谈录《荣耀时刻》——马超伟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