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老年人面对网络干着急

来源: 作者:屈 畅 点击: 发布时间:2014-06-13 11:25:44

  富梦龙老人在公益课堂上对着自制的拼音表练习打字。
  屈 畅摄

  “我现在每天晚上可以不看电视,但是一定要打开电脑,练两个小时打字。”74岁的邱秀英说到开心处会像小女生一样双手捂住嘴偷笑。她本是北京市钱粮胡同“咱爸咱妈学电脑”老年人电脑班的第一期学员,如今成为电脑班的一名教学志愿者。每逢开课,她会自己带上饭,乘近两小时的公交车,在下午1点半上课时准时抵达。

  到6月17日,免费的公益课堂“咱爸咱妈学电脑”开班整半年。邱秀英清清楚楚地记得,第一天上课时,超过60位和她一样的大爷大妈聚集在一间教室里,开始了“拒绝落伍”的征程。

  “咱爸咱妈学电脑”的发起人王宝立,前几年经常通过北京市一个公益互助广播栏目“京城帮帮团”,帮助老人修电脑。在此过程中他发现,许多老年人并不是电脑机器出了问题,而是不会用电脑。他于是萌生了办电脑公益课堂的想法,并通过朋友的帮助借到了一间免费的教室。“第一次上课真的是零基础,很多老人是从如何开机开始学起的,接下来是拼音打字”,而到今年3月底第一期课程结束时,相当多的老人不但能够利用拼音打字和家人交流,还学会了发博客、发微信。

  李文馥大妈是第二期电脑班的新学员,“儿子给我买了个数码相机,每次数据卡装满了,我不知道怎么把照片导出来,只好坐车去儿子家让他帮我弄。后来觉得太麻烦了,自己买了个新卡,可没多久新卡也满了。看来不学一点基本的电脑知识,真是不行。”做异地领养老金证明,被要求用QQ;想和孩子多联系,要用微信;去医院看病,被告知要网上预约……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今天,不少老年人发现,完全不会用电脑,生活越来越不方便。

  公益课堂最受欢迎的有两点。其一,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日常需求。张会苓在“咱爸咱妈学电脑”之前,也参加过两个电脑学习班。在她看来,和中青年一起学,自己连打字都跟不上,最后什么也没学会。“其实老年人要学的,就是应付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比如查个信息、收个邮件、能在网上预约之类的。”其二,免费。王宝立解释说,中国的多数老人很节俭,如果需要花钱来学,可能就打消这个念头了。

  教老人电脑,并不是轻松的工作,王宝立对此深有体会。“最难的就是拼音输入,很多老人是50年代学的老拼音,每次输入的时候需要查字典,字典上是小写拼音字母,可键盘上就变成了大写字母,等输入进电脑又变成了小写的,很多老人对这个变化很难适应,许多老人自己做了一个字母变化表放在键盘旁边,打字的时候就照着参考。”

  对于未来,王宝立希望能有一处固定的教室,并有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网络技术太神奇了、太方便了。老年人不会用多可惜呀”。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13日 17 版)

(责任编辑:屈 畅)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