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辑二十四:治理气候环境 保持寺庙本色

来源: 作者:苏军 王雨辰 点击: 发布时间:2014-03-11 12:09:23

两会专辑二十四:

 

治理气候环境  保持寺庙本色

——专访政协委员:青海省塔尔寺赛赤活佛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报道(两会现场记者:苏军 王雨辰)310日上午,参加第十二届二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青海省塔尔寺九世赛赤呼图克图,赛赤·确吉洛智嘉措活佛就寺院气候环境问题在友谊宾馆接受本台专访。


图:赛赤·确吉洛智嘉措活佛走向人民大会堂(摄影:苏军)

对于越来越严重的气候污染,赛赤活佛有发自内心忧虑。他说:之前青海的环境虽然比较恶劣,但是自然环境很好,没有污染。现在污染越来越严重,西宁周边出现很多工业园区和污染企业,像污染很严重的铝企业,还有许多山在开矿,这让塔尔寺周边的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

他讲到:青海塔尔寺始建于1379年,1577年初具寺院规模,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至今有近700年的历史。它的地位和历史不仅形成了丰富的宗教文化资源,而且也成为世界瞩目的旅游资源,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塔尔寺既沉淀着久远的历史,又折射出佛教艺术的辉煌,还成为观光客寻找高原情结的对象。

他说:但是,作为一个常年生活在塔尔寺的僧侣,客观的说,目前寺庙周边的环境却不容乐观。我在塔尔寺生活了30多年,记忆里从前塔尔寺周围绿树成荫,空气新鲜、环境怡人,可现在的环境呢?尽管很现代很方便,但我用一句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绿树都哪去了呢?新鲜的空气都哪去了?我做了一些调研,走访了一些信徒和住在寺庙周围的老百姓,他们的感受和我是一样的。

 

    绿树都哪去了?新鲜的空气都哪去了?赛赤活佛讲到:被破坏了,被过度的开采地下资源破坏了,像有些河流和山川是不能随便可以开发的。宗喀巴大师建立塔尔寺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周边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可是现在这种无序的开采,不但威胁到塔尔寺的未来,更威胁了当地百姓的生序。

 

    佛家修行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尊重自然环境和规律。赛赤活佛说:藏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有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的方面。佛教历来是一个重视自然生态的宗教,自古以来,寺院建筑常与山林融和,不破坏森林环境;僧人修行力求淡泊简朴,不侵犯自然资源,体现万物同体共生,这也是不少藏传和汉传佛教著名的千年古刹完好保留的重要原因。现在西宁各种各样的污染问题,像雾霾,本应该是没有的,但是现在都有了,有时候受风向和其它因素会形成大锅盖似的雾霾。

赛赤活佛继续讲到:佛家讲修行,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尊重自然环境和规律,所以塔尔寺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与周围山川大河互相依存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周边环境,没有众多僧侣和信徒的爱护,不会有今天的繁盛。如果不保护,任由这种情况肆意,佛家讲因果循环,那么苦果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

 

有些环境破坏了,多搞几百亿的生产总值又有什么意义?赛赤活佛说:习近平主席去河北考察时,也提到了青海和西藏的环境问题,说青海是中华民族的水塔,有些环境破坏了,多搞几百亿的生产总值又有什么意义?这话我们非常喜欢听。所以,希望有关部门要重视青海塔尔寺地区整体环境的改变。当然,塔尔寺周边环境近年来在省政府的治理下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在建5A景区的时候,交通、配套设施建设了很多,商业网点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很现代化了。但作为一个僧侣我认为,这种改观,这种建设,一定要立足于保护,立足于还原塔尔寺佛教圣地的基础上来做,而不是单单的把塔尔寺作为旅游区吸引观光客的角度出发,不要克意为达到某种商业需求或游客需求改变原有的地质以及自然环境风貌,要着意绿化和恢复培育生态。

 

在开发旅游环境的同时保持寺庙的本色,深挖塔尔寺的文化内涵。赛赤活佛最后表示,塔尔寺是因为藏传佛教而闻名于世的,所以希望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环境的同时保持寺庙的本色,在打造现代化景区的同时深挖塔尔寺的文化内涵。将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内涵建设之中,这个内涵是要把佛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到整体的建设规划中去,要立足于塔尔寺经济和旅游之外的因素去建设。


(责任编辑:苏军 王雨辰)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