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起薪低很正常 北京平均也仅3019元
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与赶集网联合发布了《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北京青年报》8月4日) 大量的应届毕业生起薪每月2000余元,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乃至“月光”,在我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与赶集网联合发布了《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这份基于35万余份有效问卷的报告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其中北京地区平均起薪也仅为3019元。(《北京青年报》8月4日)
大量的应届毕业生起薪每月2000余元,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乃至“月光”,在我看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绝大多数毕业生没有特殊的技能和才华,更没有充分的社会实践经验,哪一家用人单位也不可能就给刚入职的他们定高薪。更何况,多数毕业生被招聘上岗是作为普通劳动人员来对待的,他们原本就应该拿相当于普通劳动者的收入,这没什么可稀奇的。一个月收入2000余元,已经高于国内绝大多数城市的平均工资,这一收入标准符合劳动价值和用工需求规律。
另外,刚入职者薪酬低一些未必是什么坏事。大学生走入社会生活经验不足,该学的东西还很多,“收入过多”反而不利于培养勤俭节约意识和上进心。而一个相对“低廉”的工薪收入,有助于刚刚独立生活的大学生真正学会如何自立,也有助于他们认识自己、理解社会与生活。
大学生参加工作、走向社会,不应该好高骛远,未来的成功可能就建立在基础性的工作岗位和低层次的收入基础之上,毕业生们不应该有“一口吃个胖子”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要把这段经历当做一种锻炼和磨砺。事实上,绝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成功人士,多是从基层岗位磨炼出来的。正所谓,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艰辛的开始。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年轻时也只是公司的小职员,苹果公司则是在自家车库开始起步的;马云则经历过两次高考失败,阿里巴巴刚刚起步时同样困难重重。
当然,鼓励大学生适应艰苦生活,并不是对他们的劳动权益视而不见。一些用人单位是不是存在“重男轻女”的用工歧视?工作岗位和工资收入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在技能培训上有没有给予年轻人足够的机会?这些现实问题,应该同样重视和妥善解决。(中国青年报 毕晓哲)
(责任编辑:毕晓哲)版权及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和巴基斯坦北京妇 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讯:2025年5月11日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使馆与北京巴基斯坦妇女协会(PWAB)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Dil se Pakistan”的筹款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 5月26-28日,“瓷韵留香”——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青瓷博物馆隆重开幕。
- ・《少林点穴的隐秘力量》纪录片在郑州圆满杀青
- ・北京市侨联召开海外北京会座谈交流会
- ・侨智未来·创新人才发展活动举办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开幕式暨主活动在北京经开区举
- ・中国大片热映海外!“跟着电影游中国”启动
- ・医生创新之家、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国际合作联盟在北京亦
- ・2024首都侨智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经开区举行
- ・侨智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专场活动在北京亦庄举办
- ・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项目
- ・2012第二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
- ・首届世界香具文化大会暨高峰论坛在浙江龙泉圆满召开